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引擎”強勁,市場活力不斷迸發
——前三季度,我市新舊動能加快轉換
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速高於規上工業增速13.3個百分點、規上高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速快於規上服務業3.7個百分點,新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和新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分別增長超70%和60%……
前三季度,我市經濟新“引擎”動力強勁,新舊動能轉換明顯加快,支撐經濟長期向好的積極因素不斷累積。
創新支撐作用增強,動能轉化步伐更有力
今年上半年,由康尼機電承擔的工信部“軌道交通門系統智能製造新模式應用擴建項目”,以90.8的高分順利通過驗收。
“關鍵工序智能化、關鍵崗位實現機器人替代、生產過程智能優化控制。通過建設國家級智能工廠,康尼的製造方式和服務模式實現了全面轉變和提升。”康尼機電總工程師史翔說,從2014年引進第一臺智能製造裝備——鈑金機器人生產線開始,康尼機電堅持不懈推進“機器換人”,智能製造水平不斷提升,不僅節省大量人工,也使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大幅提高,成為公司在軌道交通門世界市場登頂的關鍵因素。今年上半年,公司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營業收入達17.77億元,較去年增長39.86%;其中,軌道主業營業收入達14.09億元,增幅超過50%。
在我市,越來越多的企業像康尼機電一樣投資於技術改造,著力於科技創新,使得科技創新的支撐作用不斷增強,新舊動能轉化的步伐更加有力。
市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8300億元、增長14.5%。全市工業實現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465.04億元、增長19.8%,增速高於全市規上工業平均水平13.3個百分點,其中醫藥、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分別增長31.6%、23%。
市發改委提供的相關數據則顯示,1-8月,我市新型電子信息、綠色智能汽車、高端智能裝備、生物醫藥與節能環保新材料四大主導產業增加值佔全市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69.2%,同比增長8.2%,高出全市工業增速2.1個百分點。
高技術服務業快速增長,創新引擎更加強勁
作為江蘇新藥研發創新能力最強的生物科技企業之一,金斯瑞生物科技今年初成立生物藥事業部,專注CDMO業務。
所謂CDMO,即“合同研發生產服務”,指為藥物的中間體和原料藥提供研發生產服務,包括概念設計、工藝研究和優化、分析檢測,藥物註冊流程的諮詢服務以及工業化生產等。金斯瑞的CDMO平臺是江蘇省內最大的覆蓋抗體藥物和基因細胞治療的一站式生物藥發現與開發服務平臺,是中國第一個也是規模最大的涵蓋細胞治療、基因治療以及抗體藥研發的生物藥商業化生產中心。
“全面建成後,我們可以為製藥企業、創新藥物研發公司等提供從藥品開發、臨床前研究、臨床試驗到藥品生產、工藝改進等全過程的一站式綜合服務。”金斯瑞生物藥事業部首席執行官Brian Min說。
建設CDMO平臺,將讓金斯瑞邁入更加廣闊的生產性服務領域,為公司盈利增添新的強勁引擎。在我市,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4.2%,其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24.8%,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18.8%。這其中,高技術服務業增速明顯更快:1-8月,規模以上高技術服務業、科技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17.9%、17.4%,快於全部規上服務業平均增速3.7和3.2個百分點。
新興市場主體“井噴”,市場活力不斷迸發
9月初,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南京片區剛剛獲批,中盈商舟(南京)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曹仁杰就來到行政服務中心辦理企業登記,中心的高效服務讓他非常驚歎。
“原本以為新辦個公司要好幾天時間,沒想到10分鐘就辦完了所有手續,真是太方便了。”曹仁杰告訴記者,他們公司是做跨境供應鏈業務的,客戶群主要是國內貿易商,“未來會有很多海外金融機構入駐自貿區,這對我們公司開展業務非常有利。”
據統計,自貿區南京片區批覆一個多月以來,江北新區已新增企業近1200家,較上月同期增長三成;新增註冊資本超百億元,較上月同期增長1.3倍。科技服務業、批發零售業、商務服務業、信息技術服務業與建築業佔比最高且穩速增長。
一個月新增企業1200家,只是創新要素不斷向南京集聚、市場活力不斷在南京迸發的一個縮影。1-8月,我市新增市場主體達14.6萬家,新增上市公司6家。前三季度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5766家,較去年全年增長73.7%,數量位列全省第一;技術合同成交額410億元,位列全省第一;完成3批4077家高新技術企業申報,較去年全年增長63.7%。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前三季度,隨著我市“兩落地、一融合”工程不斷推向深入,一大批新型研發機構也快速湧現出來。前三季度,全市新增備案新型研發機構52家,累計備案160家;新增孵化引進企業1300餘家、累計達到2300餘家。
位於江寧高新區的江蘇艾洛特醫藥研究院是2019年第一批通過備案的新型研發機構。立足於生物醫藥技術開發和企業孵化,研究院經過快速佈局和積累,目前已經建設完成了南京江寧高新區實驗室,實驗室面積接近2000平方米,擁有多項生物醫藥專利技術,孵化企業近十家。“這10家企業都是基於我們共有的技術、團隊孵化的,如果沒有研究院的平臺和技術,它們很難實現創業夢想。”研究院董事、常務副院長劉永軍說。
閱讀更多 南京日報 的文章
關鍵字: 屏住呼吸智能汽車來了 國創上頭條 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