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進口量持續增加

今年以來,隨著煤炭先進產能的不斷釋放及產地煤礦的復工生產,煤炭產量整體呈增加態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1-9月份,全國原煤產量27.3645億噸,同比增長4.5%,增速與前8月持平。進口方面,今年以來國內及進口煤炭產量整體呈增加態勢,供應相對充足,尤其是進口煤增幅明顯。數據顯示,1-9月份中國共進口煤炭2.5057億噸,同比增長9.5%;煤炭進口金額約198億美元,同比下降2.3%。

限制進口煤的政策一直存在,而且發改委也在去年的會議上表示2019年煤炭進口量不得超過2018年,但為何今年以來進口量一直呈增加態勢?卓創資訊分析師張敏認為,一方面,進口煤對國內煤炭市場是有效的補充,冬季用煤高峰期來臨,保證煤炭市場的充分供應是首要任務。另一方面,今年以來國內動力煤價格仍在綠色價格區間的上方運行。發改委規定的綠色價格區間是500-570元/噸。而今年秦皇島港5500大卡動力煤的實際成交平均價格在600元/噸,價格仍處於偏高水平,如果大規模收緊進口煤會進一步加劇煤價上漲。此外,為了給電力市場化改革提供基礎,9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取消煤電聯動機制,將煤電標杆電價改為基準價+浮動價的定價機制,這將進一步提高電價的市場化程度和水平。基於目前煤炭市場供需格局,電力市場化程度提高後,需要有合理的煤炭價格,這樣才能更快更好地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

對發電企業而言,其後期盈利空間會有收縮。政策明確指出,基準價以各地現行燃煤發電標杆上網電價確定,浮動範圍為上浮不超過10%、下浮原則上不超過15%,明年暫不上浮,特別要確保一般工商業平均電價只降不升。“浮動電價的上漲幅度小於下跌幅度,而且2020年電價只能降不能漲,政策導向不利於燃煤電廠,燃煤發電企業要下調上網電價,電價下調後燃煤電廠的盈利能力會進一步降低。燃煤電廠盈利水平下降後就只能打壓煤價。”張敏表示。

對煤炭企業而言,後期煤價會繼續承壓。“2020年電價只能降不能漲,而且電價的上浮比例小於下浮比例,電廠利益要更多地向用電企業傾斜,因此電廠會維護自身利益只能向煤企施壓和索要利潤,因此打壓煤炭價格是必然。”張敏表示,在當前煤炭市場供需格局不斷偏寬鬆的狀態下,發電企業會進一步打壓煤價,煤炭市場價格將承壓下行,其中影響最大的是2020年的年度長協基準價格。

據瞭解,考慮到多數港口2019年進口煤配額已用完,近期,廣州、福州、京唐港及日照港進口煤政策有所收緊,現政策既不讓報關也不讓卸貨,僅個別有零星卸貨。據瞭解,報關和卸貨政策恢復有望在元旦之後。價格方面,現日照港低硫主焦煤港口提貨價格在1320-1350元/噸,考慮到庫存偏低,近期價格暫穩運行。

近日有市場消息稱,福州、廣州等海關進口煤炭禁止申報。“卓創資訊從廣州港口貿易商處瞭解,此次限制進口煤對港口市場影響有限。一方面目前南方港口庫存高位,煤炭供應較充裕,以廣州港為例,截至10月25日存煤259.9萬噸,環比上漲20.6萬噸,漲幅為8.61%;同比上漲101.5萬噸,漲幅為64.08%。另一方面,廣東省受煤改氣政策的影響,今年冬季用煤需求量與往年相比有所下滑。綜合來看,目前港口煤炭供需整體偏寬鬆,預計進口煤限制短期內對南方港口市場影響有限,後續還需關注國內其他港口進口煤情況。”卓創資訊分析師荊文娟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