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紀把東方智慧傳遍西方的,竟然是一位日本哲人

本文作者為《鈴木大拙中國哲學小講》中文版譯者吾久樂。

在二十世紀把東方智慧傳遍西方的,竟然是一位日本哲人。

正如李小龍將武術帶向全世界一樣,鈴木大拙幾乎以一己之力使禪成為在歐美家喻戶曉的名詞。

在20世纪把东方智慧传遍西方的,竟然是一位日本哲人

△鈴木大拙

十九世紀末,一個日本青年鈴木大拙坐海輪,到太平洋彼岸的美國,傳去了日本式的禪學,他用英文寫了不少弘揚禪宗的著作,使歐美人對這種東方智慧入了迷。

鈴木大拙原名貞太郎,名字中的貞來自《易經》中的“元亨利貞”,生於日本金澤市,禪宗在這個地區已興盛多年。鈴木五歲時,父親與哥哥相繼去世,這讓他從小對人生有了不同尋常的參悟。21歲時,鈴木大拙到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哲學科學習,同時跟隨著名的禪師今北洪川學禪,今北洪川遷化後,又拜宗演為師,得賜法名“大拙”。

在20世纪把东方智慧传遍西方的,竟然是一位日本哲人
在20世纪把东方智慧传遍西方的,竟然是一位日本哲人

△位於日本金澤市的鈴木大拙紀念館

1893年,世界宗教會議在芝加哥召開,鈴木大拙為赴會的宗演翻譯了演說稿。美國學者卡洛斯驚訝於這個年輕人對佛學的深刻認識與對英文的嫻熟把握,於是邀請鈴木大拙到美國編輯佛學書籍。1897年2月,鈴木大拙離開橫濱,經過十二個晝夜的航行,到達大洋彼岸,在美國一住就是十幾年。從此以後,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鈴木大拙以英文寫作和通俗演講,在歐美贏得了極高的聲譽以及“世界禪者”的美稱,並得到榮格、海德格爾和湯因比等重要思想家極大推崇。

在20世纪把东方智慧传遍西方的,竟然是一位日本哲人

△鈴木大拙像

中國人很早就知道鈴木大拙的名字。1916年和1934年,他先後兩次來到中國進行實地考察,與中國學術界和佛教界的人士如魯迅、胡適、蔣夢麟、湯用彤、太虛等都有過直接接觸,他曾根據自己在中國瞭解的情況寫成《支那佛教印象記》長文,此文後來被譯成中文發表。

鈴木大拙這個名字真正開始在中國變得遐邇所聞則要到20世紀80年代,其著作先後被翻譯出版,《禪與心理分析》《禪學入門》都是其名著之一,但是那些被翻譯出來的還只是三十二卷之巨的“鈴木大拙全集”中的一小部分而已,中國人對於鈴木大拙的瞭解也還遠遠不夠充分,但這也在當時成就了一波不小的鈴木大拙熱。

在20世纪把东方智慧传遍西方的,竟然是一位日本哲人

△魯迅與鈴木大拙

在20世纪把东方智慧传遍西方的,竟然是一位日本哲人

△鈴木大拙與“論敵”胡適

在20世纪把东方智慧传遍西方的,竟然是一位日本哲人

△在上海內山完造寓所前魯迅與日本鈴木大拙等人合影

鈴木大拙很高壽,活了96歲(1870—1966),因此持續地對世界發生影響。“二戰”以後,“垮掉的一代”和嬉皮士運動的代表人物金斯堡、凱魯亞克等人都是狂熱的禪宗愛好者,而他們手上拿著的正是鈴木大拙的論著。21世紀到來後,鈴木大拙仍在發揮影響力:他的再傳弟子喬布斯發明了蘋果電腦和iPhone手機,極簡主義“蘋果禪”的風光一時無兩。

在西方人眼中,西方長期在“基督教與科學技術的扭曲”下生活,禪宗代表了東方關於精神自由的智慧,因此從更寬泛的意義上而言,鈴木大拙所負擔的不僅是對禪的傳道,更是把東方智慧傳達給西方人,“偉大的智者鈴木大拙,他的富有魅力、充滿生命力的作品,應當時西方人的新的福音書” ,西方文明能否生存下去,“最終取決於我們採納東方神秘主義某些‘陰’的態度的能力,要有體驗統一自然和協調生活的藝術。”

在20世纪把东方智慧传遍西方的,竟然是一位日本哲人

△鈴木大拙用禪影響了東西方世界

因此鈴木大拙的著作也不限於禪學,而是旁及中國那神思飛揚的哲學世界,在中國積貧積弱的二十世紀初,多少中國知識人都對自家文化喪失了信心,鼓吹全盤西化,鈴木大拙卻深信“中國那浩如煙海的思想寶藏造福全世界的時代必定會到來”,由此可見這是一位多麼清醒的智者。

A Brief History of Early Chinese Philosophy(原名為《中國早期哲學簡史》),便是鈴木大拙眾多未能讓中國讀者一睹真容的中國哲學作品之一,寫於他四十歲左右。

在20世纪把东方智慧传遍西方的,竟然是一位日本哲人
在20世纪把东方智慧传遍西方的,竟然是一位日本哲人在20世纪把东方智慧传遍西方的,竟然是一位日本哲人

△《鈴木大拙中國哲學小講》實拍

從這本薄薄的小書可以看出,鈴木大拙不愧具有大師級的深入淺出之概括力。他僅用了不到十萬字,就從哲學、倫理學和宗教三個面向,勾勒出中國思想史中流光溢彩的發軔階段所產生的思想激盪,儒家的孔子、孟子與荀子,道家的老子、莊子與列子,以至於楊朱、墨子,一群璀若繁星的哲學家們躍然紙上,把中國早期哲學的發展與特色梳理得清清楚楚,其中很多觀點發前人所未發。鈴木大拙的視角既具有浸淫中國思想日久的那種熟稔度,同時又跳脫出來,不至於一葉障目,能站在比較哲學之高度,來分析它,反省它。

在20世纪把东方智慧传遍西方的,竟然是一位日本哲人
在20世纪把东方智慧传遍西方的,竟然是一位日本哲人

△《鈴木大拙中國哲學小講》內封

本書的寫作早於馮友蘭那部大筆如椽的《中國哲學簡史》,胡適1927年寫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論文《先秦名學史》(The Development of Logical Method in Ancient China)時就對該書有過數次引用,前有《鈴木大拙中國哲學小講》,後有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都是用英文寫就,二書交相輝映,皆成一代經典。

在20世纪把东方智慧传遍西方的,竟然是一位日本哲人

《中國哲學簡史》

作 者:馮友蘭 著 塗又光 譯

東方的“聖經”,

讓中國人反思當下,找到人生之根。

在20世纪把东方智慧传遍西方的,竟然是一位日本哲人

《論語新注新譯》

作 者:(日)鈴木大拙 著 吾久樂 譯

“世界禪者”鈴木大拙的中國哲學史,

中文譯本問世,

與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二星輝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