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別給上大學無用論忽悠

◢最近,坊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說:如果大家認為上大學是唯一出路,孩子也這麼認為,那問題就大了。

◢我不認同這種觀點。認為這是上大學無用論,希望引起人們的警惕!

警惕,別給上大學無用論忽悠

■一,大學生就業難是事實。但不上大學,就入不了那個“圈兒”,連個就業的機會都沒有。

司空見慣的現象是:水洩不通的人才市場人頭攢動,招搖過市的招聘單位挨桌搭案,笑容滿面招聘人只對名牌重點大學生微笑。泱泱普通院校大學生成了暖水的魚兒一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三番五次不受錄用。美其名曰:“學歷不符合崗位。”六個字:大學生就業難。

因為你只是個大學生不夠的,你最好是“211”“985”,(其實,這類學校的學生“皇帝女兒不愁嫁”。我村就有兩位這樣的學生,大三未完就被某省政府和中興公司“預訂”了。如今都坐到了高層的位置。)起碼你得冠以“京”字牌,壓底線也得是本科生,二三本就勉強了。否則你就沒資格入“圈子”,入不了“圈子”,還有“出路”在那裡!

另闢蹊徑吧,當兵,大學生年齡放寬,優撫待遇是高中生的N倍;編制內招教、招工、招幹,簡章明碼“專科及以上學歷”,操作中,本科生簡歷摞成了山,光是碩士都3一5個年次“招”不完;過去說農村幹部任職文化水平要求低,如今競選村支書、村主任不是大專學歷就受不待見。還有,應聘個普工、保安員,高學歷也比低學歷吃香!

人生於世,誰都想過自己想要的日子。但沒有大學文憑,無疑癩蛤蟆想吃天鵝肉!

框框條條在那擺著,你不夠格就入不了“圈兒”,你入不了圍,只能臨淵慕魚了。

●事實告訴人們:只有上大學才有出路,不上大學,出路就“問題大了”。

■二,“高職”也是大學,差別是客觀存在的。

高職是高等職業大學的簡稱。上高職也就是上大學。高職生也就是大學生,不必推導論證,也不要誤解。這就是“上大學是唯一出路”的證據!

據說現在的教改,要5:5或6:4的讓高中生上職高。要學習西歐先進經驗,培養國家急需的高技術人材,推動經濟快速發展。說白了就是“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

教改是頂層設計,我們只有適應的份兒!只是這高職院校行嗎?教育質量成嗎?產學研通嗎?師資中嗎?學生有競爭力嗎?

一般情況是,這些院校多是些殿後的,師資不咋地兒一一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名。有龍有仙的學校會改為高職!餘外就是技術學校的升級版!

即使以後這些條件都到位了,高職生本就是擠下了獨木橋的,即使就業也被人戴有色眼鏡看。

●但畢竟是高職院校的“大學生”,才能分這一杯羨,如果連高職大學都不上,你說出路在哪裡?那麼“如果都認為上大學是唯一出路話,問題就大了”不是罔顧事實嗎?

警惕,別給上大學無用論忽悠

■三,“企業家、老闆、經理普遍學歷低”是過去式,今天“系統全升級了”。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鄉鎮工業及沿海經濟騰起,確實出現了不少的低學歷廠長經理和老闆,就連當時的縣局級幹部大多都是中專生,大學生省地級都不夠用。蓋因那時教育滯後,人均受教育時間不足2年,大學學歷此率2.2/萬人。中專中師生自然成了香餑餑,“認個糧米票就能當老闆”。

如今呢,人均教育年限為13.7,大學生一抓一大把。不少的大學生遊弋待業,你還指望不上大學當老闆?不覺滑稽可笑!

置身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潮流,各類金融機構開閘放水,你看下海踏浪弄潮兒有一個不是大學生?更別說鄭重其事的創業基金,貼息貸款,你沒有大學文憑,再紮實的高中生也不給你開口子。

單位招人,哪個不要大學本科對口,過去初中生大可當白領,眼下全日制本科以上學歷就卡住你了,哭天愴地也枉然。

●你說不上大學行嗎?不僅大人要明白上大學是唯一出路,連學生也必須明白這一點,不然問題就真的大了!

■四,不上大學連農民市民都難做,第三產業能容人也喜歡高學歷。

隨著美麗鄉村建設,振興計劃實施推進,“三農”翻天覆地大變化是必然的。既變化就不是因循守舊抱缺守殘。許多新的戰略佈局,措施實現以及結構調整,前端科技,農產品加工增值,電商營銷,產品配送等等,都需要有相當文化水平的人來進行,初中已顯淺薄,高中也遜色,唯大學生才能掌控。今後的職業農民,新新類農民全要有大學生來擔任。

城市也一樣,互聯網十,物聯網,大數據業已登堂入二至,流淌大街小巷,全民教育水漲船高,傳統的敲敲打打早已打包雜物間了。新技術新知識,新設備新器械鋪天蓋地,不上大學你還想操控?看看身邊事,新品迭出的智能手機,老年人愣沒有小青年玩得溜,除卻手腦靈活差異外,學問的階級“辨你是雌雄”!

看來,只有上大學才行!再看今天的大學校比上世紀的高中學校都多,2020要普及十二年教育了。都要上大學的時侯你不上大學,你就是新時代的睜眼瞎,十足的智障!

第三產業是GDP的重要支柱,也是吸納就業的大池子,更是神侃們吹噓不上大學也有出路的出路,甚至瓦著肚子叫嚷:來吧,這裡也有你的人生精彩!

吹塵撣灰地看,這些叫嚷者都是高學歷,且都不是第三產業出身!其用意何在,不是忽悠人嗎?

更不可否認的是,高檔寫字樓,星級酒店,咖啡屋,編程男,營銷員及維修業,無不是大學生的舞臺。因為學歷高者易入行,且適應快易創入有錢賺。高中學歷絕對沒有競爭力。在勞動光榮,做第三產業也能致富的今天,還是先上大學再就業好一一磨刀不誤砍柴工的。正如多數人都開小車了,你還弄個二八型自行車拼命軲輪,不入流了。

●所以,想在第三產業異軍突起,上不上大學見分曉。在知識爆炸學歷看漲的當下,你還聽“上大學不是唯一出路”的野雞叫,就別想有睡好覺!

■五,上大學不只是知識提升,還有無形的人生資源。

馬雲創立了電商帝國,他一路坎坷而成功世人敬佩。不忘初心的講,應當得益於他上的那所大學,有幸那四十個同學好友對份子,肝膽相照;才能夠漫步海外捕捉機遇;國內展業一飛沖天。愚以為,倘若馬雲三次不中偃旗息鼓,肯定淹沒人間無聲響,不會有今日頤指氣使。若不上大學,就沒有那看折騰,定不顯其絕頂聰明,自然也不會有那天文數字的外資投入,也就沒有今天的馬雲。

因此大學是一定要上的!不歷大學風雨,斷無有精彩人生彩虹的。

同時要看清上大學是一項人生歷練。經這滄海,才有智商、情商,素質、風度、能力,社交、人脈資源儲備的難見桑田,才有厚積薄發的一飛沖天!

前些年,我的侄子填報志願犯了難,拿不準報省內還是省外,報省外是可以上規格高點兒學校的。後來諮詢老師與校友,都建議報省內。說是省內同學多,便於互相關照。如今看來是完全正確的,我侄子與他的同學混得都不錯。

▲借事喻理,上大學就是人脈資源無形儲備。封建社會講朝中無人難做官,只有寒窗苦讀,金榜題名,才能一朝得第家運逆襲或沉冤昭雪。新社會,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社會層級基本固化,識字班學員也能吃皇糧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一個世代農耕子弟想出農門,一個普通市民子女、工人之弟要躍龍門,不靠上大學,沒有別的出路!

●所以,越是底層的,普通人家,越要堅定把上大學當作唯一出路。不要被上大學無用論給忽悠了。

警惕,別給上大學無用論忽悠

▲結束語:坊間的話含意幾何,我只領會是上大學無用論。這不利於提高全民素質教育的發展,有必要予以澄清。

社會主義教育是分階段推進的。建國70年,我們前30年掃除文盲,發展了基礎教育,成績是空前的;近40年,我們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發展了中學及高等教育,才有了今天的成績教育輝煌。國家擬定明年普及高中教育,無疑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佈署。作為中國公民,只有乘勢而為才是。既普及高中,更要上好大學。只有上好大學,才能全面提高國民素質,才能更接近於偉大的中國夢,你我的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