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多數中高端車用的是雙離合,反倒很多緊湊車用6AT?

為什麼大多數中高端車用的是雙離合,反倒很多緊湊車用6AT?

1 什麼是雙離合變速器?

在中國,雙離合變速器(DCT)從一開始的備受爭議,到後來的幾經波折,最終也算是在中國市場站穩了腳跟。

2015年DCT佔中國乘用車市場份額達到9%,超過了無級變速器(CVT)的8%,雖然和傳統的自動變速器(AT)和手動變速器(MT)都有一定的距離,但作為近十年才開始普及的變速器類型,其數據已經相當可觀。

雙離合變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DCT有別於一般的自動變速器系統,它基於手動變速器而又不是自動變速器,除了擁有手動變速器的靈活性及自動變速器的舒適性外,還能提供無間斷的動力輸出。

所謂雙離合變速箱,其實就是兩套手動變速器的組成:兩個離合器分別控制兩套齒輪與發動機的連接與斷開,從而實現掛“1檔”時“2檔”已經準備好,掛“2檔”時“3檔”也提前準備好,以此類推,從省去換擋的時間間隔,實現快速換擋。

而傳統的手動變速器使用一臺離合器,換擋時駕駛員須踩下離合器踏板,使不同擋的齒輪做出齧合動作,而動力就在換擋期間出現間斷,使得動力輸出斷續。

2 雙離合變速器有哪些優點?

(1) 舒適性:因為換擋速度快,所以DCT的每次換擋都非常平順,頓挫感已經小到了人體很難察覺的地步。

(2)因為沒有了液力變矩器,所以發動機的動力可以完全發揮出來,同時兩組離合器相互交替工作,使得雙離合變速器的換擋時間非常短,比手動變速箱的速度還要快,只有0.2秒不到,發動機的動力斷層也就非常有限。

(3)雙離合變速器因為消除了扭矩的中斷,也就是讓發動機的動力一直在利用,而且始終在最佳的工作所以能夠大量節省燃油。相比傳統行星齒輪式自動變速箱更利於提升燃油經濟性,油耗大約能夠降低15%。

為什麼大多數中高端車用的是雙離合,反倒很多緊湊車用6AT?

3 雙離合變速器有哪些缺點?

(1)由於沒有采用液力變矩器,又不能實現手動變速器“半聯動”的動作,所以對於小排量的發動機而言,低轉速下的扭矩不足的特性就會被完全暴露出來。

(2)由於雙離合採用了電腦控制,屬於一款智能型變速器,它在升/降擋的過程中需要向發動機發出電子信號,經發動機回覆後,與發動機配合才能完成升/降擋。而大量電子元件的使用,也增加了其故障出現的機率。

(3)成本問題:雙離合變速器的結構複雜,製造工藝的要求也比較高,所以成本也是比較高的。所以我們看到配備雙離合變速器的都是一些中高檔的車型。

(4)由於電控系統和液壓系統的存在,雙離合器變速箱的效率仍然不及傳統手動變速箱,特別是用於傳遞大扭矩的溼式雙離合器變速箱更是如此。

4 雙離合變速器有哪些種類?

雙離合變速器分為溼式雙離合變速器和乾式雙離合變速器。

兩者的差別:從工作原理和基本構造上,乾式雙離合與溼式雙離合變速器並沒有本質上的差別,不同之處在於雙離合器摩擦片的冷卻方式:溼式離合器的兩組離合器片在一個密封的油槽中,通過浸泡著離合器片的變速器油吸收熱量,而乾式離合器的摩擦片則沒有密封油槽,需要通過風冷散熱。

5 裝配雙離合變速器的車型有哪些?

福特家族前幾年使用了一段雙離合變速箱,無論在福克斯上還是蒙迪歐上都有裝配,而這兩年新車上市,結果通通又改回了AT的變速箱:福特的雙離合在超過七八萬公里後,故障率大大升高,如今就連最低的福睿斯都是6AT的變速箱,可見福特對於雙離合的痛恨有多深。

不過在上汽通用的另一個大品牌裡依然在使用,那就是上汽別克,昂科威,君越,還有新英朗無不例外都在使用雙離合,但是在口碑上並沒有贏得掌聲。

國產車無一例外在自動變速箱上大部分都採用雙離合,由於雙離合變速箱換擋快、動力響應好、而且動力的輸出更直接、油耗更有優勢,而且成本低。

國內一線車企吉利、長安、長城大部分的車型一直在用雙離合,但是並沒有特別多的變速箱大毛病的出現,而最早自己研發出雙離合變速箱的比亞迪也並沒有因此而遭到重創,而長城使用的雙離合還是溼式雙離合,對比干式雙離合確實要好很多。

博格華納公司在國際上以提供DCT(雙離合器變速箱)模塊著稱,在歐美,博格華納與變速箱生產商格特拉克(Getrag)展開合作,後者主要提供變速箱生產,模塊則由博格華納公司提供。

大眾DSG:大眾的自動擋,被大眾稱之為黃金組合的T+D組合,只要是帶T渦輪增壓的發動機自動擋一律配DSG雙離合,但是有一個區別:1.4T的配的是成本更低的乾式雙離合,而1.8、2.0的帕薩特、邁騰則用的是溼式雙離合。

縱然DSG在國內有些變速箱很早就出現了問題,但是大眾集團依然不質疑自己的,大力推行雙離合,經過這些年,這幾代DSG,應該有了自己的一些經驗,雙離合應該還算靠譜的。

常規DCT能跟大眾扛一下的可能就是現代了,現代的7速雙離合性能不錯,但因為是乾式設計,本身結構上的瑕疵,想了很多辦法也沒能徹底的解決過熱以及起步延遲的問題。

自主品牌儘管也開始比較多的用到雙離合,但跟合資的雙離合還是有較大的差距,而這種差距更多的體現在匹配跟發動機技術研發薄弱上面。

6 什麼是AT變速箱?

液力自動變速器(Automatic Transmission,AT) 是最早獲得成功應用的 一種自動變速器。20世紀40~50年代,AT在美國批量用於轎車上。如今,美國和日本應用AT較多。

自動變速器由液力變扭器、行星齒輪變速器、控制機構組成。用行星齒輪機構進行變速,它能根據油門踏板程度和車速變化,自動地進行變速。駕駛者可以全神貫地注視路面交通而不會被換檔搞得手忙腳亂。

7 AT變速箱有哪些優點?

(1)技術成熟度和可靠性高,應用車型廣泛。

(2)提高乘坐舒適性:AT換擋平穩,液力傳動和電控換擋方式可以降低動力傳遞過程中的衝擊和載荷,使乘坐舒適性得到很大的提高。

8 AT變速箱有哪些缺點?

(1)是對速度變化反應較慢,沒有手動檔靈敏。

(2)費油不經濟,傳動效率低變矩範圍有限,引入電子控制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這方面的問題。

(3)機構複雜,修理困難。在液力變扭器內高速循環流動的液壓油會產生高溫,所以要用指定的耐高溫液壓油。

(4)如果汽車因蓄電池缺電不能啟動,不能用推車或拖車的方法啟動。如果拖運故障車,要注意使驅動輪脫離地面,以保護自動波齒輪不受損害。

為什麼大多數中高端車用的是雙離合,反倒很多緊湊車用6AT?

9 AT變速箱有哪些種類?

4AT與6AT相比,在製造成本上有明顯優勢,主要是4AT再往上是一個技術瓶頸。

6AT在其結構上相比4AT要複雜一倍以上,成本是呈幾何倍數增加的。從變速箱在汽車的應用分佈情況也可以看出,為了節約成本,4AT一般應用的都是小型汽車或者說是低端車型。

在同等速度和負載的情況下,轉速越低越省油。一般車輛行駛發動機轉速不建議低於1000轉,假如你在2擋正常行駛,但如果升3擋會導致轉速低於1000轉的話,變速箱的換擋邏輯是不會自動升到3擋的,在2擋和3擋之間如果多一個檔位的話,那麼切入這個檔位更加接近1000轉的最低值。油耗就會降低。所以6AT比4AT更省油是有硬件基礎的。

但是以上只是理論上的說法,那麼實際情況卻是,6AT結構4AT複雜,零部件多,內部摩擦就會變大,再加上增多的離合片,剎車和換擋機構,節省的油耗表現並不太明顯。

換擋平順性方面,6AT比4AT有明顯的優勢:車輛行駛中升擋或者減檔時,發動機的轉速會急劇下降或者升高,檔位少的會比較明顯,檔位多則會把急劇下降或上升的轉速平分下來,這樣就保證了換擋的平順性,減少頓挫感。

使用壽命及故障率方面,4AT由於結構簡單,技術比較成熟,相比於結構複雜,技術要求高的6AT更加適合一般家庭用車。

8AT集合了6AT的所有優點,在動力響應,承受大扭矩方面的優勢也比較突出,但再好的變速箱也要和發動機匹配好才行,如國產的力帆軒朗搭配的就是8AT,但是其動力表現及油耗還不及6AT。

那麼6AT真的比4AT好嗎?如果在市區行駛,6AT擋位多、分工細,燃油經濟性還不如4AT,原因就是4AT檔位覆蓋區間大,不用頻繁換擋,沒有了換擋動力損失。

總體來說,在市區經常用車檔位少的有優勢,而經常高速長途用車,6AT已經足夠。

10 裝配AT變速箱的車型有哪些?

市場上的最主流車型所使用的AT變速箱檔位數則主要有6AT、8AT和9AT,當然本田新一代雅閣已經用上了10AT,這是目前檔位數最高的AT變速箱,其表現讓人十分期待。

絕大多數汽車的變速箱都是找供應商提供,只有少部分是自給。供應商主要有德國的採埃孚ZF和日本的愛信兩家,前者主要走高端路線,基本是豪華品牌在使用;後者則是走平民大眾路線,搭載於大量的普通品牌車型。

大部分德系的變速箱都是使用德國ZF的變速箱,像是寶馬、奧迪、保時捷、大眾等。在國內寶馬幾乎全系的8AT、自由光的9AT、路虎的9AT,也都出自於德國ZF。

靠做齒輪零件起家的德國ZF,變速箱方面在多擋位的設計上相比其它品牌,更加的優秀。特別是8AT變速箱可以說是德國ZF的巔峰之作,不僅換擋十分靈敏,而且非常的穩定操作便利,是目前口碑最好的縱置式變速箱。

AT變速箱的另一支重要力量是日本的愛信,因為豐田擁有愛信22%的股份,不用說了,豐田系的車自然都用這家的產品。

特別愛信的6AT是市場上絕對的霸主,馬自達、大眾(途觀)、福特(蒙迪歐)都在用,三款主要機型能夠跟這些品牌車型有較好的匹配,成熟、穩定也有絕對優勢。

此外,大多數自主品牌所使用的6AT,絕大部分也都來自於愛信。通用和福特也有一套聯合開發的6AT,像昂科威、翼虎都在用,這套6AT的運動性能比較出色,但平順度比較一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