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從維熙:他的作品反映了沉重的歷史,但透出一絲光亮

10月29日上午,著名作家從維熙在北京去世,享年86歲。

從維熙出生於1933年,河北玉田人,年輕時曾任教師,後任北京日報記者、編輯。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他的主要作品包括中篇小說《大牆下的紅玉蘭》《遠去的白帆》《風淚眼》,長篇小說《北國草》,長篇紀實文學《走向混沌》等。

對於文學,從維熙一生抱有熱忱:“我必須把它寫出來,對歷史,對良心負責,也對中國這一代知識分子負責,讓他們留下自己的聲音。”

纪念|从维熙:他的作品反映了沉重的历史,但透出一丝光亮

《大牆下的紅玉蘭》手稿樣書封面 圖片來源:周立民

與巴金的不解之緣

《大牆下的紅玉蘭》是從維熙的代表作之一,當時發表於《收穫》。從維熙曾給《收穫》撰文回憶,之所以選擇將手稿寄給《收穫》,是因為當時耳聞到巴金將主持《收穫》復刊的工作。“我從青少年時代就熟讀了巴老的《家》《春》《秋》等系列作品,在我潛在的感悟中,巴老在文壇中不是作家中追風之柳絮,而是一棵有文膽良知端莊的梧桐。”

事後,從維熙得知,最終敢於拍板,讓其最終發表的正是巴金。《收穫》副總編鐘紅明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大牆下的紅玉蘭》發表後產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後來在《文藝報》舉行小說評獎時,這篇小說獲得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從維熙的作品可以說是新時期文學作品的代表作,表達了面對挫折和正視歷史的勇氣。”鍾紅明說。

巴金故居常務副館長周立民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在巴金誕辰55週年紀念日上,從維熙曾來到上海的巴金故居參觀,當場嚎啕大哭,可見他對巴金的知遇之恩念念不忘。“作為不同時代的中國作家,巴金和從維熙都以真誠的心態來感染讀者,他們的文字中都充滿感情。巴老寫了《隨想錄》,叢玉璽寫了回憶錄,他們面對歷史,都有深深的反思。”

周立民認為,在《大牆下的紅玉蘭》發表之前,從維熙和巴金之間並無私交。“在巴金的主導下,《收穫》曾發表許多有爭議的作品,那一代青年作家和巴老都有文學上的交往,這就是文學精神的傳承。在巴金的一生中,他一直在肯定青年作家的創作,甚至當他們遭受質疑和批判時,也會挺身而出為他們說話。如果打一個形象的比喻,巴金就像當時文壇的一棵大樹,很多青年作家都受到了庇護。”

他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就在一個月前,巴金故居經過李輝先生的同意,拿到《大牆下的紅玉蘭》手稿,就在一天前剛印好了樣書,準備送給病中的從維熙,沒想到,沒能趕上他的最後一面,“這是一生的遺憾。”

敢於表達的性情中人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陳子善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從維熙是新時期文學起步時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也屬於“傷痕文學”的一部分,“他的思想很開放,對港臺的文學交流做出很大的貢獻;同時,他是一個現實主義作家,堅持文學就要反映生活,在寫作中表達了真誠的感情。”

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陳思和對澎湃新聞記者回憶,即便遇到挫折的從維熙,內心依舊很美。“在生活最困頓的時候,他也不忘給太太寫情書,感動了很多人。”

“作為在新時期文學影響如此巨大的作家,從維熙是淡泊名利的。這幾年他的社會活動非常少,我很欣賞他內心深處的清靜,他的作品很沉重,但是文字很美。儘管敘述的是沉重的歷史,但不是很陰暗,也不渾濁,能從歷史的沉重中發掘一絲光亮,這對於當今的寫作者來說,是對照和反思。”周立民表示。“他也是一個性情中人,很有正義感,敢於承擔也敢於表達。”

《收穫》主編程永新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最近《收穫》正在整理他所有發表的作品。“我從大學時開始看他的作品,在印象中,他的寫作很誠懇,也不玩弄形式,用文學來表達內心真實的所思所想,用文字確立其在思想解放上的意義,對後來的文學發展,包括尋根文學、先鋒文學等產生了影響。”

作家李輝在回憶性散文《我與老從》中提到,老從與他是忘年交。“他很願意聽我說,因為他知道我是愛護他的。有時候,他會給我打電話抱怨文章發不出來。我就勸他,跟著時代走,做有意義的事,沒意思的事不做。”

“老從的好處就是能拿得起,放得下。他也是一位很幸運的作家,能寫出很好的作品。”李輝寫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