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印鈔4萬億,A股市場資金會增加嗎?下一個風口在哪裡?

昨夜結果完全符合市場預期,聯儲被利率下調了25個BP。這已經是在玉米頭的多次隔空喊話後,本年度第三次降息。其實,昨夜守著這個結果的人比往常少很多,因為市場認為很難有驚喜的預期。那麼,我們稱其為一致性預期落地。

華爾街的知名公司很多,比如有一家叫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道富全球投資管理公司),國內鮮有人知,但在華爾街很出名(全球排名第五)。該公司的首席策略師Michael Arone點評此次鮑威爾言辭時表示,老鮑反覆唸叨“貨幣政策正處於良好的位置上”……這讓菠菜想起了媒體上常見的一句——“我們一直以來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看來全球央行都一樣,自己給自己打分時都是高分(笑)。

這位策略師給出的判斷是老鮑恐暫停降息週期,儘管他也給自己留了活話。而美國的失業率維持在3.5%,經濟增長在2%左右已經是50年來最好水平,那麼為什麼還要降息?其實,美聯儲的利率決策的依據根源是控制美國債務水平。去通過老鮑的預期來猜測美聯儲未來的貨幣政策本身就是一件很扯淡的事,直接去看美債變化來得更直觀(22.92萬億)。

道富的這位分析師在去年8月1日稱:“過去幾個月看到的美元快速攀升態勢即將結束”。或許那時整個華爾街都清醒的意識到,對岸需要新一輪的QE來進行擴表。擴表並不代表僅僅是降息,還包括10月24日開啟的美版4萬億印鈔計劃:

  1. 每月大幅增加隔夜和定期流動性準備金,從750億美元到1200億美元(相當於降準,是對“量”的一種調節手段);
  2. 每月購買600億美元短期國債(公開市場業務),持續到2020年第二季度。這一條就代表徹底重啟QE,至於何時收手,不用在意那些市場上的猜測,要看對岸經濟基本面自己未來的表現。


此舉意味著大量鈔票灑向市場,算一下賬有5400億美元,約等於4萬億人民幣……多麼熟悉的數字!當然這些錢不會流向房地產,但刺激低迷的經濟是毋庸置疑的。這就代表當時08年次債危機印出的4萬億美元至今沒有收回,市場並未真正走出危機。此刻這種規模的印鈔會在流通過程中產生貨幣乘數效應,我確信會有很多資金流向華爾街從而流向新興市場,比如我們A股

美國印鈔4萬億,A股市場資金會增加嗎?下一個風口在哪裡?

這背後有個重要的推手,就是我國和其他主要國家比如俄羅斯、德國等都在拋售美債。之前我國一直是全球美債最大的購買者,今年以來持續拋售,已成為第二(日本為第一)。當年次債危機的時候,時任對岸財長的保爾森還到北京推銷美債,求中國幫忙。當時北京選擇伸手,而此刻中美之間再也回不到從前。此處插個小段子,有小夥伴問我,之前基辛格到北京見老王,怎麼後來老爺子就不參與了?其實這些對岸政客一般下野後都會成立基金來承接這些“任務”。但猶太人有個習慣,如果明知道生意談不成,還不如不去接……從中可見,對岸精英階層也無法扭轉目前的局勢。

美國印鈔4萬億,A股市場資金會增加嗎?下一個風口在哪裡?

摘自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

今天股市上的小夥伴還會受到PMI49.3%增長低於上月的煎熬,因為這個數值代表整體制造業的景氣情況低於50%。指數一般會受信心的影響,但綜合看全球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今年上半年流入對岸的外國直接投資下降超過25%,但流入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卻增加了5%。足見,進一步開放才是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

可能我是那種極少數還在此刻看多市場的人,A股就是經濟基本面的一種反應,全球經濟就成長性而言,還有誰?

有小夥伴一定又費解了,分析這麼多經濟數字幹嘛?還不如直接告訴我幾隻股票?本月我們已經早先就判斷了11月第二屆進口博覽會的機會,現在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風口。做交易最重要的就是心態,而良好的心態來自格局。

古人云: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