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中國歷史--第三章 東周(周安王:吳起變法失敗)

周安王:吳起變法失敗

周安王姬驕(公元前?~前376年),為周威烈王之子,威烈王死後繼位。在位二十六年,在位時封齊國大夫田和為齊侯,是謂“田氏代齊”。

姬驕在位期間,齊相田和在公元前391年將齊國國君康公放逐到海上,只留下一城之地作為他的食邑,田和成為齊國實際上的國君。公元前386年,姬驕封田和為齊侯,正式將他列為諸侯。這標誌著齊國的新興的封建勢力取代了舊勢力。

當時,楚國國君是悼王,他於公元前382年任用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衛國人吳起進行變法。吳起整頓吏治,加強中央集權,改善財政,增加軍事力量。這有力地打擊了舊貴族,使楚國迅速強大起來,南平百越,北滅陳、蔡等國,又大敗魏國。但是,第二年楚悼王死去後,仇視變法的舊貴族發動叛亂,用亂箭射死了吳起,廢除了新政,使楚國的社會發展受到嚴重的阻礙,致使地大物博的楚國沒有能發展成為統一六國的力量,最終為秦國所攻滅。

田氏代齊

西周初年,周王朝封呂尚於齊地建立了齊國。春秋末,呂氏政權被田氏所取代,從此,齊國的主人由姜姓呂氏演化成媯姓田氏。史稱“田氏代齊”。

田氏代呂氏的時期,中國正處在奴隸制向封建制轉化的歷史階段。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建立了三個封建制國家,繼而於公元前386年齊國田和列為諸侯,廢呂氏最後一位國君齊康公呂貸。代表新興地主階級的田氏完全控制了齊國政權,完成了齊國由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大轉變。因此田氏代齊不僅是齊國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國由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這一歷史大變革中的一件大事。

吳起變法

春秋中期以後,晉國在以“盡滅群公子”、“滅公族”等手段打擊國君近親勢力、加強國君權力時,楚國才開始任用公子執政。公子執政的初期,確實起到了強化王權的作用。但這實際是一種落後的任人唯親的制度,其結果形成了王權旁落、大臣太重、封君太重的弊病。

戰國初期,楚國民不聊生,餓殍遍野,楚聲王竟至為“盜”所殺。而此時北方三晉正在興起,國力強大,對楚步步緊逼,楚國處於一種十分困窘的境地。

在楚國內憂外困之時,中原的政治家吳起從魏國來到楚國。楚悼王素聞吳起賢能,公元前382年,楚悼王任命吳起為令尹,主持變法。吳起變法,從打擊大貴族入手。變法的內容散見於典籍中,歸納如下:

一、均爵平祿。楚國爵祿是世襲的,即先輩如有功受爵祿,後代子孫雖無功,亦可承襲享有爵祿;而後來一些在戰爭中立大功者卻無爵祿,極大地傷害了將士的積極性。

另外,吳起要取消世襲的封君、世襲的爵祿,用從封君那裡得到的爵祿去奉養經過挑選的有功將士。

二、廢除無用、無能的官職,剝奪王室貴族的威權,使他們不能徇私情,因私廢公。削減無用的開支,以獎勵真正為國出力報效的戰鬥之士。

三、春秋至戰國時期,楚國用武力滅掉許多國家,開濮地、伐楊粵等,得到了廣大領土,但都未及開發。吳起責令楚國一些與王室關係疏遠的貴族到僻遠的地方去開發,這是一種新的拓土殖民形式。

楚悼王付吳起以國政,言聽計從,顯示了對吳起的信任和變革的決心。同時,吳起可算是一個無畏的改革家。

吳起變法,旨在富國強兵。變法的內容是消滅世卿世祿制,任用賢能,因此這又是一次打擊世襲貴族政治經濟特權的運動。吳起變法打擊了楚國大貴族既得的政治經濟利益,遭到大貴族的激烈反對。楚之貴族皆欲害吳起。楚國官員皆楚王室宗支,決不許異姓插足。吳起作為一個外諸侯國的異姓人,躋身於楚上層貴族之間,依靠楚悼王的信任,打擊大貴族特權和利益,所遇到的阻力之大,反對之烈,是可想而知的。

新法行之期年,楚悼王死去。在楚悼王的靈堂上,楚國貴戚大臣作亂而共攻吳起。吳起跑到楚悼王的屍體下躲藏,貴族射殺了吳起,也射中了王屍。根據楚國之法:“麗兵於王屍者,盡加重罪,逮三族。”群臣射王屍者,盡當其罪,因而被夷宗者七十餘家。但變法也因楚悼王和吳起的死而受到挫折。

吳起的變法使楚國國力強盛,他以戰略家的眼光,向南擴展疆域,使江南歸入楚國勢力範圍。吳起變法雖然失敗,但變法卻在楚國貴族政治中激起了巨大的波瀾。吳起變法所採取的各項措施在楚國的政治生活留下了深刻的影響,吳起變法促進了楚國貴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轉化。

看懂中國歷史--第三章 東周(周安王:吳起變法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