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多数中高端车用的是双离合,反倒很多紧凑车用6AT?

为什么大多数中高端车用的是双离合,反倒很多紧凑车用6AT?

1 什么是双离合变速器?

在中国,双离合变速器(DCT)从一开始的备受争议,到后来的几经波折,最终也算是在中国市场站稳了脚跟。

2015年DCT占中国乘用车市场份额达到9%,超过了无级变速器(CVT)的8%,虽然和传统的自动变速器(AT)和手动变速器(MT)都有一定的距离,但作为近十年才开始普及的变速器类型,其数据已经相当可观。

双离合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DCT有别于一般的自动变速器系统,它基于手动变速器而又不是自动变速器,除了拥有手动变速器的灵活性及自动变速器的舒适性外,还能提供无间断的动力输出。

所谓双离合变速箱,其实就是两套手动变速器的组成:两个离合器分别控制两套齿轮与发动机的连接与断开,从而实现挂“1档”时“2档”已经准备好,挂“2档”时“3档”也提前准备好,以此类推,从省去换挡的时间间隔,实现快速换挡。

而传统的手动变速器使用一台离合器,换挡时驾驶员须踩下离合器踏板,使不同挡的齿轮做出啮合动作,而动力就在换挡期间出现间断,使得动力输出断续。

2 双离合变速器有哪些优点?

(1) 舒适性:因为换挡速度快,所以DCT的每次换挡都非常平顺,顿挫感已经小到了人体很难察觉的地步。

(2)因为没有了液力变矩器,所以发动机的动力可以完全发挥出来,同时两组离合器相互交替工作,使得双离合变速器的换挡时间非常短,比手动变速箱的速度还要快,只有0.2秒不到,发动机的动力断层也就非常有限。

(3)双离合变速器因为消除了扭矩的中断,也就是让发动机的动力一直在利用,而且始终在最佳的工作所以能够大量节省燃油。相比传统行星齿轮式自动变速箱更利于提升燃油经济性,油耗大约能够降低15%。

为什么大多数中高端车用的是双离合,反倒很多紧凑车用6AT?

3 双离合变速器有哪些缺点?

(1)由于没有采用液力变矩器,又不能实现手动变速器“半联动”的动作,所以对于小排量的发动机而言,低转速下的扭矩不足的特性就会被完全暴露出来。

(2)由于双离合采用了电脑控制,属于一款智能型变速器,它在升/降挡的过程中需要向发动机发出电子信号,经发动机回复后,与发动机配合才能完成升/降挡。而大量电子元件的使用,也增加了其故障出现的机率。

(3)成本问题:双离合变速器的结构复杂,制造工艺的要求也比较高,所以成本也是比较高的。所以我们看到配备双离合变速器的都是一些中高档的车型。

(4)由于电控系统和液压系统的存在,双离合器变速箱的效率仍然不及传统手动变速箱,特别是用于传递大扭矩的湿式双离合器变速箱更是如此。

4 双离合变速器有哪些种类?

双离合变速器分为湿式双离合变速器和干式双离合变速器。

两者的差别:从工作原理和基本构造上,干式双离合与湿式双离合变速器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不同之处在于双离合器摩擦片的冷却方式:湿式离合器的两组离合器片在一个密封的油槽中,通过浸泡着离合器片的变速器油吸收热量,而干式离合器的摩擦片则没有密封油槽,需要通过风冷散热。

5 装配双离合变速器的车型有哪些?

福特家族前几年使用了一段双离合变速箱,无论在福克斯上还是蒙迪欧上都有装配,而这两年新车上市,结果通通又改回了AT的变速箱:福特的双离合在超过七八万公里后,故障率大大升高,如今就连最低的福睿斯都是6AT的变速箱,可见福特对于双离合的痛恨有多深。

不过在上汽通用的另一个大品牌里依然在使用,那就是上汽别克,昂科威,君越,还有新英朗无不例外都在使用双离合,但是在口碑上并没有赢得掌声。

国产车无一例外在自动变速箱上大部分都采用双离合,由于双离合变速箱换挡快、动力响应好、而且动力的输出更直接、油耗更有优势,而且成本低。

国内一线车企吉利、长安、长城大部分的车型一直在用双离合,但是并没有特别多的变速箱大毛病的出现,而最早自己研发出双离合变速箱的比亚迪也并没有因此而遭到重创,而长城使用的双离合还是湿式双离合,对比干式双离合确实要好很多。

博格华纳公司在国际上以提供DCT(双离合器变速箱)模块著称,在欧美,博格华纳与变速箱生产商格特拉克(Getrag)展开合作,后者主要提供变速箱生产,模块则由博格华纳公司提供。

大众DSG:大众的自动挡,被大众称之为黄金组合的T+D组合,只要是带T涡轮增压的发动机自动挡一律配DSG双离合,但是有一个区别:1.4T的配的是成本更低的干式双离合,而1.8、2.0的帕萨特、迈腾则用的是湿式双离合。

纵然DSG在国内有些变速箱很早就出现了问题,但是大众集团依然不质疑自己的,大力推行双离合,经过这些年,这几代DSG,应该有了自己的一些经验,双离合应该还算靠谱的。

常规DCT能跟大众扛一下的可能就是现代了,现代的7速双离合性能不错,但因为是干式设计,本身结构上的瑕疵,想了很多办法也没能彻底的解决过热以及起步延迟的问题。

自主品牌尽管也开始比较多的用到双离合,但跟合资的双离合还是有较大的差距,而这种差距更多的体现在匹配跟发动机技术研发薄弱上面。

6 什么是AT变速箱?

液力自动变速器(Automatic Transmission,AT) 是最早获得成功应用的 一种自动变速器。20世纪40~50年代,AT在美国批量用于轿车上。如今,美国和日本应用AT较多。

自动变速器由液力变扭器、行星齿轮变速器、控制机构组成。用行星齿轮机构进行变速,它能根据油门踏板程度和车速变化,自动地进行变速。驾驶者可以全神贯地注视路面交通而不会被换档搞得手忙脚乱。

7 AT变速箱有哪些优点?

(1)技术成熟度和可靠性高,应用车型广泛。

(2)提高乘坐舒适性:AT换挡平稳,液力传动和电控换挡方式可以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冲击和载荷,使乘坐舒适性得到很大的提高。

8 AT变速箱有哪些缺点?

(1)是对速度变化反应较慢,没有手动档灵敏。

(2)费油不经济,传动效率低变矩范围有限,引入电子控制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这方面的问题。

(3)机构复杂,修理困难。在液力变扭器内高速循环流动的液压油会产生高温,所以要用指定的耐高温液压油。

(4)如果汽车因蓄电池缺电不能启动,不能用推车或拖车的方法启动。如果拖运故障车,要注意使驱动轮脱离地面,以保护自动波齿轮不受损害。

为什么大多数中高端车用的是双离合,反倒很多紧凑车用6AT?

9 AT变速箱有哪些种类?

4AT与6AT相比,在制造成本上有明显优势,主要是4AT再往上是一个技术瓶颈。

6AT在其结构上相比4AT要复杂一倍以上,成本是呈几何倍数增加的。从变速箱在汽车的应用分布情况也可以看出,为了节约成本,4AT一般应用的都是小型汽车或者说是低端车型。

在同等速度和负载的情况下,转速越低越省油。一般车辆行驶发动机转速不建议低于1000转,假如你在2挡正常行驶,但如果升3挡会导致转速低于1000转的话,变速箱的换挡逻辑是不会自动升到3挡的,在2挡和3挡之间如果多一个档位的话,那么切入这个档位更加接近1000转的最低值。油耗就会降低。所以6AT比4AT更省油是有硬件基础的。

但是以上只是理论上的说法,那么实际情况却是,6AT结构4AT复杂,零部件多,内部摩擦就会变大,再加上增多的离合片,刹车和换挡机构,节省的油耗表现并不太明显。

换挡平顺性方面,6AT比4AT有明显的优势:车辆行驶中升挡或者减档时,发动机的转速会急剧下降或者升高,档位少的会比较明显,档位多则会把急剧下降或上升的转速平分下来,这样就保证了换挡的平顺性,减少顿挫感。

使用寿命及故障率方面,4AT由于结构简单,技术比较成熟,相比于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的6AT更加适合一般家庭用车。

8AT集合了6AT的所有优点,在动力响应,承受大扭矩方面的优势也比较突出,但再好的变速箱也要和发动机匹配好才行,如国产的力帆轩朗搭配的就是8AT,但是其动力表现及油耗还不及6AT。

那么6AT真的比4AT好吗?如果在市区行驶,6AT挡位多、分工细,燃油经济性还不如4AT,原因就是4AT档位覆盖区间大,不用频繁换挡,没有了换挡动力损失。

总体来说,在市区经常用车档位少的有优势,而经常高速长途用车,6AT已经足够。

10 装配AT变速箱的车型有哪些?

市场上的最主流车型所使用的AT变速箱档位数则主要有6AT、8AT和9AT,当然本田新一代雅阁已经用上了10AT,这是目前档位数最高的AT变速箱,其表现让人十分期待。

绝大多数汽车的变速箱都是找供应商提供,只有少部分是自给。供应商主要有德国的采埃孚ZF和日本的爱信两家,前者主要走高端路线,基本是豪华品牌在使用;后者则是走平民大众路线,搭载于大量的普通品牌车型。

大部分德系的变速箱都是使用德国ZF的变速箱,像是宝马、奥迪、保时捷、大众等。在国内宝马几乎全系的8AT、自由光的9AT、路虎的9AT,也都出自于德国ZF。

靠做齿轮零件起家的德国ZF,变速箱方面在多挡位的设计上相比其它品牌,更加的优秀。特别是8AT变速箱可以说是德国ZF的巅峰之作,不仅换挡十分灵敏,而且非常的稳定操作便利,是目前口碑最好的纵置式变速箱。

AT变速箱的另一支重要力量是日本的爱信,因为丰田拥有爱信22%的股份,不用说了,丰田系的车自然都用这家的产品。

特别爱信的6AT是市场上绝对的霸主,马自达、大众(途观)、福特(蒙迪欧)都在用,三款主要机型能够跟这些品牌车型有较好的匹配,成熟、稳定也有绝对优势。

此外,大多数自主品牌所使用的6AT,绝大部分也都来自于爱信。通用和福特也有一套联合开发的6AT,像昂科威、翼虎都在用,这套6AT的运动性能比较出色,但平顺度比较一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