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將在《三國志》篇幅最長的是姜維,排在姜維後的這個人並不出名

說起蜀國的武將,可能大部分人張口就來關張馬黃趙,演義中的五虎大將名垂千古。五虎大將之後,還有哪些武將呢?在《蜀書》中的罪臣傳中還有三位耳熟能詳的大將劉封,李嚴和魏延,也都是猛將。

但是在《三國志》這本惜字如金的史書中,這些人篇幅都非常的短,事蹟也就列出幾個比較著名的事蹟。很多名將如黃忠,趙雲,只有小小的一段,黃忠斬夏侯淵這樣重要的事蹟也就用了兩句話,四十五個字。

蜀將在《三國志》篇幅最長的是姜維,排在姜維後的這個人並不出名

建安二十四年,於漢中定軍山擊夏侯淵。淵眾甚精,忠推鋒必進,勸率士卒,金鼓振天,歡聲動谷,一戰斬淵,淵軍大敗

黃忠傳全文也不過二百多字,趙雲傳全文四百多字,即使是五虎將之首的關二爺也才一千一百多字。也或許是因為時間相對遠一點不好找資料,但是在其他野史中這些人物的形象還是比較豐滿的,說沒有資料肯定是不可能的,只是陳壽選擇性刪除了。

在《三國志》所立傳的蜀國武將中,篇幅最長的是姜維,姜維作為蜀大將軍,後期一直是蜀國的一號人物,而且是跟魏國交戰的將領,為中原人所熟知,事蹟也眾多,他的傳篇幅長並不奇怪。而在姜維之後,這個不知名的將軍,卻列蜀國武將篇幅第二!

此人為張嶷,張嶷傳全文一千六百多字,在武將中僅次於姜維的二千一百多字。

蜀將在《三國志》篇幅最長的是姜維,排在姜維後的這個人並不出名

張嶷的事蹟從劉備入蜀之際開始記錄,當時的張嶷還只是蜀地巴郡下一個小縣的功曹,就是輔佐縣令的那麼一個官,感覺跟師爺差不多。山賊打到縣裡,縣令棄家而逃,張嶷卻不顧生死,保著縣令的夫人逃了出來,因此知名於巴郡。也因為這件事,張嶷才認識了當地許多名人大官,被他們推崇,也有了升官的政治資本。

之後《三國志》就敘述了張嶷設計擒殺山賊;得重病後有朋友傾盡家財為他治病等等這些小事。按理說《三國志》這樣的史書,應該省去這麼多細節部分,而以一句話帶過,如“居職有功,人心皆附”類似的話,但是偏偏寫的很詳細。

蜀將在《三國志》篇幅最長的是姜維,排在姜維後的這個人並不出名

張嶷也因為在職有功,被拜為牙門將(趙雲也曾任此官)。在諸葛亮北伐時,南蠻部分地區反叛,張嶷跟隨馬忠去鎮壓有功。後來,南蠻反覆多次為亂,張嶷就一直駐守在越巂郡,長達十五年,保證了越巂的安穩,也打通了越巂通往成都的道路,深得當地少數民族的擁戴。所以張嶷在安撫外族的方法上非常有心得,算是個有特殊技能的將軍,為蜀國安定後方做出了重要貢獻。相比於其他的將領的北伐方面的碌碌無為,張嶷無疑是成功的。《三國志》在張嶷鎮守南蠻的這段時間裡還詳細述說了張嶷是怎麼對付外族,怎麼收復人心,臨走的時候,當地人都捨不得他走,甚至有些人跟著他到了成都都不肯走。

民夷戀慕,扶轂泣涕,過旄牛邑,邑君襁負來迎,及追尋至蜀郡界,其督相率隨嶷朝貢者百餘人。

回到成都以後,張嶷趕上了姜維北伐。當時張嶷已經很老了,身患風溼病,經常疼痛難忍。但是仍然豪言要為國家出力。《三國志》裴松之注裡面有一段張嶷向後主劉禪辭行的一段話,非常感人:

臣當值聖明,受恩過量,加以疾病在身,常恐一朝隕沒,辜負榮遇。天不違願,得豫戎事。若涼州克定,臣為藩表守將;若有未捷,殺身以報。

張嶷渴望為國家出力,忘卻生死,如果成功願意為蜀國鎮守邊疆,如果失敗則願身死戰場!最後張嶷在這次北伐中,親自前線作戰,死於陣中。

蜀將在《三國志》篇幅最長的是姜維,排在姜維後的這個人並不出名

張嶷這個名字在《三國演義》後期我們經常會看到,但是相比於前期的將領,張嶷就太不知名了。張嶷一生的官職也不是很高,只是一個蕩寇將軍,屬於雜號將軍,這麼一個雜號將軍卻讓陳壽費了如此多的筆墨,真是奇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