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為何不喜歡八賢王?

t815856169


愛新覺羅·胤禩是清聖祖康熙帝第八子,生性聰慧,天賦極高,就連雍正也說他“論其才具操守,諸大臣無出其右者”,甚至承認自己的才力也只是“能與相當”。就是在待人處事上也比其他阿哥強很多,可為什麼這位眾口稱讚的八賢王卻沒有贏得康熙的喜愛呢?


胤禩的生母是衛氏,胤禩自小聰慧,待人隨和,在剛懂事的時候,康熙就讓胤禩隨駕出巡。這在當時諸多的皇子中是很少見的殊榮,康熙37年第一次分封皇子,胤禩17歲即被封為貝勒,是當時封爵皇子中最年輕的,可見康熙早年對這個八兒子並不討厭,甚至是有些偏愛的,那麼是什麼原因讓康熙對這位賢王越來越忌憚,越來越討厭了呢?

八爺黨勢大犯了帝王大忌

康熙47年,太子胤礽在做了28年的太子之後被廢。諸位皇子為奪嫡之戰已經白熱化。甚至發生了兄弟不和,相互中傷的局面,首先跳出來的是皇長子,皇長子胤褆以自己身為長子又立有軍功的理由主動請求康熙立自己為太子,被康熙大罵了一統。隨後胤褆看自己沒有希望,自作聰明地舉薦皇八子胤禩,引起了康熙的猜疑,認為他們私下有陰謀,將胤禩也罵了一通。



康熙為了平息太子之爭,於是召集大臣,讓大臣們推舉皇位繼承人,令他想不到的是,眾大臣居然聯名推舉八阿哥胤禩為皇太子,康熙表面不動聲色,實則內心忌憚不已。他看重八阿哥是一回事,而眾大臣看重他又是另一回事,畢竟,此刻做皇上的還是康熙,並非八阿哥胤禩,而大臣們對胤禩的擁戴,顯然犯了帝王大忌。無可奈何之下,康熙只好復立太子胤礽來做擋箭牌,政治嗅覺敏銳的康熙對胤禩結黨營私的行為深惡痛絕,最為關鍵的是八阿哥在朝中的威望和私黨勢力已經威脅到自己的權威,在康熙看來,這無疑是一次示威,甚至是一次逼宮,導致胤禩在他心裡的形象大損。

八賢王昏招頻出引火上身

康熙五十一年太子再度被廢。八王黨”紛紛欣喜若狂,在八阿哥看來,父皇的決定等於宣佈三年前復立胤礽是錯誤之舉,而自己因被眾大臣保舉反而被連累,也應該到平反之日了,被喜悅衝昏了頭腦的老八悄悄跑到康熙那裡,假裝誠惶誠恐地說:“要是大臣們再推舉我的話我情願臥病不起。”胤禩的真實意思是無非是說,當年保舉我的大臣是對的,我才是眾望所歸的太子人選,說名老實話,老八的這個詭秘舉動和當年大阿哥胤褆愚蠢之舉何其類似。結果康熙當場就斥責道:“爾不過一貝勒,何得奏此越分之語?以此試朕乎?爾以貝勒之身,存此越分之想,探視朕躬,妄行陳奏,豈非大奸大邪乎?!”胤禩碰了一鼻子灰自討沒趣,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假仁義引康熙反感

康熙在臨死之前說,胤禩處處學朕,卻又學的不像,朕是以寬仁之人,胤禩是以寬仁收買人心,可見在其眼中,八阿哥太柔懦,太會籠絡人心,根本就是假仁假義。譬如康熙五十年其生母良妃衛氏去世,八阿哥極其悲痛,祭奠也極其豐厚,而且八阿哥“百日後仍用人扶掖而行,並一直在家供奉其母妃容像,但是康熙指責他是在“沽取孝名”,因為有人舉報他背後偷偷的酗酒。而且 “扶掖而行”也是九阿哥胤禟出的鬼主意。



而正是以上種種原因,導致父子倆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大,對這位賢王越來越不待見。


寂寂無人


康熙的八阿哥胤祀折節下士,溫潤儒雅,受到了大臣們的普遍讚譽,被譽為“八賢王”。康熙早期的時候,對於胤祀是非常喜愛的,許多重要的任務也都交給了他。但是後來胤祀謀劃太子的位置太明顯,因此被康熙所厭惡,甚至是深惡痛絕。而康熙不喜歡這個兒子的理由,大體有以下3點。

母親出身低微

胤祀的母親良妃出身低微,出身於辛者庫,屬於包衣奴才的一種。按照清朝的制度,良妃生胤祀時沒有資格撫養胤祀,送到了大阿哥胤褆母親惠妃那裡撫養。後來太子胤礽被廢之後,康熙讓大臣舉薦新的太子,但當大臣舉薦胤祀的時候,康熙卻直接拒絕:“其母亦微賤,宜別舉”。這其實只是康熙找的一個藉口罷了,但卻是讓人無法反駁的一個藉口。

怕老婆,受嶽樂牽連

胤祀的福晉是嶽樂的外甥女,嶽樂是努爾哈赤的孫子,本來在平定三藩的過程中立了大功。但是在康熙39年時,此時已經死去的嶽樂受到打擊報復,諡號被剝奪,親王爵位降為郡王。而且恰巧胤祀又對福晉有些懼怕,康熙對這事十分在意,“胤祀又受制於妻,妻為安郡王嶽樂甥,嫉妒行惡,是以胤祀尚未生子。”古時候怕老婆是很不光彩的事,何況還是一位皇子。康熙把這件事說出來,可以說是直接在打胤祀的臉了。

謀劃太子位置太明顯

胤祀謀劃太子的行為太明顯,引起了康熙的警覺。因為清朝從建國之後,還沒有形成固定的立太子的制度,康熙想要在自己手裡完成這件事。但現在胤祀卻妄圖通過自己的力量影響太子人選,這是一代雄主康熙皇帝所不能容忍的。而在這個過程中,有兩件事特別引起了康熙反感。

相士張明德妖言惑眾。太子胤礽被廢之後,胤祀為了營造自己當太子的輿論,卻是出了一個昏招,胤祀竟然妄圖借一個相士來為自己營造聲勢,說胤祀日後必定大貴(會當皇上)。這個事情傳到康熙耳裡後,張明德被凌遲處死,胤祀的貝勒爵位也被剝奪。也是從這裡開始,康熙對胤祀開始厭惡,並逐漸疏遠。康熙看待胤祀,也戴上了有色眼鏡。太子只能皇帝立,任何想要觸碰皇權威嚴的人,都不會被康熙容許。

八阿哥胤祀結黨自固。皇子胤禟、胤俄、胤禵,大臣阿靈阿、鄂倫岱、揆敘等人,都依附在胤祀周圍。而康熙對於朋黨,一直是深惡痛絕。後來胤祀藉機打擊報復非同黨之人,還想博取虛名,把康熙對臣子的恩澤據為己有。這是康熙很難忍受的,甚至放出了話:“如果誰再稱讚胤祀,殺無赦”。後來康熙十分喜歡的十四阿哥胤禵給胤祀辯解,氣得康熙都要拿刀砍胤禵。從康熙的這些言詞和行為中,我們可以看出,胤祀已經徹底失去了康熙的歡心。康熙認為胤祀是假仁假義,甚至要把胤祀索拿起來,交議政處審理。

綜上所述,康熙並不是一開始就不喜歡這個兒子。胤祀被稱為“八賢王”,身上自然是有可取之處。但是後來隨著太子被廢,胤祀鑽營太子的位置太過扎眼。康熙認為胤祀結黨自固,已經威脅到了自己的君權,所以才大力斥責胤祀,甚至是深惡痛絕。這也是千古以來皇帝的心病:“我可以給,但你能老惦記!”

而且康熙一直以來,自認為可以媲美漢武、唐宗,但這兩個偉大的皇帝都曾逼得太子起兵造反,這些太子最終結局也是身敗死亡。康熙本來自以為,能在這一點上超過漢武帝和唐太宗,但最終的結果也是廢除太子。胤祀往這個槍口上撞,直接觸碰到康熙的忌諱,自然不被康熙喜歡。

史料參考:《清史稿》。


飛熊說歷史


康熙作為一代聖君,對孩子的感情是很深的,晚年奪嫡之爭如此厲害,他對孩子們也沒有像唐玄宗和乾隆那樣逼死孩子,而只是圈禁。但他對八王胤禩憎惡無比,這是為什麼呢?

1、八王胤禩的母親出身低賤

在古代母以子貴,子以母貴。八王胤禩的母親出身實在底下,是辛者庫的傭人,估計康熙對自己的一時衝動也是很後悔。偏偏胤禩又喜歡政治活動,不自量其低賤的出身。在講究尊卑有序綱常倫理的古代,不管你多麼努力,嫡出和庶出差別實在太大,大家看看《紅樓夢》中的賈寶玉和賈環就知道了。三國時袁術說庶出的袁紹是他袁家的家奴。清朝很多大員儘管自己做了大官,因為母親庶出,在家中的地位還是低下的。

2、八王胤禩市恩沽譽

八王胤禩喜歡平日裡小恩小惠給予人,沽名釣譽,市恩求報。八賢王的美名不是憑空而來的,是胤禩自己追求的結果,身居高位想要施恩與人是非常容易的,有許多事情做出來可能有利於朝廷社稷。但是對別人好而僅僅為了博得眾人對自己的交口讚譽,就是別有用心了。“眾譽之,必察焉!”康熙作為一代聖主,對於這些小伎倆小把戲難道不是心知肚明嗎?胤禩這樣做,只會招來厭惡。

3、八王胤禩結黨營私

不甘寂寞的八王,因為擁有聰明才智,當然不甘心在奪嫡之爭中作壁上觀,而是積極參與其中。“齊桓公正而不譎,晉文公譎而不正。”老八胤禩沒有可靠有實力的外戚人員幫助,只要憑藉自己的努力。在資源不是很充足的時候,只要採取一些不光明的手段,雖然有人替他背黑鍋,誰是主謀,誰是從犯,明眼人一眼就看見。廢太子後,康熙讓眾人舉薦,舉薦八爺的滿朝風雨,把康熙都驚訝到了。隱隱的一個小朝廷勢力,康熙豈能容忍。

4、畫虎不成反類犬

和珅學習乾隆的書法,博得乾隆的好感,乾隆也喜歡嘉慶這樣的乖孩子,稍微有個性的都被乾隆嚇傻嚇死了。“學我者死,類我者生。”八爺胤禩處處學習康熙的仁慈,不知道康熙的寬政導致的問題與弊端,已經嚴重影響到國家社稷的穩定。“殷雖舊邦,其命維新。”只有改革康熙的弊政,才能有利於國家社稷的長久穩固。漢武帝晚年認識到弊端而安排了後事,同樣是雄才大略的康熙難道會“我死後哪管他洪水滔天”嗎?他也一定會做出利於社稷穩固的決定。所以,八王胤禩不是康熙的菜。


文史哲趣味談


八爺處處學康熙的仁義,殊不知康熙以仁義治人,而八爺是以仁義收買人心,這也就成了假仁假義和虛偽。決定了他事事學康熙,卻處處學的不倫不類。而且八爺愛虛華,少誠實,不能紮實苦幹。大清要是由他即位,只能延續康熙後期的窮和吏治腐敗,一發不可收拾。


浩浩和湯湯


八阿哥胤禩自幼聰慧深受康熙的喜愛,但在康熙一廢太子時,張明德相面說八阿哥有儲君之相觸犯了康熙帝的忌諱,還有後來送給康熙死鷹的事情,都讓康熙帝對這個兒子日漸厭惡。

愛新覺羅·胤禩,康熙帝第八子。胤禩聰慧,通曉人情世故,待人親切隨和。自幼和幾個皇兄一起讀書不落下風,騎術精湛,深得皇帝喜愛。康熙帝多次指派胤禩處理政務,曾幫裕親王料理廣善庫,重建東嶽廟等事宜。

由於皇十八子病逝時,太子種種荒唐行徑,康熙一怒之下廢棄太子。恰這時皇長子胤禔覬覦儲君之意被康熙發覺,大加斥責。胤禔見自己無望就推薦八阿哥說相人張明德為八阿哥相面看出老八日後必定富貴,可以殺掉胤礽改立老八。康熙聽後非常生氣,對八阿哥胤禩也有了戒心。

後來雖然證明八阿哥與這件事無關,但康熙逐漸發現胤禩在朝廷中擁護者眾多。以佟國維、馬齊、阿靈阿等為首的重臣都聯名保奏胤禩為儲君,讓康熙開始忌憚。

康熙五十三年,八阿哥送給康熙一對老鷹,不知什麼原因鷹送到康熙手上時已經奄奄一息。康熙勃然大怒,認為這是胤禩在詛咒自己,斥責胤禩,差點斷絕父子關係。


歷史影像記錄


康熙是一代雄主,一代雄主有一個特點,就是不喜和自己一樣的人。比如野心很大,城府很深,拉幫結夥,吹牛拍馬這些人。一代雄主對選接班人很重視,要考慮多種因素,尤其重視的是品行,而不是一些外在的能力。而且他們的疑心都很大,只有性格仁厚,深藏不露人才會得到他們的青睞。在他們的面前,往往越是表現,越是極其爭取的人,反而會被他們反感。八阿哥沒有掌握這個規律,所以適得其反。


李不亂


別人眼中的八賢王在他眼裡卻不賢。

帝王者唯我獨尊也,八賢王拉幫結派,朝廷到處都是他的人馬而且還與太子對著幹,這些難逃皇帝法眼。太子既然是接班人肯定皇帝也有意培養他,反太子就是反皇帝呀,誰也不希望自己死後朝廷裡邊結黨營私而且太子能不能順利接班是個大問題,弄不好血雨腥風,這對大清也是元氣大傷是不利的。

再說了皇帝是boss,其他人都是皇帝的員工甚至是奴才。他並不需要另一個小老闆!

總之於公於私都不能容忍八賢王。


雷哥講古今


一、拉幫結派,搞山頭主義、小圈子,任人唯親,貪汙腐敗。康熙深知明朝實亡於黨爭。犯了康熙忌諱。

二、威脅皇權,勢力龐大,朝堂之上,諸位大臣唯其馬首是瞻。

三、處處學康熙,卻又學不像。可能康熙不喜歡這種虛偽,沽名釣譽的人吧!


東坡的故事


稍微瞭解清朝歷史的人都知道,康熙年間的“九子之嫡”是很殘酷的。當時太子兩次被廢,使得其他皇子紛紛產生了取代太子的念頭,並最終引發了一場奪嫡之爭,而笑到最後的,不是人緣最好的八阿哥胤禩,而是行事低調的四阿哥胤禛。事實上,八阿哥胤禩不僅在眾阿哥中人緣很好,平時也頗受康熙的器重,為什麼最終卻沒能成為皇儲呢?

其實八阿哥早就應該想到,自己從出生就註定很難繼承皇位,只不過他本人有一定的野心,不願乖乖認命,再加上太子兩次被廢,給了他新的希望,才讓他在這場皇位爭奪戰中越陷越深。

首先,八阿哥的出身使得他這輩子很難與皇位有關係。在康熙時期,皇帝還是按照嫡長子繼承製來立皇儲的。再加上康熙和皇后的感情很深厚,理所當然就會立當時的嫡長子胤礽為太子的。這就是為什麼胤礽在被廢了一次後,還能重新被立為太子的原因,儘管他犯錯,被廢,但是在康熙心中,嫡長子的地位依然比其他皇子更高。

可惜胤礽實在是個扶不起的阿斗,在兩次被廢后,康熙不得不從其他皇子當中去挑選合適的皇儲人選。而在這一層,四阿哥和十四阿哥仍然比八阿哥有優勢,因為四阿哥和十四阿哥都是當時的德妃烏雅氏所生,而烏雅氏在三妃之一,頗受康熙寵愛。而八阿哥的母親良妃卻只是辛者庫出身,也就是一個洗衣服的宮女。而八阿哥出生後,因為良妃地位卑微,八阿哥也只能交給別的娘娘撫養,由此可見,單論出身,八阿哥是不在康熙的考慮範圍內的。

好在八阿哥胤禩是個很聰明的人,為人也頗為穩重,因此長大後漸漸就受到康熙的重用。康熙曾經放手讓八阿哥管理內務府的事情,而胤禩也做得很穩當。他不僅做事細心,而且很擅長交際。當時的九阿哥、十阿哥,甚至是與四阿哥一母同胞的十四阿哥都反而跟八阿哥走得更近。

與皇子交好無疑會增加自己奪嫡的勝算,但八阿哥不知道,他的優勢在康熙眼裡,反而成了劣勢。康熙十幾歲的時候就敢生擒鰲拜,即使後來年老了,仍有很高的政治警覺性,他也是從皇子走到皇帝的,又怎會不知道八阿哥的小算盤呢。只是,皇子越和八阿哥交好,康熙反而會不放心胤禩。

其實更讓康熙防備八阿哥的地方在於,八阿哥不僅在皇子中有著極好的人緣,私底下也結交了很多大臣,而皇帝還在位時皇子就和大臣結黨營私,無疑會成為皇帝的心病。在胤礽兩次被廢后,八阿哥就有點坐不住了,他不僅開始高調做事,還頻頻讓大臣去向康熙建議立自己為皇儲。在太子第一次被廢時,康熙舉行了一次簡單的會議,讓大家推舉心中合適的太子人選,沒想到幾位朝中重臣就像商量好了一樣,一致推選了八阿哥為太子。

雖然這個決定最終被康熙否決了,但同時也讓康熙對八阿哥起了疑心,他覺得今天八阿哥可以讓大臣聯合起來推舉他為太子,也許接下來就敢聯合大臣推翻自己。至此,康熙雖然繼續重用八阿哥,但是已經將他排除在皇儲人選之外了。




Breakupthemaster


他是康熙的第八個兒子,也是當時九龍奪嫡的主要人員。只不過他的命不怎麼好,最後敗給了雍正。為什麼說他的命不怎麼好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原因吧。

先來說一下他的母親良妃,對於這個女人呢,當時的康熙還是很喜歡她的。在這件事上,還有一個例子,能體現出這一點。在當時啊,只有她一個人被封為了妃子。從這件事上呢,就可以看出,他母親還是比較受寵的。她的出身也是非常不好的,來自於當時的辛者庫。也就是幹雜活的地方,倒垃圾什麼的,比較苦的一份工作。但是就這樣的一個出身,還能收到單獨的加封,收到這樣的寵愛,也是相當不可思議的。在被封妃不久之後,也就生下了一個兒子,也就是今天的主人公胤禩。他從小就比較聰明,父親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經常提問檢查他們的功課,他每次的表現都是非常突出的,父親因此非常喜歡他。

對於這麼喜愛的一個兒子來說,在加封的時候,也是比較靠前的。父親在第一分封皇子的時候,他就得到了封號,在當時的那群人裡,他的年齡是最小的。他長大之後,父親也是比較看好他,首先讓他幫著福全處理一些廣善庫的事,後來安排他做了內務府總管。這個部門呢,就是管理皇家的大小事務的,官職是正二品。在最開始的時候,父親在眾多皇子中,還是比較喜歡他,看好他的。但是到了後來,越來越不喜歡他了,還經常的責罵他。這其中的原因,也是非常簡單的,主要還是後來的爭奪位置的問題,實在是太嚴重了。在這個事件的最開始的時候,大家認為最適合繼承皇位的,就是他。然而成了他,受到討厭的開始。

當時處於太子之位的是胤礽,為什麼會讓父親,有了廢了他的想法呢。這主要的原因還是,當時的父親年齡比較大了。太子的權勢又一天天的超過了他,讓父親覺得自己受到了威脅。也是有些忌憚的心思,所以說才有了這樣的想法。實際上這樣想,真的是比較荒唐的。有一次,他們一家人出去打獵。比較巧的是,十八阿哥去世了。父親看到太子的臉色,沒有任何傷心的表情。他就要想了,自己的弟弟去世,都這麼淡定,一點都不傷心。拿不準自己去世的時候,他也會是這樣的。肯定是在想,這個老頭子怎麼還不去世,自己好做皇帝啊。這還不是最根本的原因,主要是當時太子偷看他在做什麼。對於這件事上,讓他下定了決心,要把這個太子廢了。

這件事情解決了,但是在繼承的問題上,還是需要考慮的。本來他就害怕兒子麼的權力超過自己,就在這樣的局勢下,沒眼力勁的胤禩蹦出來了。他的為人還是不錯的,待人謙遜有禮,對什麼人都比較尊重。他有幾個弟弟,也是比較支持他的,再加上他正人君子的作風,讓大臣們也是非常喜歡,紛紛的支持他。所以先前的太子,被廢了之後,大臣們就跑去給他說好話,希望把他立為太子。但是這一切在父親眼裡,覺得他有意拉攏朝中的大臣,有不好的想法。所以始終,不願意立他為太子。到了後來大臣們聽說皇帝,有了復立太子的想法之後。是非常著急的,所以都前來請求立他為太子。對於這件事呢,父親非常的生氣。

在這之前呢,失去繼承資格的大阿哥,也為他說了好說。說他之前有個相士說過他,是個大富大貴的人。父親聽到這話之後,就更加不高興了,這是在詛咒自己趕緊死嗎。再加上大臣們的極力推薦,更是讓皇帝受不了了。就因為這樣,當時他還被關了起來。後來雖然被放了出來,但是他和父親的關係也是徹底的完蛋了。經過這一件件的事之後,他便永遠的失去了資格。最後雍正坐上皇帝之後,他便被看押起來。過了不久後,就去世了。對於他的遭遇也是太悲催了,或許說他並不是聰明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