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美国华裔二代坦言生存真相“既不被美国圈子欢迎,也不被中国人接纳”,你怎么看?

鲸鱼小姐Milk


现在越来越多的华人开始打入了美国的政治圈,最出名的就是美国的交通部部长赵小兰,还有最近要竞选美国总统的杨安泽。华人最早移居美国是作为劳工被派遣到美国的。那个时候还在一战时期,很多的华人为美国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才有资格在美国立足。华人在美国大多都经营一些餐馆,我国的餐饮业在美国还算是比较发达的,但是要真想融入美国社会,就一定要在美国的政治上占有一席之地。

最近以来美国总统特朗普推行白人至上主义,所以现在美国这个移民国家,在团结和统一上遭到了挑战,很多的非白人人种现在地位开始下降。由于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是一个黑人,所以近些年黑人在美国的地位有了显著提升。当然一个种族要想在美国立足,也必须要有自己擅长的一方面,也就是在美国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比如黑人运动员在美国就非常厉害,无论是在田径领域还是在篮球领域,都能够占一席之地,但是美国黑人能够在美国立足,议程也是非常艰辛的。最早是由林肯废除黑奴运动,再就是有马丁路德金倡导的和平运动,最后到奥巴马当了美国总统,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历史。华人想要在美国立足,现在来看,还没有像黑人那样受到重视。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有很少华人能够在美国撑起一片天,当然最强的那些人就是搞餐饮业的,还有就是李小龙把中国功夫带到了美国,可以说李小龙是美国人认识我国的一张名片,当然他也是一个强者。再就是一些电影导演,当然这也是借了李小龙的光,把中国武术功夫带到了好莱坞,除了这些发光点之外华人在美国并没有出现更为值得耀眼的事情。

美国交通部部长赵小兰是靠着自己的家族事业登上美国历史舞台,但是在波音公司出了事以后,赵小兰首先挺身而出,为美国航空公司说话,但是却遭到了那些遇难者家属的大力抵制,可以说是为美国人背锅。赵小兰并没有树立什么光辉的形象,反而树立了一种非常糟糕的形象。这不得不说她不受美国圈子欢迎,也不被中国人接纳。

杨安泽在这一次利用美国民主党竞选美国总统,而且还要给美国人民发钱,他主要是想让美国实行欧洲式的高福利制度,但是在美国这个国家这种方式似乎并不可行。因为这会得罪华尔街的利益,同时会得罪那些美国财团的利益,因此杨安泽的支持率并不高。但是杨安泽却比较受美国人欢迎,毕竟是要给美国老百姓发钱,美国老百姓怎么能不高兴呢?但是这个人在国内很不讨好,毕竟他是一个美国人,支持美国的利益,而且还要限制我国的发展。所以杨安泽也不会被我国的人民接纳。在美国的华裔要想被美国圈子欢迎就必须撑起自己的一片天,不被我国人民接纳那也是注定的,因为他们作为一个美国的国民,必然是维护美国的利益,所以很难被我国人民接纳。


江淮圣手


怎么说呢,虽说是华裔带个华字,但是毕竟不是中国人了,所以你过得好,我不羡慕,我与祖国共生死,你过得不好,我也不会嘲笑,落井下石。

就一句,我们中国人的事情多的都忙不过来了,我关心你一个外国人干嘛?

别的国家我不知道,我记得入美国籍的宣誓词说的,当美国需要,会拿起武器效忠美国,哪怕是面对原来的宗主国。所以,你都效忠另外一个国家了,我还关心你过的好不好干嘛?我吃饱了没事干还是?

当然,移民是每个人的自由,你向往别的国家你就去,祖国也没有限制什么。但是自从放弃中国籍,宣誓效忠别国的时候,从此以后我们就没有什么瓜葛。

你喜欢做一个香蕉人,我们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人生都有起起落落,我们伟大的祖国也是。我们曾经是世界绝无仅有的第一,虽然我们现在稍显落魄了,但是只要大家有志气,一起努力,总会有实现伟大复兴的一天!如果这个进程中有的走了,不参与,那也没什么说的,走好,不送!


教新手玩草缸


美国不是真正的自由,而是他们自以为是的自由。在美国这一个种族大熔炉里面,曾经有这么一串鄙视链:白人看不起黑人,黑人看不起亚裔人。


也就有了我们题目所说的,有些美国华裔二代坦言生存真相“既不被美国圈子欢迎,也不被中国人接纳”。

华人不被美国人接纳——因为美国天生的自我优越感。

正如我上面摆出来的那一条鄙视链,其实在美国这个社会体制下,不仅仅华人不被美国接纳,甚至很多亚裔都在鄙视链的最底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

有人说这是因为亚裔太过内敛,尤其是我们华人,不喜欢争抢,因此得不到重视。其实这只是表面原因,重点还是和美国的政治体系有关。

在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党共同竞选总统情况下,那些有着决定性投票权的人种或者是州,才会被得到重视。比如说美国最大的洲加利福尼亚州,对于这里的华人来说,多他们一票不多,少他们一票不少。

倘若有大量的华人聚集在一些摇摆州,比如说战况比较焦灼的佛罗里达州、明尼苏达州以及宾州等等。倘若这里有几万华人聚集在一起,那么地位可想而知,将会成为总统大选的热门追捧对象。


然而实际情况是,美国大部分的华人都是处于分散状态,基本上没有大量华人聚集在一个州,以至于出现过华人左右票选权的情况。因此,在政治上面,华人地位就不高。

由于政治方面的不重视,到了民间的话,也自然得不到重视了。除了这种政治因素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因为华人的性格。

虽然我上文说了华人不喜欢争抢,不过这只是表象。实际上华人都比较任劳任怨,愿意以低于市场价格的工资,去从事某些工作。

在我们华人看来,这是迫于生计的压力。但是对于美国土著来说,则是认为我们是扰乱市场,认为我们只能做一些比较低下的工作,从而看不起我们华人。

另外就是美国土著,有一种天然的种族歧视的思想存在,对于这一部分人,我们完全可以忽略。因为他不只是排斥我们华人,而是所有和他不是一个人种的人。


华人不被中国人接纳——原因比较复杂

中国有句老话叫四海之内皆兄弟,但是这句老话只限于中华大地。随着我们中国的发展,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越来越强。

在民族自豪感的主导下,一部分人认为那些移民出去的华人是卖国。其实没有必要用如此极端的思想去看待这部分华人,因为即使一些华人离开了祖国,实际上内心深处对祖国还是有着深沉的爱。

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说实话,很困难!既然短时间内无法改变,那不如华人自己做出一些改变。因为现如今不被美国圈子和中国圈子接纳,那你索性就形成自己的华人圈。

另外我还发现,在如今的美国社会当中,其实华人的地位是逐渐增高的。因为当年第一批进入美国的华人,很多时候只能从事一些体力工作,如调查发现,比较受华人欢迎的工作岗位有厨师、服务员等。

但是从最近几年情况来看,有越来越多的华人开始进驻高新产业,比如说在美国的硅谷当中,就有许多华人的身影。一是我们华人自己的努力,二是中国市场越来越大,必须需要华人参与进来。


希望在外的华人越来越好,但是千万不要忘记对祖国的爱。


史之策


首先,这华裔第二代要分男女 。华二代如果是女的,在美国很受欢迎。别的不说就看美国几个大的财经电视新闻网如彭博电视,MSNBC等,主播几乎一半都是华裔女性。曾有人解释说,亚裔女性虽然能言会道,但仍然不失女性的温柔,所以深受美国电视观众的欢迎。

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华裔女性也极受社会各界欢迎。有不少美国人就是喜欢与华裔女性打交道。

然而如果是华裔男性就正好是这对立面了,常常受美国人历来对华裔男性刻板印象的影响。

在看到美国人对华人的成见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社会中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成见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在中国不也有地域成见吗?北方人南方人会互有成见,上海人天津人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将对方划入某一种刻板印象中。同样在美国,我们华人中看不起非裔或其他种裔人也是很多的。

所以,华二代在美国感到受了别样看待,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我家三孩子都在美国出生,对英语和美国文化的了解比一般美国人都要好。但令我奇怪的是,他们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真正深交的却还是亚裔朋友。我曾经分别问过他们,他们的回答都是同亚裔尤其是华裔同学交往,往往比同其他族群人交往更“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觉。如同其他族群的人交往,你就要去顺着他们的兴趣爱好去做,也许要和他们一起吸大麻,谈女人。而与亚裔特别是华裔交往,那在学习生活上有许多共同之处,连谈起自己爸妈时也会含笑发现,自己爸妈与朋友爸妈居然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

所以我说华二代在美国不是融不进美国人的圈子,而很可能是自己选择进入自己感舒适的圈子。


ningwang98


嗯,真正的情况救是如此的。

我1982 年到美国,看到大量的台湾人移民美国,之後,回大陆的很多,因为,到了国外生活,工作,才能明白什么叫做 “祖国” 自己的国家。 很多的华人他们自己又回来的,孩子是留在国外是真正的可怜人,他不中不西的,英文再棒今天的美国要找主管高层的领导是不会聘用中国人的(特浪普的政策)自己作生意你要选择对的产品不要被当成特务,间谍的被抓进去!

移民国外是一条不归路,我们都是前面走过来的人,多说无益 ,只有自己靠智慧去经历,靠着对于自己祖国的情怀去体验。

在国外长大的下一代才是真正可怜的下一代人,看看之前的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大家就能够明白了。


晏茂积


我觉得,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总想自己“被歧视”。也不用总认为美国这块土地永远是白人文化为“主流”。美国的原住民是印第安人,白人也是后来者。之所以后来白人成为美国的主人,一是因为白人的人口数量多,二是因为白人的文明程度比印第安人要高几个数量级。所以,后来者压倒了前者原住民,成为美国的新主人。

华裔根本不必太灰心,也不用叹气自卑,融入不了就不要刻意去融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论文明程度,华裔学者普遍学历高于白人,文化程度很高。在硅谷,据说华人工程师和印度工程师占据了大半壁江山。美国华人还有很多超级精英,比如“百人会”。这样,欠缺的仅仅是一个人口问题。美国华人几百万,还属于少数民族,所以还得加油多生孩子了。人口多,才有优势。就是竞选,人口多的种族才更被重视。

既然土地的主人是可以更换的,那么以后华裔只要能力足够,一样可以担任美国总统。这并非不可能。

另外,我也不认为中国人必须一辈子,世世代代的生活在中国。中国人要积极的走出去。就比如美国,华人越多,则我们占据的地盘、资源越多。中国实际上并不是“地大物博”,而是资源匮乏,人口压力大。分流一部分人出去,可以缓解国内压力,还能到世界各地争夺地盘,说不定过几百年后,华裔要在全世界几十个国家做总统。都缩在自家窝里面,有什么出息?


怀疑探索者


昨天在央视体育节目里观看世界杯女子体操决赛时听到主持人介绍一个美国队里华裔女子时称其为亚裔女孩,(那女孩子其实是华族女孩,中国脸女子)我觉得她这一提法非常值得所有中国媒体和媒体人借鉴。因为我非常反感中国人报道移民国外的中国后裔为华人。每当听到看到听到“华人”时,那是拿中国的脸去贴“华人”的屁股罢了,因为这些“华人”与中国大众无关,所以称“华人”为亚裔最恰当。因为他们只跟亚裔有关,而跟中国无关。多半移民的原中国人都有一个趋利唯利是图的野心。白岩松说,为祖国做贡献的都是中国老百姓而不是那些从中国移民出去的假洋鬼子。


金狗如虎


在美国一般看到中裔的官员尽量绕着走。中裔一般为了获得白人上司的信任,对国人特别的狠,而且因为自卑感,以为人人都看不起他。记得留学第一次办签证就是碰到中裔的签证官,在记录上居然说我看不起她,要所有的签证官拒签。反而是一位白人签证官告诉我缘由,认为可笑,并且放行。


事实与真实


就是华人也分很多圈子。说广东话的一个圈子。说普通话大陆人的一个圈子,台湾同胞一个圈子,华人教会一个圈子……我表哥孩子在国外出生的,大学毕业,建筑工程师,工作、生活自由自在,没有什么种族歧视,但大部分业余生活交际圈还是停留在说广东话香港、东南亚教会的那个圈子,找女朋友也那个圈子里找。朋友聚会对话是英语夹着广东话来回切换。除了工作或政治,干嘛要跑到洋人、黑人圈子里求欢迎?他普通话结结巴巴,我广东话也听着费劲,一起根本不自由自在,如果不是亲戚也互不求接纳了。


墨佬姥


听说西方也是分阶层的。什么精英阶层什么平民?什么唐人街什么中国人街?这些地方的存在必定是有它的原因的。很早以前我就认识的。作为中国人,应该生存在自己的文化圈子里。我的同学不相信。举家去了新西兰。刚开始充满了新鲜感。之后就没有之后了。经常回到国内来找感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