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業月入2萬被鄙視:發展副業,你需要知道這3件事

副業月入2萬被鄙視:發展副業,你需要知道這3件事


小蘇剛進公司沒多久便躋身斜槓的大流中,雖然收入不錯,但他本職工作一塌糊塗,同事們替他解決“爛攤子”已是家常便飯。

久而久之,積累了很多不滿,工作也絲毫沒有起色,老闆看在眼裡,在轉正考核時便辭退了他。

根據智聯招聘《2019職場人年中盤點報告》數據顯示,上半年8.2%的職場人士擁有斜槓收入。隨著平臺經濟的發展,工作越來越不受限於空間和時間,有個主業謀生,再兼顧一項興趣賺取零花錢,已逐漸成為職場人嚮往的生活方式。

發展副業能讓賺錢能力多元化,但副業“用力過猛”可能會讓你得不償失。如何適度發展副業才不被人“鄙視”?這是身在“副業圍城”內外的你,需要深思的問題。

副業“用力過猛”,

可能會面臨什麼問題?

1、主業摸魚,本末倒置

一個合格的斜槓青年,能夠在把持穩定主業的同時,能兼顧好副業。但目前更多人是“兩棲”,而非斜槓。所謂職業的兩棲人群,就是不滿意單一的職業模式,通過多向發展、追求多元化職業模式的職場人。

芳芳白天在公司做電商運營,晚上接小項目出創意視頻。有時項目緊急,生生熬夜到凌晨三四點,第二天起早拖著疲憊身體去上班,導致白天的工作錯漏百出。

沒過多久,芳芳的主業工作漸漸被轉交給別人,工資縮水,年底績效也沒著落。得了副業的小錢,失了主業的大錢,苦不堪言。

過於專注副業而耽誤本職工作,實為不明智。主業還沒顧好,便想副業四面開花,本末倒置很可能最後會賠了夫人又折兵,十分不划算。

2、長期發展受限,成為“半灌水青年”

目前很多職場人,特別是初入職場的青年,將很多的心血放在由愛好發展而成的副業上,想希望主業和愛好並進,但其實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在職場進階過程中,本職工作不具有專業性,堅持的愛好又毫無亮點,隨著時間的推移,只有兩種結果:一是停滯不前,三五年主業副業仍是不溫不火;二是需要很長的一個沉澱期才能看到好的效果,但這比集中精力只做一件事的人,要耗損更多的時間。

初入職場,各種資質相對來說沒有那麼成熟,又將大量的精力五五分發展本職與副業的話,那很大可能兩者都會“半罐水”狀態,最後變成專長不精,愛好不顯,導致自己的長期職業規劃受阻,遲遲不前。

3、遭人嫉妒,成為眾矢之的

Jack發展自己的副業已經大半年的時間了,除了本職工作以外,他成為了一些公眾號的簽約作者,有了相當穩定的稿費,小日子過得很是滋潤。

一段時間後,Jack開始有點得意過頭了,在同事面前炫耀自己副業的才能,吹噓自己靠副業每個月輕鬆賺到額外收入,與同事交談的言辭中總是透露著自己高人一等。一段時間後,同事們都在背後談論且愈發嫌棄他。

其實,發展副業本沒有錯,但不看時機和對象就與人訴衷腸,這顯然踩中了職場的雷區。在職場最忌過於鋒芒畢露,做事兒都得張弛有度。

該如何平衡主業和副業?


1、主次分明,二八原則

所謂二八原則,即巴萊託定律:用80%的時間做能帶來最高回報的事情,而用20%的時間做其他事情。意思就是在職場中,分清楚主次,把時間花在最有生產力的地方。

公司一位十分有實力的服裝設計師,運營有個人公眾號,每週末都會分享一些文章,與大家討論關於流行趨勢、時尚元素等內容。

她會從眾多評論中獲得很多消費者的想法,得到一些設計方向與靈感,總是能從恰到好處的角度設計出精巧的細節。不僅在公司頗受老闆重視,晉升之途一片光明,自己運營的賬號也開始有了廣告收入,實在是一舉兩得。

副業發展比較好的人,其實大多數都是本職工作上同樣比較優秀的人,他們擁有專業的技能,在此基礎上想要得到更好的提升空間,秉著主次分明的態度為自己挖掘出更多的機會。

真正聰明的職場人,會將自己大部分精力以一種“創業”的心態去對待自己的本職工作,剩餘的時間通過發展副業來提高自己的主業技能,主次分明去實現最有效的自我增值。

2、摒棄“備胎思維”,將一件事做到極致

法國著名作家莫泊桑談到自己的生活,他說“我一天當中唯一做的事就是寫作,我過去的夢想是寫作,未來的計劃是寫作,我最擅長的事就是寫作。”他之所以有如此成就,是因為將精力全都集中寫作上,將寫作做到極致。

小海在作為運動視頻自媒體人,之前在一家互聯網公司上班,業餘時間愛好健身,所以對健身這方面頗有研究。

自從他在平臺上上傳自己的健身乾貨視頻後,逐漸積累越來越多的粉絲,最後直接辭掉互聯網的工作,在家潛心研究新媒體運營。

三個月後,他成為了圈子裡小有名氣的運動博主,併成立了自己的運動小品牌,擁有廣告和銷售的雙收益。

開始副業,換個角度來說也是一個職業規劃的策略,也就是你的職業Plan B。但在你的水準還沒能駕馭多重身份時,需要摒棄主業與副業並行的想法,杜絕丟了本職工作還有副業可以撐著的“備胎思維”。

一件事兒想要做好,必定不能各處蜻蜓點水。不論何時,當有一定的積累後,副業收入超出你的主業,並且副業的經營趨於穩定或將會有更好的前景,建議果斷放棄主業直接轉換,一心致力於副業,去發現更好的可能。

3、注重“職場邊界感”

哲學家叔本華曾說:“人就像寒冬裡的刺蝟,互相靠得太近,會覺得刺痛;彼此離得太遠,卻又會感覺寒冷;人是必須保持適當的距離過活”。這在職場中也十分適用。

剛上班不久小徐待每位同事如閨蜜一樣,自己的生活瑣事、情感生活都跟同事分享。但沒多久,她發覺同事經常拿這些事當做玩笑,還在背後議論紛紛。

對於發展副業的人來說,更是要注重同事之間“邊界感”,不必對自己在發展副業的事上句句坦誠,避免不看時機、場合與對象就與人分享。

把握住這兩點,便不會陷入副業“窘境”,喪失職場邊界感。懂得職場中同事之間的“邊界”,才不會引來猜忌,產生不必要的麻煩。

避免“副業用力過猛”,學會用正確的方式找到多重身份中的最佳角色,才能挖掘到自己的秘密金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