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阿里巴巴和京東不採用對方的物流戰略?

傷心往憶



這次雙十一,算是苦了商家,要麼天貓要麼京東,本本分分賺個錢就這麼困難。好不容易遇見一個可以帶貨走量的淘集集,資金鍊還斷掉了......2019,做生意的人太難了......



首先不論你是否承認,阿里巴巴和京東其實本質上還是一家電商為主的企業,營收和主要業務都來自於電商這一塊。但是阿里與京東,其實是兩個理念不同的企業。京東你可以理解成想把沃爾瑪的模式搬到網上來的一個企業;阿里巴巴你可以理解成一家數據平臺企業。

光是從營收來看,你就能夠發現一些端倪。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就是,京東每年的營收其實是要高於阿里巴巴的,但是每年的利潤跟阿里巴巴相比差了十萬八千里,甚至前面幾年一直都是虧損的狀態。為什麼?因為核心的電商業務,阿里是作為平臺存在的,各種C端和B端賣家入駐開店,淘寶只是作為資源整合和信息分發,順便承擔支付擔保的中間商,所以淘寶的營收計算是每一筆交易背後給到平臺的收入;但是京東打著自營電商的旗號,大多數商品都在自己倉庫當中,所以賣一件商品,京東就把商品售價算到了自己的營收裡面。

很多人說京東其實一直在模仿阿里,實際上不叫模仿,只不過是戰略上的貼緊。早期京東做自營模式,核心無非就是兩塊:一塊是確保商品本身的質量,另一塊是可以確保送貨的時效。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差異,才使得京東能夠另外豎起一片戰場。但是隨著淘寶自身的優化,京東方面最後也出現了B端入駐的口子。實際上京東金融,不就是貼著螞蟻金服在做麼?京東配送,不就是貼著菜鳥網絡在做麼?京東雲,不就是貼著阿里雲在做麼?京東到家,不就是現在阿里的淘鮮達麼?電商的盈利模式,其實兩家都是一樣的道路。

目前京東與阿里的差距,企業理念來說,阿里一直是一家數據企業,現在還加入了影業、媒體、體育娛樂這些產業,核心就是要從多維度來抓取用戶的數據,做到信息的精準分發,這個故事足夠大,所以阿里的市值是京東的5倍;京東更像是一個勤勤懇懇的農夫,什麼都想要自己來做,電商要做自營,倉庫要自己修,物流要自己建,希望自己努力賺錢來養活自己。



那麼很多人都在說,為啥京東就不能開放一點呢?為啥就不能夠轉型做平臺呢?只能說這個東西一個人不想做,一個人甩不掉。

京東物流很快的訣竅,一個是全國主要城市鋪設了大倉,部分城市鋪設了小倉,這樣一來覆蓋網可以確保商品可以在24小時內送到用戶的手中;另一個是京東快遞員自營,都是自己的員工,更利於管理,服務當然要比外包好很多。實際上目前京東倉庫裡面,有京東官方自營的貨物(京東自己花錢買下來的),也有商家租用京東的倉庫存放的貨物(方便京東配送)。

但是,京東這樣的模式,帶來的副作用顯而易見就是這艘巨輪太重了,全國十幾萬配送團隊,一方面投入高昂的人力成本去維護這些勞動力;一方面又要確保運費價格不能太貴,否則消費者也不會買單;同時還要確保配送的質量和時效(京尊達這種加十塊錢,美女西裝革履,戴個白手套給你送貨過來)。這也是京東一直虧損的原因。

有這樣一個血淋淋的例子在這裡,阿里巴巴還有興趣自建物流體系麼?直接把四通一達集合起來做不就好了......配送或許沒有京東快速,但是我們便宜啊。更何況目前在一二線城市,阿里還是通過自建倉庫,搭建配送團隊,與蘇寧資源共享,還是實現了部分商品24小時內到貨的服務。至於三四線城市,提高快遞質量也沒用,你24小時內送到,人家拼多多3折預售7天發貨,你覺得你是消費者選誰?


實際上與其說是阿里巴巴,不如說京東物流這樣的發展模式和速度,最應該慌的是順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