在農村,“紅白事”都是大事兒,為何“白事”來幫忙的人更多?

新大風歌


在農村,“紅白事”都是大事兒,為何“白事”來幫忙的人更多?

指尖觀點:生老病死,每個人都要經歷。生前幫忙,生後才能被幫,農村講究的就是人情,不給別人幫忙,別人憑什麼要給你幫忙。更何況,無論在哪裡,人死為大,家人為故人傷心痛苦,村裡人總要搭把手幫幫忙。但是,喜事就不同了,正常請人幫忙都會提前打招呼。
在具體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給大家分享一個案例,自己的三姑父是貴州銅仁的,農村酒席禮金很大,正常兩三千,有些近親都是過萬。不過農村宴請次數很少,哪裡的農村習俗就是,一輩子總共只會做兩場宴請,一是結婚喜事,二是去世喪事。可見喜事和喪事,在農村的重要程度相當,有時候喪事的重要程度會更高,如果說喜事是為新婚夫婦辦的,那麼喪事就是為已故人辦的,為了給親戚朋友緬懷的機會,也是給故人畫個圓滿的句號。


無論是喜事,還是喪事,而或是過壽,都離不開農村宴席。搭上棚子、喊來廚師、架起桌椅、請來幫忙,這就是宴請的全部配置。正常而言,農村宴請之前,除了給他人通知之外,還要叫上好些個親戚朋友,請求他們過來幫幫忙,最起碼也得是一個星期就打好招呼。這點是很好理解的,農村的人口都是要上班的,礙於情面過來幫忙,也就意味著工作暫停,少賺錢不說總要提前和廠裡打招呼,能過來幫忙的真的都是家裡的近親。

按照我們這裡的習俗,農村喜事大擺兩天(前幾年則是三天),農村喪事最少三天。不過這兩種宴請,在請人幫忙之上是不同的,喜事請人幫忙要提前打招呼,喪事本身都是突發的,不可能有時間提前招呼,只要村裡有誰家去世了,不用多說很快就傳遍了,村裡的每家每戶都會過來幫忙。有時候是村裡的幹部招呼,有些是負責抬重、幫忙的頭頭來通知,正常都不需要通知。
之所以農村喪事不要提前招呼,原因有多方面的:一是喪事都是突發性的,不可能有空餘時間提前請人幫忙;二是主家都已經很悲痛了,作為鄉里鄉親能搭把手就搭把手,不需要多說什麼都會幫忙;三是喪事本是互幫互助,以前可能就被別人幫忙,就算也是遲早也是他人幫忙,現在幫忙就是為了以後有人幫忙。

一曲喪事喇叭,村裡都會到達,這裡面除了情面之外,更有農村人的質樸,能幫忙就幫忙,能搭把手就搭把手,畢竟誰都有這樣的時候。自古以來人死最大,生前的恩恩怨怨都會在此時化解,這和喜事有根本的區別,這也是為什麼喪事幫忙的人會更多的原因。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討論。


指尖三農


關於這個問題我說一下我自己的看法,在我看來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點:白事因為是已故的人,所以死者為大,並且生前跟亡者有交情的走親戚的,都會趕過來瞻仰一下儀容,也就是見最後一面,然後就要被安葬了。

第二點:農村很多都會選擇土葬,土葬的話就需要很多人,要挖坑,要抬棺材等等,所以大家不管生前有沒有交情或者矛盾的,都會過來幫一把,畢竟死者為大。





DJ娛樂


我是才子在農村。

關於這種事,誰家都會遇到的,婚喪嫁娶在農村來說是大事,特別是“白事”會更多,因為一個人活在這世上是最後一站,從此再也看不到這個人了,每個人都必須走的路!所以鄰里街坊不管誰家有這種事,只要沒有特種情況,都會去幫忙的,提現農村和諧人際關係。我老父親活著的時候就是這樣,村裡不管婚喪假娶,他是第一個人到場的,處理一些婚喪嫁娶事務,在我們這裡只要聽的有人叫魂的聲音,不管在什麼時候,不管你在做什麼,都要來幫忙,這是從老一輩傳下來的。《我們這裡只要人斷氣了,就要衝著西南喊上幾聲》我們這裡叫(叫魂),在我們這裡關於叫魂,有兩種意思,一種是能把人的魂叫回來,這只是迷信的說法。還有一種讓人家知道家裡有人過世了。

一個生老病死很正常,是每個人都必須經歷,對於這種事也體現農村人樸實、鄰里關係、風俗習慣和諧的因素,





才子在農村


“紅白事”對農民來說是大事。只要一聽說,村裡的人會藉口傳言,很短的時間裡就成了村裡的大事情。但是總會發現紅事上鄉里鄉親也有捎來了“份子錢”,因故而不來幫忙的;白事就不同了,即使再忙、再遠,他們還是要趕過來幫忙的。其實設身處地的想想,就知道原因在這裡:

都不請自到。農村老人常說“紅事叫,白事到”。意思是村裡誰家要辦喜事,一般都會提前通知關係比較近的鄉鄰和親戚叫他們來幫忙;白事就不同了,你要“趕過來”,才是最大的禮數,也是同村人早已達成的“默契”,更是村裡人形成的一種傳統。白事來得都很突然,根本不可能完全做好準備,要忙的事一大堆。主人家在這個時候處在悲痛與慌亂中,很難有精力去安排這樣那樣的大小事情。大家彼此生活了幾輩,就算和逝者沒有直接的親戚關係,過來幫個忙,也算是對相識幾十年感情的一種回報。

想留個念想。生活在一個村裡人,抬頭不見低頭見。也或許對自己家人、家庭有過幫助,或許都是熟人,忘不了的是鄉情,也或許故去的人曾是你兒時的記憶等等。面對逝者,上香點紙,是對他的一種尊重;再說出殯抬棺這些有禁忌的活,親朋好友又搭不得手,非常需要村裡人的幫忙。也算是見上逝者最後一面,送上最後一程。

留一條後路。誰都有老人,也有都有生老病死的那一天。如果平時人緣不好,也懶得去給村裡大事小事幫一把手,難免讓人覺得沒有人情世故;如果還有愛佔別人便宜,欺負別人的等等的“惡習”,待到自己或家人故去的時候,村裡幫忙的人一定很少。農村如今還都實行土葬,這用人的地方多著呢!僅出殯下葬那一件事,人少了寒磣的是自己,也是最丟人的事。因此村裡有白事了,今天幫了別人,是為將來的自己及家人留下後路,都會心甘情願的去幫忙。


津津樂道888


農村的紅白喜事,都是一件大事,都是需要街坊鄰居前去幫忙的,但相比較結婚嫁娶,和埋葬來說,白事的時候,幫忙的會明顯的多一些,而且白事是不通知人的,大家都是自覺前來幫忙,而結婚假期則不一樣,是需要通知街坊鄰居的,關係不錯的就可以過來隨禮,坐席。而關係稍遠的就不在進行通知,而白事則是大都會前來,這兩者的區別還是蠻大的,這其中也是有原因的。

每個地方都有各地的喪葬習俗,在我們這裡,老人去世之後,大門上就會張貼白紙,鄰居誰從這裡路過看到之後,就曉得誰不在了,不一會消息就會傳遞出去,也有的半夜就會知曉,像一些老人臨終的時候發生在夜裡,老人去世,家人開始哭,在農村安靜的夜裡,這聲音是很容易的就傳了出去,鄰居不用去看,就知道誰不在了,早上不用叫,自己就會前去弔唁,去幫忙,在農村只要是辦白事,幾乎在家的街坊都會來看一看,弔唁一番,也有很多的會留下來幫忙,為什麼辦白事明顯比辦紅事幫忙的多呢?

過去辦白事,靈棚上面寫著三個大字:當大事,老人一去世,孝子賢孫就開始重孝在身,尤其是兒子沒事要寸步不離的開始守孝,守靈,家裡的一切事宜,自己是不能夠在去參與,孝子這會的任務就是守孝、守靈,哪怕家裡忙的一團粥,你也不用操心,村裡都有專門料理此事的人,會安排佈置大家各負其責,一起盡心盡職的把老人送走,孝子賢孫不能幹活,所以也就無形之中增加了幫忙的人數,而且白事需要用的人數,本來就比紅事的要多,尤其是到出殯哪一天,各種各樣的幫忙的洗菜的、做飯的、搬運紙紮,放炮的,撒紙錢的,抬棺的,五一不需要人手來料理。

其實在很多地方,都講究白事一定要去,在農村白事人越多,越顯得家庭興旺,過去還有穿孝衣的越多,說明人家人丁旺,所以在農村很流行拜把子,現在這種風氣還依然存在,把子穿的孝衣和孝子是一樣的,辦事的時候人越多,才覺得這事辦的有氣派,也有說法辦白事是看人的,誰家辦事人越多,就越好,其實這種說法也不全對,隨著現在家庭人口的減少,像過去弟兄五六個的家庭是越來越少,有的還是獨生子,所以說並不是以人多為主,而是死者為大,大家都會自覺地來送一程,也是我們農村優良的一種傳統。

辦喜事就不一樣了,辦喜事雖然看著很忙碌,其實都是提前安排妥當了的,按照劇本走就可以,幫忙的也不用很多,尤其是現在還流行去飯店,即便是不去飯店的也都有了服務隊,更加減少了幫忙的人數,有的上禮之後就走了,也有的乾脆不來,找人把禮錢捎過來就行,你的農村老家,辦白事是不是比辦紅事幫忙的多呢?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


棒奔霸


在農村“紅白事”相互幫忙是一種傳統,也是一種美德,因為誰家都有孩子結婚,也都有老人去世,千百年來就形成了傳統。至於“白事”人多的說法,應該有以下幾種原因:

1.幫忙的人比較多。在農村老人不在了是一件大事,一般過事也就三天時間(也有放五天七天的,但特別少),要挖墳,要待客,還要等遠路的親戚兒女往家趕,事情緊急,所以在村裡的人基本都來幫忙了,同時也是一種換工,你給別人幫忙了,別人自然也會給你幫忙。



(上圖為挖墳)

2.看熱鬧的人多。在農村老人不在了算“喜事”,為了體現對老人的孝道,就請當地的表演班子進行表演,我們老家一般請兩種,一種是洋鼓洋號,一種是戲曲,嗩吶吹起來那是相當帶進,來看錶演的人就特別多,有時外村人都會來看。



3.人緣好。老人在村裡威望高德高望眾,來送老人的就多。

4.最後的送別。在村裡共同生活了幾十年,感情是很深的,老人就要遠行,都想來送最後一程。



5.待客。埋完人後,農村一般都是請全村人吃飯的,場面很壯觀。

在農村,白事是最大的事,一般老人不在了,都得通知村裡幹部,村幹部也很上心,一般都在大喇叭裡通知全村,讓大家都知道,抽時間過來幫忙,村民都很純樸,都會積極過來幫忙,一起把事情辦好,把老人送走。


三農之問


對於農民來說,家中有紅白事是家裡的頭等大事,少不了親戚鄰朋的幫忙。為什麼白事來幫忙的人更多呢?這主要是因為在農村紅事和白事人參與的範圍有區別:


一是參與紅事幫忙的的盡限於親友。在農村,由於許多家族人口數量多,隨禮標準都很低,就目前來說,每戶100元就算高標準了,有的每戶只隨50元,擺桌待客都要賠錢。所以,就出現了娶媳婦或姑娘出嫁待客範圍不一樣的情況,準確說是重男輕女。如果是兒子結婚,事主會全待客,就是會通知所有本門近族的人和親戚朋友參加,如果是女兒出嫁,事主會只通知近族和親戚朋友參加(也有例外),本門遠親就不參與了!因此,來幫忙的人就只限於參與隨禮範圍內的人。


二是參與白事幫忙的有1一2個村民小組的戶代表。農民家中有了白事,首先要通知本家族管事的族長,然後通知村委負責本組事務的幹部。族長是負責通知料理本族人相關事務的,而幹部是負責通知本組戶代表(有的組小,會有兩個組聯合)來參與埋葬相關事務的。所以,白事的內務由族人幫忙,外務由村民小組戶代表們幫忙,參加人員的範圍明顯大於紅事。

三是白事幫忙人多少也有例外的情況。農村人講究的是禮尚往來,你幫我,我幫你,大家相互幫忙。既便是長期不在家的人,有了白事大夥也一樣會樂於助人,同村人不看僧面看佛面,農村人包容心強。但對於長期不在家,但對村民不友好的人,大家就不會包容,遇到白事就會冷場,沒有人會去幫忙,或挨門道歉,或拿錢僱人,讓事主受到教訓後再幫忙。


心累力乏


一、逝者為大。

雖然紅白事對一個家庭而言都是大事,但畢竟“人命關天,逝者為大”。鄉里鄉親在一個村子裡住著,祖祖輩輩都有“剪不斷”的感情,如今故人已去,於情於理都要送最後一程。如今農村一年到頭,外出打工的多,而在家鄉工作的人,除非有事脫不開身,不然都會來幫忙的。

二、結婚不缺人,喪葬怕沒人。

過去農村人結婚,大都在家裡辦喜事,宴請賓客則在鄰居的家裡。鄰居不但要騰出房間,還要準備桌子、板凳、茶具等物品。另外還要請村裡的廚師掌勺,年輕人大都端盤子當“服務員”。那時可真是一家人辦喜事,半個村莊都跟著熱鬧。如今結婚都去飯店訂酒席,如此一來,便減少了人力。

白事卻不同,白事最怕沒人湊合,尤其到了抬棺的關鍵時刻。有的人平日裡人緣不好,等老人去世後,沒有人來“維護”,實在沒有辦法,村裡的主事人帶著他到處去磕“孝子頭”,雖然人是“請”來了,大都不是情願的,給人落下了話柄。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別人家有白事時,都會盡量去幫忙,避免以後有事時沒有人,這也是一種積攢人緣的事情。

三、白事幫忙,更能顯出重要性。

人生在世,有如意的時候,也有失意的時候。結婚時正逢春風得意,這時候去幫忙有點類似“錦上添花”;相反白事時去幫忙,更多的是“雪中送炭”,給人溫暖。另外,有句俗語道“結婚凸親朋,喪葬顯友鄰”,結婚宴請親戚朋友,如果誰沒來,主家人一般都知道,除非特殊情況,主家人還可能怪罪,相反村裡人誰沒去,則沒有人去惦記。白事時,至親都披麻戴孝,好多事情要依靠村裡人去辦,這更能突出他們的重要性。



壯鄉黃兄


在農村,紅白事都是大事。為何白事幫忙的人多?

結婚、生小孩屬於紅事。人去世屬於白事。

紅事屬於有準備型的事。各種事之前是已經準備好了。紅事用人主家做主。和誰關係好請誰來幫忙。大辦用人多可以多請點人幫忙,小辦用人少可以少請點人幫忙。

紅事用人地方迎親10幾人,陪客10幾人,打雜10幾人。紅事一般用人幫忙30幾人。

白事屬於突然型的事。人去世,主家通知本村管事小組的,確定用多少吹響的。接下來管事小組列個需要的人員名單。在派人去一個一個的通知。不管你和主家以前吵過架、打過架有什麼過節,出殯當天必須到場幫忙。你當天實在是有事去不了,你可以請別人替你去。

不管你家裡有沒有錢,吃什麼飯吸什麼煙都是一個標準。

白事用人的地方有:抬架(抬棺材)標準的16人,墳地遠了還需要幾個替補的。打墓的6人左右。陪客迎客的若干人。打雜的若干人。端盤子上菜的10人左右。

白事需要60人左右。

紅事是一家人的事。白事是一個村的事。紅事去請你,有事可以推。白事只要通知你必須去。


鄉村冬至


在農村結婚、生孩子做滿月的叫紅事,人去世了稱白事,我想這在全國各地都一樣吧?為什麼紅事來人少,而白事來人多呢?

在農村過紅事,家裡主人會提前定下好日子,再去通知一下親朋好友的到時間來吃喜酒。而在村子裡,一般交情的,平時過喜事人家也沒通知咱的,過喜事也就不好意思去打擾人家了。當然,這也不是說兩家有隔駭,平時見面也打個招呼的,只不過交情少而已。而為什麼白事就會來人多呢?


農村的風俗習慣,俗語說“紅事主人叫,白事自覺到”。

在農村誰家有人去世了,村子裡的人們都會自覺去幫忙的,靈堂前去使個禮,一是逝者為大,表示一下尊重,二可以讓孝子們看到,你家有事我也幫忙來了,讓人家心裡也有個數。這時在村裡是不說交情深淺的,只要是平時見面打招呼,沒大的矛盾的一般都會去的。

白事來的人多,也表示主人家人緣不錯,在村裡也說得過去。

白事來人多,說明這家在村裡混的不錯。現在農村白事也用不到這麼多人了,通知親戚朋友來也是電話通知,坐席我們這邊都是空中快餐了,就是主人家定好多少錢一桌的菜,人家就來人來做,包括爐具、鍋碗瓢盆,桌椅板凳連服務員人家都帶來,去地裡挖墳墓也用挖掘機了,去埋葬時用吊車。只所以來人多,就是促人緣了,到時下葬時也不至於沒人來,顯得冷清而讓主人家尷尬。

過白事誰家也逃不過,也是為了自己家有事了,大家都會來捧場的。

家家都有老人,誰家也會過白事的,如果你誰家有事也不去,到時等你自家有事了,人們也不會去你家幫忙的。這就是前面說的,到靈堂前行個禮,讓主人看見你也來了,這時你家要是有事人家也會來的。這就是農村的風俗,你來我往的也顯得都和氣,就是來了人說好聽的叫幫忙,其實就是來吃飯,坐席的,就是這樣主人家也是高興的,農村就是講究的一個人緣,來吃飯的越多,主人家才顯得越有面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