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像漢奸的漢奸,明末名將祖大壽的墓為何在加拿大

悲歌可當泣,遠望可當歸。

世上的痛苦,莫過於不能葉落歸根。抗清名將祖大壽百年之後,棺木為何現身於加拿大的皇家安大略博物館?隔岸遙望中華,做鬼也在異國他鄉。事實的真相到底是怎樣?祖大壽又何德何能稱得上明末傳奇將領?

最不像漢奸的漢奸,明末名將祖大壽的墓為何在加拿大

(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館中的"祖大壽墓")

降清

祖氏一族世襲大明寧遠衛一職,祖祖輩輩更是辛勤經營。到了祖大壽的爺爺祖仁一代,已是萬曆一朝的寧遠援剿總兵。父親祖承訓更是隨李成梁征戰蒙古韃虜,屢立奇功,官居遼東副總兵。祖家世代,武功蓋世。

俗語亂世出英雄,明末的動盪不言而喻。關內農民起義如火如荼,關外更有後金鐵騎誓要蕩平大明萬里山河。

祖大壽於危難中彰顯本色英雄。祖大壽於昌泰元年前後先後受到遼東經略熊延弼和廣寧巡撫王化貞的提撥,于軍中擔任遊擊將軍效力殺敵。

公元1622年,被譽為遼西咽喉的廣寧發生了一場激戰,努爾哈赤的後金6萬鐵騎以勢如破竹之時打敗了14萬明朝大軍,熊延弼和王化貞的各自為政,葬送了山海關以北的大片國土。這一重大的戰略錯誤,使朝廷喪失了對熊延弼和王化貞的信心。

最不像漢奸的漢奸,明末名將祖大壽的墓為何在加拿大

(老將孫承宗)

至此,孫承宗成為了抵抗後金的第一把手,他在職期間提拔了袁崇煥、祖大壽等人。孫承宗更是制定了加強關寧防線並且利用後金不善管理、同化到手的城池不利這一弱點,不斷在關外修築城池,企圖步步為營,最終蠶食後金奪得的遼西國土。遼人守遼的政策極大的鼓舞了士氣,還收穫了民心。

在孫承宗的正確領導下,袁崇煥、祖大壽等人在遼東戰場上是熠熠生輝。在三人的緊密配合之下,孫承宗在遼東的戰略佈局逐漸顯露雛形,這也為明王朝帶來了一線的生機。

天啟七年,祖大壽更是在和袁崇煥的合力下,首次取得了遼東戰場的巨大勝利。至此一役給了皇太極一個下馬威,給了明廷一個希望,更給了祖大壽一個前程似錦。此一役史稱寧錦大捷。自此以後,,袁崇煥成為遼東戰區的總司令,祖大壽也升遷為遼東前鋒總兵,得到了欽賜將軍印的榮耀。

袁崇煥的狂傲、祖大壽的膽驚、崇禎的固執在這場被稱為己巳之變的事件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公元1629年,皇太極自知久攻關寧防線不下,便改變戰略繞道薊門,直達京師腳下。朝野轟動,這讓對誇下海口的袁崇煥充滿無限希望的崇禎倍感現實的骨感。後金大軍兵臨城下而大明的底牌關寧鐵騎還在遙遠的山海關堅守。袁崇煥查明情形立即率祖大壽一起救援京師。人心叵測,帝王更是攻於心術。增援不利加上皇太極的離間計再加上袁崇煥與崇禎之間已有隔閡,導致主將袁崇煥被立即下獄。祖大壽見狀更是拔腿就跑。

有人亦言祖大壽臨陣脫逃算不得君子,是個懦夫。試問主帥無辜被下獄,副官的正常反應為何?朝中有小人,只有保全有生力量,朝廷才有救。正是因為祖大壽的脫逃,使得軍心不至於被主帥下獄而潰散分崩。正是有了祖大壽的脫逃,才有了崇禎稍後的冷靜以及孫承宗的召回。不然,大明恐怕亡於己巳之變。可以承認祖大壽做的不光彩,但是不能全盤批評祖大壽毫無膽氣,暫時撤退,也是有一定的價值的。

袁崇煥最終還是逃不過一死的命運,自此遼東戰局陷入了空前的緊張氛圍。後金更是在1630年的春天先後攻破永平四城,抓捕祖氏族人,想要以族人性命勸降祖大壽。

最不像漢奸的漢奸,明末名將祖大壽的墓為何在加拿大

(走到末路的袁崇煥)

壓垮祖大壽的最後一根稻草還是來了。第二年,祖大壽奉孫承宗的命令修復大淩河城,以達到孫承宗的戰略構想。事有不巧,半個月的修復,城池的雛形剛剛造好就迎來了皇太極的大軍。祖大壽自是力戰,面對皇太極多次的勸降不理不睬。可是糧草有限,幾天的口糧怎能耗過有備而來的後金雄師。在經歷增援不利、假增援被伏後,祖大壽選擇閉門不戰。可是城中正上演一幕幕殺馬食肉、人食人的人間慘劇。在經歷肉體和精神的雙重摺磨後,祖大壽接受屬下建議,投降後金。

皇太極自是大喜過望,親自相迎。這時祖大壽提出了,放他回錦州,以作內因的要求,皇太極自是欣然同意。

祖大壽是賣國賊?肯定不是,這是詐降。逃回錦州的祖大壽變臉張臉,積極佈防,朝廷大加獎賞祖大壽,授予其左都督的名號。崇禎更是再三下詔召祖大壽進京接受封賞,但是祖大壽吸取了袁崇煥案件的啟示,藉故推辭。由此可見,君臣已經離心離德,明廷亦是苟延殘喘。祖大壽的努力終將是徒勞。

再降清

皇太極並沒有放棄祖大壽,多次遞給祖大壽密信。祖大壽沒有任何回覆。甚至為了拉攏祖大壽,皇太極不惜眾人的反對放走俘虜的明軍,以昭示自己的仁義和信譽,期待祖大壽的臣服。可是,身為漢臣子的祖大壽始終牢記使命,毫不理會滿清的示好。

最不像漢奸的漢奸,明末名將祖大壽的墓為何在加拿大

(影視劇中皇太極形象)

直到公元1639年,皇太極再次伐明。松山被圍,祖大壽奉帝命馳援,所到之時。明軍已是刀下亡魂。不得已祖大壽擅自決定退守寧遠。

直至皇太極退兵,祖大壽也沒有背叛大明。他選擇在錦州城奮戰到底。

1640年,祖大壽設置多次伏擊未果。在此之後,洪承疇被困松山得不到救援而投降清廷,他曾寫信勸降祖大壽,祖大壽仍舊堅持身為人臣的忠義底線。

兩年後,錦州被圍長達一年之久,仍舊得不到內憂外患的明廷的增援。殺馬、殺人相食的地獄再次降臨。祖大壽看著眼前這一幕幕似曾相識的慘狀,回望那個已經破敗的國家。萬念俱灰,開城投降。

皇太極並沒有責怪祖大壽的背信棄義,相反,他敬重這幫明知不可為,偏要為之的忠勇將士。祖大壽被授予漢軍正黃旗總兵,在他77歲那年在京城的府邸含恨離世。

墓葬

他去世時被後人葬於清河附近的永泰村,可是為什麼200多年後的今天,他的墓出現在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館呢?

加拿大館藏的這座墓葬,高六米,墓體、墓門具備,形態完整,雕刻細膩,做工考究。可是,200年後的現代人要發出疑問,這座做工精美的墓葬,真的是祖大壽的墓葬嗎?

傳言,1918年,正值列強瓜分中國時。安大略博物館對中國歷史很感興趣,決定收藏一套精美的墓葬。當時英國商人克羅夫茨覺得有利可圖,便走訪了多地,最終將目光滯留在保存尚可的祖大壽墓上。經過非法倒賣,我國珍貴的歷史文物就呈現於如今的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館的展廳中。

最不像漢奸的漢奸,明末名將祖大壽的墓為何在加拿大

(祖大壽像)

令人詫異的是,當我們認為這是祖大壽的墓無疑時。2013年,有人在興城也發現一座祖大壽墓,並且墓中含有御賜的祭文碑,相關史料更是記載祖大壽葬於寧遠。不得不說這兩項證據強有力的證明了加拿大的"祖大壽墓"不是祖大壽的。現代史學家也更傾向於加拿大的館藏墓葬應該屬於祖大壽後人。

後世對於祖大壽的評價褒貶不一,逃兵也成、懦夫也罷。但是,祖大壽及一幫明末的愛國將領一樣,應該受到後世的尊重。

他明知崇禎皇帝早已猜忌這些戍邊大將,並且斬殺了領頭羊袁崇煥,君臣早已離心離德。但是,他面對滿清的懷柔政策依舊堅守忠義,守護著朱家江山。

他明知大明內憂外患,氣數已盡。還是使出渾身解數,詐降、偷襲、突圍、築城......祖氏滿門皆戮力捍衛這個搖搖欲墜的王朝,滿門忠義無不令人扼腕痛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