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购买保险的过程中,吸取了哪些经验?会给大家什么建议?

头条金融


优质的客户群体,从来只是看需求,不看送礼。因为送礼返佣 那不叫服务

1:保险需求以家庭为重要核心,不存在孩子买的多,就好,大人「裸奔」

2: 保险市场信息严重不对称,知名品牌公司产品价格高,保障不尽人意

3: 人们错误的认知某某某公司就等于整个保险业。

4:骗子到哪里都是骗子,保险公司不是骗子公司。

5: 部分人员业务不熟练,不能够很好的为客户提供有效服务

6: 健康告知最为重要,忽略了 是要面对拒赔的

7: 医保卡不能外接,你以为的只是你以为的。


明悦怡星


保险公司不会告诉你们的小秘密!全是真实内幕~

1、 朋友圈里的保险业务员其实根本不靠出单赚钱,靠的是发展下线,也就是拉人头,内部美曰自建团队扩张,组织人力发展!

2、 猝死不是意外,意外保险不保猝死,寿险才保猝死。

3、 买保险,观察期越短越好。

4、有病赔钱,没病返本的返还保险看似不亏,实际上不仅保费贵杠杆利率低,坑也很多。

5、给小孩买商业保险只要买意外、医疗、重疾这几种就够了,不需要买寿险,寿险是身故或全残才能赔偿,其基本目的是弥补家庭顶梁柱身故时的家庭收入损失。

6、买保险不是公司越大越好,保险没有小公司,在选择上,应更倾向于产品的保障功能和性价比。

7、保险公司每年开年之际,会有一个新的产品上市来吸金,通常是年金险、分红险等理财型产品,这个产品会在上一年8、9月左右开始培训和预约,有的保险公司一年只做了两件事:“准备开门红”和“开门红”,开门红要是冲的好,可以抵全公司半年的保费收入

8、保险销售最喜欢推荐的往往是返还型、分红型的产品,因为提成高,也是保险公司赚钱多的产品。保险销售最不愿意推荐给你的往往是提成少,保险公司利润少的产品,比如保险公司越过它的销售直接在互联网上销售的一些消费型、保障型产品,但这些产品对我们来说才是最划算的保险,因为我们能以一个低的成本获得保险公司较高的保额保障。

9、同样的保险产品在网上买比在线下销售那里买会更便宜,保险公司在网上售卖的叫互联网保险,以消费型保险为主,基本上没什么利润,却是我们最需要的产品。

10、重疾险的病种不是保的越多越好,因为保监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已经规定了高发的25种重大疾病,也就是包括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双目失明、瘫痪等25种发生率最高的重大疾病,这25种重疾的保障条件、赔付条件好,才是真正的好。

11、重疾险中的责任免除是很标准的,一般只有7条,如果你发现有个产品的责任免除不在这个条款里面,那这个产品很有可能有问题。

12、有些保险公司会通过修改重疾确诊的定义,主要是通过条款最后的释义,以及增加首次发病的定义等方式将疾病的前兆或异常身体状况作为限制条件,将投保前出现的一些重疾轻症的前兆或者异常身体状况作为责任免除。

购买保险前要注意看保险责任以及条款最后的释义,如果里面的首次发生重疾不是指重疾,还包括之前出现的相关疾病症状,一定不要买!

13、按一般条款规定,等待期内发生轻症或重疾,保险公司会退还100%已缴纳的保费。有的保险公司会在条款里规定:等待期内出险,退还现金价值,现金价值不等于保费,这其实是个坑!

14、重大疾病不分组比分组好。保险公司一般会把疾病分为几组,每组疾病只赔一次,良心的保险公司会把几种高发的重大疾病,放在不同组。不够良心的保险公司,就会把这几种疾病放在同一组,减少赔付机率。

15、健康告知随便填,过了两年也不一定能赔。很多时候为了促成交易,一些销售人员会告诉我们,只要没住院健康告知随便填,过了两年一定赔,因为有两年不可抗辩条款的保护,这也让很多人深信不疑。但实际上,如果因为投保人没有如实告知,保险公司依旧可以拒赔的。

16、不保证续保的医疗保险不值得购买,因为它随时都有可能因被保人的健康状况而拒绝投保人续保,对医疗保障作用其实很有限。

17、产品停售、升级涨价是保险代理人们最常用的销售套路,停售的原因有很多,市场战略原因占绝大部分,一方面,让客户有紧迫感,另一方面,让产品可以不断紧跟潮流。

18、理赔这件事情的快慢并不是直接和保险公司的大小挂钩的,实际上理赔时间是与案件的复杂程度,递交资料的完整度以及理赔金额的大小息息相关的。


精算师讲保险


保险的购买,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定制,不可以盲目购买,不适合的保险,钱花了,得到的保障却形同鸡肋。所以一款合适的保险尤其重要。如何选保险,选保险需要哪些经验,这也算是一门手艺。

  • 保险顺序是:国家社保类--意外/医疗类--养老/寿险类--财产保全类--储蓄/投资类。

  • 投保人顺序:家里的经济支柱第一,其次老人和小孩。

  • 市场上的理财型保险,从公布数据上看非常诱人,但年华收益率其实和银行3-5年定期差不了多少。

  • 专业的保险从业人员,会为客户量身定制保险,并非一些小学毕业生就可任职的业务员。

  • 出门旅游,意外/医疗/交通险还有有必要的,这类保险基本是按天算,费用也不高。

  • 奇葩险:脱发险,扶老人险,爱情险,当热闹看看就行,没必要购买。

  • 购买保险一定要认真仔细看条款,没有涉及到的项目可以理解为:此条不保。

  • 购买保险费用,不能影响自己生活质量,更不能让自己有经济压力。

经过我对保险的理解,能想到差不多已经罗列出来,如果大家有什么补充的,可以留言一起交流。

购买保险其实和购物买东西是一样的,就要讲究一个性价比,让钱花的物有所值。


财经攻城狮


作为保险从业者,经常有朋友问我怎样才能买到称心如意的保险,在这里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一、需求分析

购买保险之前,一定要明确自己的需求,保险分两种,保人和保钱。前者有意外险、大病险、医疗险等,后者有教育金、养老金、理财险等。只有搞清楚需求,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科学的建议是,先保障后理财。只有保住赚钱的能力,才可以谈后续的理财。

二、给谁买

很多人首先考虑给孩子买,理由是孩子抵抗力低,对外界充满好奇,所以很容易受伤,道理是没问题的。但是从科学的角度分析,第一个应该购买保险的人是一家之主,也就是家里挣钱最多的那个人。只有保住了他(她)的挣钱能力,家庭生活才能持续稳定。所以,在这里给出的购买顺序为:家庭支柱>配偶>父母和子女。当然,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一并考虑。

三、买什么

第一条我们提到的需求,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保险需求。科学的购买顺序为:意外和大病>人寿保障>子女教育>养老>财富传承。

针对不同的人群,我们可以分开说明:

一家之主:意外、大病、定期寿险。因为一家之主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里,承受着家庭的重担,一旦发生任何风险,那么对于家庭来说将是致命的打击。所以,首先要保障一家之主的挣钱能力,做到“站着是家里的取款机,躺下就是一堆人民币”;

配偶:和一家之主的购买险种一致,保额可以略低于一家之主,根据双方的收入情况,合理配比;

小孩和老人:重点考虑意外险和医疗险。小孩和老人都属于意外和普通住院医疗的高发期,这两个险种重点考虑。当然经济允许的情况下,重疾险也是要重点考虑的。

四、买多少

这里说的买多少分为两部分,一是买多少保额,二是买多少钱的保险。

买多少保额?

科学计算方法为:

1、日常开销:家庭月花销×12×(退休前还有几年挣钱的时间)=a

2、子女教育:孩子大学毕业前所有的花费=b

3、父母赡养:每年给父母的钱×(假设给到90岁所需的年数)=c

4、负债:房贷+车贷+信用卡负债+(其他负债)=d

保额=(a+b+c+d)×收入占比

收入占比为一方收入在家庭收入中占的比重。

一般家庭这样算出来往往保额会非常高,解决办法是先购买一部分,等经济条件好了,继续往上加。要合理利用意外险和定期寿险,来弥补保额的缺失。

买多少钱的?

这个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是合理分配,也可以参考标准普尔资产管理图。

最后,在给大家几点建议。

1、并不是买保险花的钱越多越好,一定要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和保险需求去买;

2、当家庭经济收入不稳定的时候,要合理利用一年期的消费型保险和保险卡单来规避风险,好处是既有保障,价格又低;

3、每半年一次的家庭保单体检必不可少,可以很好的帮助你了解家庭保单的保障情况,避免用到的时候发现已经脱保或者过期。


老曹说


如果是人身险:

1.需要清楚当前自己的健康状况,如果近期有体检,最好可以提供给专业人士,这样能清楚自己还能不能买,买哪种;但如果只是觉得自己该买保险,以前又没有任何病史或体检,千万记得,一定要先买保险,等待期过后再去体检,现代人亚健康人群有很多,十有八九一体检就会发现毛病。如果是先体检后买保险,分分钟可能让自己买不了。

2.需要明确自己的预算是多少?虽然说保额比保费重要,但是保费也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找保险经纪为你货比三家,从中挑选合适的产品。

3.首先高发的疾病是在保障范围里。高发疾病意味着理赔率高。

年金分红险:

1.每家保险公司年金分红险方面都会有利率演示表。但演示表,仅作为参考,保底利率更为重要。

2.年金分红险,要做好长期储蓄的准备,不要妄想一两年就把钱拿回来乙。如果仅想做短线投资,银行理财,基金等,比保险更好。

3.从数据上来看,香港保险收益率会比国内保险高。但是如果你打算投香港保险,那么所面临的风险,必须清楚。如果不能接受能承担,还是投国内保险吧!


保宝小八妹


保险产品种类繁多,想买到称心如意的保险真的不容易。


下面是我总结的几点买保险的实用建议:

①花点心思做功课

一方面要明确自己的保险需求,另一方面要了解保险的基本知识。

明确需求就是考虑清楚目前自己需要什么保险,这样在面对五花八门的保险产品时,有一个方向。同时,相当于给保险业务员定了一个边界,限定他在我们的需求范围内推荐保险,降低购买到不合适保险的风险。

了解保险基础知识,包括保险的种类,哪种保险提供什么保障。还要明白如何分析一款具体的保险产品,比如保障范围、保障期限、保费、保额等基本内容。这样当我们面对保险业务员的推销时,不至于一头雾水,有基本的辨别能力。



②辩证看待保险业务员

通俗的说,就是保险推销员的话,可以听,但不能全信。

国内保险不得民众信任,不良保险业务员“贡献”很大。我们不能把自己切身利益,依托在保险业务员的道德上,这也就是上面说的做足功课的重要性。

但是,相对来说,保险业务员比普通民众要更了解保险一点,所以可以把他们的话当做参考,不能完全信任,尤其不要信口头承诺,保险产品所有的东西都要落实在合同上。



③深入了解免责条款

免责条款,也就是保险公司“不赔”的情况,指在特定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公司不承担责任的情况。

很多保险拒赔案例,都是关于免责条款的。

我们买保险就是冲着保障去的,就是为了发生“万一”时有保险理赔,动辄几十上百万的保额,赔与不赔,免责条款是依据。

所以深入了解免责条款很重要,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及时询问,毕竟事关我们的切身利益。

④健康告知要真实

过往病史、住院检查和治疗经历等都要如实填写。

健康告知是保险公司做风险评估,确定是否可以承保的过程。如果投保人不是健康体,保险公司可能拒保或者多加保费。

如果隐瞒过往病史,保险公司可以按照合同解除保险和拒赔。

所以,投保一定要如实告知,为自己负责。

⑤保费、保额量力而行

买保险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在遇到意外时,不至于被改变。而不能让保险影响日常生活,成为我们的负担。

我们都知道保额越高越好,但高保额也就对应着高保费,所以要量力而行,结合自身情况,理智选择适合自己当前阶段的保险。以后有需要了,再做改变。

⑥出险后,及时告知保险公司

理赔问题是一个重点,出险后,按照合同及时告知保险公司,让保险公司及时了解保险事故情况,能够缩短调查时间,及时获得赔付款。同时,在保险公司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处理,获得最大保障。

所以,一定要熟记保险公司号码,存在手机里,方便及时联系!

买保险要注意很多地方,要花时间和精力,不能一味图方便。以上是我的建议,不够全面,欢迎留下你的建议!


十一学财


经验是很分散的,写了几条,大家可以看看

1、对于人来说,除了空气,水,食物等人体生存所必需的要素,其他的都不算刚需。保险不是刚需,不要因为买保险而对生活造成过多的影响。

2、对自己买的保险上点心,几十年缴费下来是一笔巨款。保险条款看起来很复杂,但是只要肯用心,上过初中就应该能看懂。

3、一个业务员是否专业,一般聊几句心里就该有底了。

4、业务员嘴里的话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应,具有法律效应的只有白纸黑字的保险合同。

5、如果业务员推荐保险产品只说优点不提缺点,建议换个业务员。因为没有任何一款产品是没有缺点的,要么是他不说,要么是他不懂。

6、该赔的时候,大公司不会多赔你一分钱,小公司不会少赔你一分钱。不该赔的时候,什么公司都不会赔给你一分钱。

7、保险医学和临床医学是不一样的,健康告知是导致理赔纠纷最多的原因。投保时请本着对自己的钱负责的态度,最好拿出体检报告,一项项对应告知。

8、买保险是会上瘾的,因为人的安全感永远都得不到满足。要记得量入为出,理性消费。

9、 价值决定价格没有错,一分钱一分货也没有错,但是要建立在信息对称的前提下,而保险暂时还属于一个信息不对称的领域。

10、你在网络上看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保险文章都是软文,请记得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觉得有帮助,点个赞再走吧

和小隽


至于注意事项,很多保险从业人员都写的很清楚了。我也是保险从业人员,我说点和别人家不一样的。

第一,买保险一定要了解清楚买的是什么,很多人买了保险之后问他你买的什么呀?回答不知道,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第二,如果是从经济的角度去考虑,只看保险产品,不要看保险公司是哪家。因为任何人买的任何寿险,权益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不分公司大小。

第三,一定要如实告知。

第四,身体有些小毛病,如果觉得不好买保险,可以在年底保险公司开门红的时候购买,这时候有些重大疾病险核保条件放宽。

第五,保险早点买,不要真的用的时候再买,那就已经晚了。

暂时想到这些吧。


小读书小记录


一,向保险代理人提出需要。

二,要保险代理人提供多几套方案。

三,向保险代理人询问每个条款的作用。

四,寄枝细读每个书面条款。

五,有理解出入再次与保险代理人确认。

六,选取寄枝需要的条款。

七,请代理人按寄枝明确要求再做方案。

八,合同、条款都是保险公司定的,您只有弄清楚保什么不保什么就可以了!

九,给钱投保吧!


明亮开元


不要碍于情面听业务员说什么就是什么,看清楚条款,不懂就问,得不到明确的答复宁可不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