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文化遺產,曲藝孟戲,有什麼樣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價值?

非物質文化遺產,曲藝孟戲,有什麼樣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價值?

相傳秦國統一天下後,為了防範北邊的胡人入侵決定傾舉國之財力修建長城,雜役勞役繁重,青年男女範杞梁、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官兵抓走建長城,不久後因為勞累和飢餓死了,屍骨被埋在長城角下。孟姜女跋山涉水,歷經千辛萬苦來到長城找丈夫,得到的卻是丈夫死亡的噩耗,孟姜女悲痛不已,在長城下痛哭了三天三夜,長城崩塌,露出丈夫的屍骸,孟姜女悲痛萬分乃至絕望投海而死。

非物質文化遺產,曲藝孟戲,有什麼樣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價值?

孟姜女廟中有楹聯這樣說:“秦皇安在哉,萬里長城築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銘貞。”孟姜女的故事在民間可謂是家喻戶曉,廣昌孟戲是一種以孟姜女哭長城為題材的戲曲。廣昌孟戲起源於明初,起初有三路,如今只剩下赤溪曾家孟戲和大路背劉家孟戲兩路存在,孟戲一般只在正月民俗活動時演出一次。在江西省廣昌縣境內廣泛流行。兩者皆是以孟姜女的故事改編的劇本進行演出。2006年,孟戲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非物質文化遺產,曲藝孟戲,有什麼樣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價值?

赤溪曾家孟戲被認為是元代的版本,屬兩夜連臺本。元代版本中的孟姜女具有強烈的反抗意識,著意描寫了孟姜女哭倒長城,絕望投海的片段,具有強烈的反封建意識,強烈地反擊了封建朝廷,劇本共有64場戲,需要9個小時才能演完。赤溪孟戲唱腔多有古南曲,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而大路背劉家孟戲是明傳奇本,於明萬曆年間進行了第一次演出,獲得好評,是三夜連臺本。

非物質文化遺產,曲藝孟戲,有什麼樣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價值?

明代版本的孟姜女則顯得很溫和,反抗意識不是很濃,雖然孟姜女因為丈夫的死亡而悲傷,結果秦王看上她的美貌,而封為一品夫人,獲贈金銀。全劇分為69場戲,重點在於描述孟姜女的情深,需要表演11個小時。廣昌孟戲的唱腔屬於曲牌體,以高腔為主,採用了一人主唱、眾人幫腔的演唱形式,並有“雜白混唱”的特點,另外聲腔裡還有樂平、徽青陽等腔以及海鹽腔的遺音和曲牌,這些都具有非常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非物質文化遺產,曲藝孟戲,有什麼樣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價值?

而赤溪曾家孟戲的古南曲的唱腔,字多腔少,以廣昌官話演唱,在演奏中用鼓、鑼、錢等打擊樂器伴奏,節奏較快,顯現出簡單原始的古曲特徵,因而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無論是赤溪曾家孟戲,還是大路背劉家孟戲,兩家的劇本都是古南戲的孤本,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和社會學價值,通過這些劇本可以推斷出古南戲發展時期人們生存的社會環境,從而為歷史研究提供更多的依據,這些資料為中國戲曲史和民俗的研究起了促進的作用。

非物質文化遺產,曲藝孟戲,有什麼樣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價值?

隨著時代的發展,孟戲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縣政府曾多次對孟戲進行了挖掘整理和搶救,但苦於財政緊張,無法對孟戲進行全面完善的保護,很多措施和規劃都沒有落到實處。目前,孟戲中的演員趨於老齡化,年輕人對孟戲缺乏興趣,孟戲傳授方法都是採用言傳身教的方法,很多老齡演員都面臨著後繼無人的危機。如果沒有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孟戲可能會像舍溪孟戲那樣湮滅在歷史長河中。不過現如今,在黨和政府的扶持下,孟戲正在慢慢地復甦並步入正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