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劉備、袁紹對待那些投降諸侯的方式,就決定了他們能走多遠

三國時代,朝廷勢微,全天下大大小小的諸侯有數十個,可謂是諸侯林立。一些實力比較弱小的諸侯為了自己的生存,總會選擇一些大的諸侯進行投靠,或者在戰事不利的情況向對方投降。

曹操、劉備、袁紹對待那些投降諸侯的方式,就決定了他們能走多遠

劉備

那些對於那麼已經投靠或歸降的一方諸侯,這些大的諸侯是怎麼處理他們的呢?

1.肯定不能殺了他們。小諸侯實力雖小,但終究有一批忠誠的下屬和一塊地盤,為了收降這些下屬,整合這些地盤,必須善待投降的諸侯王,其下屬才會安心效力,整合這些地盤才能更加順利。殺了他們的話,反而會激起其下屬的反感甚至反叛。

2.短期內不能重用他們。這些人畢竟曾經是一方諸侯,重用他們會使他們的權力過大,可能會重燃爭雄之心,到時甚至可能會再次起兵造反,這樣的事情在歷史上是多次重演的。

3.一定要加強對他們的監視。這些諸侯王畢竟擁有一定的威望,即便他們自己沒有異心,但也容易被別人教唆或利用,並由此產生一系列的麻煩。

曹操、劉備、袁紹對待那些投降諸侯的方式,就決定了他們能走多遠

袁紹

那麼,對於這些已經歸降的諸侯王,最好的處理方式都是給他們封個沒有實權的高官或爵位,將其軟禁在後方,再慢慢收降其下屬,消化其地盤。時間長了,如果這些諸侯王沒有異動,自然一輩子無憂無慮,一旦有異動,則斬草除根。

三國時代,袁紹、曹操、劉備等人在爭雄天下的時候都曾擊敗對方,迫使對方投降。例如袁紹奪取冀州迫降韓馥,曹操接受劉琮、張繡的投降,劉備迫降劉璋等。那麼袁紹、曹操、劉備是怎麼對待這些投降的人呢?

曹操、劉備、袁紹對待那些投降諸侯的方式,就決定了他們能走多遠

曹操

袁紹一仗未打,韓馥便舉冀州而降。袁紹在接管冀州後封韓馥為奮武將軍,但沒給任何官屬和士兵。後來袁紹任命與韓馥有仇的朱漢為都官從事。朱漢為報復韓馥,竟凌辱韓馥的兒子。雖然袁紹處死了朱漢,但韓馥仍然畏懼而逃跑,後來因害怕袁紹而自殺。韓馥在投降後,袁紹連表面上的一些待遇都不會給,甚至不能保障韓馥的安全。如果韓馥能提前知道結局的話,那他當初肯定死戰不降,袁紹能不能拿下冀州就不一定了。韓馥投降袁紹竟落個性命不保的下場,難怪公孫瓚在易京戰敗後寧願自殺也不投降袁紹,黑山張燕和袁紹打了10幾年的仗,卻投了曹操。

曹操、劉備、袁紹對待那些投降諸侯的方式,就決定了他們能走多遠

袁紹

曹操對待投降的諸侯是非常溫和的。劉表之子劉琮在獻荊州投降之後,被曹操封為青州刺史,後遷諫議大夫,封列侯,當然這些官職和爵位是沒有實權的。張繡獻上宛城投降,被曹操封為揚武將軍,隨軍出征,立下有功,升為破羌將軍。不過,張繡雖得到任用,卻始終無法進入曹操軍團的核心,這也表明曹操只會在一定程度上任用他,但不會重用他。黑山軍領袖張燕投降曹操,被曹操封為安國亭侯,率兵鎮守鄴城,此生再也沒有出戰的機會。

劉備在接受劉璋的投降後,把劉璋遷至荊州公安,並把財物和振威將軍印信歸還劉璋,這是把劉璋放在後方好好圈養。

曹操、劉備、袁紹對待那些投降諸侯的方式,就決定了他們能走多遠

劉備

從袁紹、曹操、劉備對待這些投降的諸侯王的方式來看,袁紹的做法跟過河拆橋沒有什麼區別。劉備最多也只能善待投降的諸侯王,曹操則會根據實際情況在採取一定的防範的基礎上,會在某種程度上任用這些諸侯王。

黑山軍張燕在袁紹和曹操中選擇了曹操,就是因為看透了袁紹這種性格。張燕和袁紹打了10幾年仗,即便是在最艱苦的時候也沒有投降袁紹,因為知道他與袁紹已結仇,就算舉兵投降,袁紹也不會放過他,所以才會選擇投降曹操。

漢中張魯也曾面臨投降曹操和投降劉備的抉擇,張魯說:“寧為曹公作奴,不為劉備上客!”,最終張魯選擇了曹操。張魯沒什麼爭雄的野心,只想發展他的五斗米教。他深知投降劉備的話,劉備肯定會把他遷到成都圈養,投降曹操的話,曹操可能會對他有防備,但仍然會允許他發展五斗米教。

曹操、劉備、袁紹對待那些投降諸侯的方式,就決定了他們能走多遠

曹操

袁紹、曹操、劉備對待這些投降的諸侯王的方式也決定了他們能走多遠。曹操雖然沒能統一全國,但至少統一了我國北方,為強大魏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劉備在益州建立蜀國,實力雖不如魏國,也算是偏安一隅了。袁紹則被曹操擊敗,湮滅於歷史長河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