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養生的角度來解釋蘇東坡的詩歌

蘇東坡在歷史上絕對是一個風流人物,寫的詩詞千古傳誦,但是很少人知道他的另一個身份,蘇東坡還是一個養生大家。

蘇東坡

從養生的角度來解釋蘇東坡的詩歌


從養生的角度來解釋蘇東坡的詩歌

蘇堤


從養生的角度來解釋蘇東坡的詩歌


中醫很有研究。蘇東坡寫了一部《醫藥雜說》,後人把他和沈括留下的方劑合編在一本書,叫做《蘇沈良方》,是一部科學實用的醫藥典籍,有許多養生和治療疾病的方法,至今人們仍然在使用。

蘇東坡寫有很多關於養生的文章,有《養生說》、《問養生》、《續養生論》、《養生偈》等,系統地闡述了自己的養生思想。

蘇東坡是四川眉山人,四川自古是山多出神仙,四川也是道教興盛之地。蘇東坡的父親蘇洵和母親程氏都信奉道教,8歲的蘇東坡就被送到天慶觀拜道士張易簡為老師,與鎮上的百餘名幼童一起讀書學習。蘇東坡在道觀學習了3年,道教對蘇東坡的影響非同一般。

成年後的蘇東坡和佛教高僧佛印還是好朋友,他們經常在一起遊玩、探討佛法,留下了許多的傳說故事。蘇東坡對佛教的研究也達到相當高的水準。

歷史上象蘇東坡這樣對道教、佛教、儒家都有研究,並取得不凡成就的人絕對是鳳毛麟角。

蘇東坡獨創一種養生氣功,兼以按摩,此功簡便易行,對後世儒家文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這套氣功被後人命名為-----蘇東坡養生訣。

蘇東坡寫的一些詩詞僅僅從文化的角度去解讀還很不夠,用養生的角度解讀蘇東坡的詩詞對養生有很大的幫助。

《於潛僧綠筠軒》寫於蘇東坡去杭州任通判的路上,這首詩也可以理解為是一首養生詩,寫的都是蘇東坡研究養生的成果: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廋尚可肥,士俗不可醫。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痴。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

這首詩最重要的是最後兩句,也是大家最容易忽視的兩句,如果從文學的角度看,這兩句不好解釋,似乎和前幾句不協調。從養生的角度去解釋就非常合理,並且是這首詩歌的點睛之筆:如果大家都對吃肉不加節制,世間就沒有人能夠修煉成仙了。

蘇東坡把食素對養生的重要性做了明確的表述,蘇東坡認為吃素是養生、修道成仙的必經途徑。

蘇東坡對食療養生有很深的研究,研究出藥粥來防治疫病,不過最出名的還是一道菜-----東坡肉,東坡肉又叫紅燒肉。還有一個名人喜歡紅燒肉,他就是我們敬愛的毛爺爺,毛爺爺一生生活簡樸,唯一稱得上奢侈的就是隔一段時間要吃一次紅燒肉。這兩個歷史名人的淵源從一道菜引起,其實也是從養生引起。

紅燒肉的養生作用已經被科學證明:中老年人隔一段時間吃一次紅燒肉可以預防中風,女生吃紅燒肉可以美容,腦力工作者吃紅燒肉可以健腦,吃紅燒肉還可以預防癌症。東坡肉既好吃又便宜,還有這麼多的養生效果,是值得推廣的養生食品。

蘇東坡為了讓人們學會做東坡肉,還寫了一首詩來說明怎麼做東坡肉。《食豬肉詩》: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也只有蘇東坡能寫出這麼接地氣的詩,通俗易懂,讀著詩就把紅燒肉的做法學會了。

蘇東坡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貶,也可以說是一生顛沛流離,蘇東坡活了66歲,在宋朝已經算是高壽了,這與蘇東坡注重研究養生有很大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