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焦慮:為什麼我把孩子送到了最好的學校,他卻還是如此平庸

聽說過這樣一句調侃:國內所有知名的國際學校、私立中小學,家長們的共同點不是有錢,就是特別有錢。

我供職的上家公司的老闆,就是屬於特別有錢的那類。

獨生兒子上學,就讀的都是“精英階層”們選擇的國際學校,按他的話說,他的家族不缺錢,但是很缺高學歷。

可讓他鬱悶的是,進了最好的學校,也託關係進了最好的班級,但孩子的成績還是沒有起色,各方面的表現仍然平庸。

他認為,花大價錢買了好教育,孩子不該只收獲這個分數和能力。

但是他沒有弄明白,“教育”二字,包含著“教”與“育”。

換句話說:老師傳授知識,家長養育孩子。

父母的焦慮:為什麼我把孩子送到了最好的學校,他卻還是如此平庸

教育若只靠老師,那就真的是耽誤孩子

很多家長以為把孩子送進學校,對於孩子的教育就可以全部仰仗老師了。

“你這個臭脾氣,老師是怎麼教的?”

“你怎麼這麼坐不住,你們老師沒有教你坐有坐相嗎?”

很多家長理直氣壯地訓斥著孩子,因為在他們的認知裡,我花錢把孩子送進了學校,從學校出來的不說是品學兼優,至少你得佔一樣吧。

其實不然,為什麼同樣的班級、同樣的老師,孩子的表現卻不一樣呢?

因為教育孩子這件事不能單靠老師

有些教育,老師真的是無能為力。

老師不能保證你孩子良好的品行,給不了你孩子良好的習慣,也給不了你孩子讀書的興趣,更給不了你孩子長久的幸福感。

這些話,雖然很殘酷,但很中肯,孩子成長的每一步,都需要家長的參與。

要想讓孩子在學習上優秀,當然要靠學校老師教。

但孩子成績的高低、言行的得體,家庭的重要性遠遠超過學校。

就算孩子上課時聽得再認真,回到家裡卻完全不學習,那又有什麼用呢?

學霸不是天生的,每一個學霸的背後,都有一個給力的家庭。

學霸的父母不一定就是高學歷、能力有多強,但是,他們能給學霸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圍和成長環境。

父母的焦慮:為什麼我把孩子送到了最好的學校,他卻還是如此平庸

教書的是老師,但育人的一定是父母

俞敏洪曾說過:“家庭是複印機,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如果複印件出了問題,那麼我們一定要回溯到原件上去找問題”。

父母的一言一行,好的壞的,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

一個好的老師,能夠影響孩子的,只有那三五年,但家長的影響力卻是一輩子的。

在孩子成長的點滴的過程中,父母要捨得投入精力、學會樂於擔當。

父母更需要通過自己的言行影響孩子,成為孩子的榜樣。

你怎麼說孩子不一定能聽,但你怎麼做,孩子一定能看到。

要知道,家長的言傳身教,比學校的教育和孩子的自我約束更有用。

有了老師的教,家長的育,教育才完整。

父母的焦慮:為什麼我把孩子送到了最好的學校,他卻還是如此平庸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才是父母最重要的事業

為了工作,你可以先不管孩子,說等他大些再說吧。

為了掙錢,你可以先放任孩子,說等他懂事了再說吧。

但等他大了、懂事了時,你才發現,你掙的那點錢,根本不夠他揮霍。

孩子需要父母陪伴的時間就短短十來年,能力和習慣的培養必須要在孩子尚小時予以重視。

而這些,都不是老師能做的。

你必須要知道,你的孩子只是老師眾多學生中的一個,但你是孩子世界裡的唯一,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遠是你最重要的事業。

孩子比你想象中成長得更快,有些東西再不教就來不及了。

中國有句老話:慣子如殺子。

父母慣孩子,不忍心讓孩子受罪,不捨得讓孩子吃苦,孩子就越不中用。

養育孩子,不僅僅是讓孩子吃飽穿暖,更重要的是能夠引導他今後的人生。

父母的焦慮:為什麼我把孩子送到了最好的學校,他卻還是如此平庸

沒有完美的家長,也沒有完美的老師

教育,從來就不應該是一件孤軍奮戰的事。

老師與家長都有同一個目標,就是教育孩子成才。

家長支持老師,不護短,教育才有力量。

老師管教學生,不姑息,孩子才有未來。

在這個世界上,盼著孩子學好、盼著孩子成才的,除了父母,或許就只有老師了。

家長和老師的互相信任,才能共同成就。

沒有完美的家長,也沒有完美的老師,只有家校配合才能教育出最優秀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