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教授:"不幸的孩子"往往來自這5種家庭,希望其中沒有你

清華教授:"不幸的孩子"往往來自這5種家庭,希望你其中沒有你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良好的發展,所以他們會非常重視孩子能力和專業的培養。

但事實上,一個孩子將來是否會成功,走什麼樣的道路並不取決於他掌握了多少知識。

或者,有多強的專業能力,其實,家庭環境是影響孩子生活的最重要的因素。

然而,許多家長並沒有意識到他們的家庭氣氛有問題。

清華教授指出,這五個家庭的子女是非常"不幸"的,還不知道有沒有中的家長應該往下看,看看你家是否存在這些情況。

下面提到的五種家庭是對孩子造成不幸和最大傷害的根本原因!

清華教授:

1、愛爭吵的家庭

在寶媽我的小區裡,有一對小夫妻住在我的樓下,她們還有一個大約五歲的女兒。

根據這種情況看,這樣一個三口之家是很幸福的,但這兩個人每隔兩天就要爭吵一次,好幾次讓整個小區都知道了。

記得有一次吵架,男人喊著從三樓跳下來,妻子沒有多大的反應,但卻嚇得孩子抽搐地哭了起來。

清華教授:

其實,小小的爭吵還是可以的,但如果你發出很大的聲音,孩子就會受傷。

不管矛盾有多深,有什麼是不能通過交流解決的?

一家人出現意見不一致時,無辜的孩子是最受傷的。

你要知道,經常吵架的父母不僅會讓孩子在任何時候都感到緊張。

而且也不利於他們產生安全感,還很容易培養出一種懦弱的性格。

當他們遇到此類情況時,就會知難而退,這對他們的成長是有害的,沒有任何好處。

清華教授:

2、缺少父愛

一項發表在"美國父母保健雜誌"上的調查顯示,很多14歲以下的兒童患有"父親缺乏症",如果缺乏父愛,就會變得易怒和沮喪。

從古至今,家庭分工變化不大。

但很多直男認為,照顧孩子是女人所做的事,男人只要掙錢養家就行了。

事實上,這種觀念中是存在誤解的,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的愛都是不可或缺的。

母親教導孩子主要是愛和情感,而父親則把安全感傳授給孩子,教他們承擔責任。

沒有父親的管教,女孩子就會極度渴望愛情,常常被異性的花言巧語所感動,容易被欺騙。

另一方面,男孩會變得膽小自卑,在人際交往中遇到不可逾越的障礙,經常受到別人的欺負。

照顧孩子不僅僅是母親的事,在教育孩子的路上,父親必須參與其中!

清華教授:

3、母親過於強勢

在我們單位,有一個大姐大,我們叫他李姐。

李姐有一個10歲的女兒,她從小就非常嚴格地照顧女兒。

所以她的女兒每天不是在上學,就是在補課的路上。

李姐脾氣暴躁,總是恨她的丈夫,因為她覺得,老公當廚師賺的錢少了,所以她經常對丈夫說教,臉色也不好看。

女兒過去常常看到母親的強勢,偶爾也會看到傷心無助和懦弱的父親,面對這種家庭氛圍,女兒的內心是非常的絕望的。

這個孩子生活的"很難",她的成績總是排在第一位,每次都很高興把成績單交給母親,但只是換來一句話:別驕傲,下次試著成為全年級第一。

清華教授:

可能是李姐太用力了,或者家裡的氣氛太差了,孩子變得越來越緊張,直到有一次考試失敗,她完全爆發了。

看著考試結果,孩子已經不高興了,吃不了飯,睡不著覺,好像繩子緊了似的突然斷了。

從那以後,她的成績直線下降,情緒也變得敏感和脆弱,後來,據說他輟學了。

一個強勢的母親就足以看出這對家庭有多大的破壞性。

俗話說,當你娶了一個好妻子時,好妻子可以富三代。

作為女性,我們也許要去保護自己,要外表嚴肅,但當我們回家時,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摘下面具,與丈夫和孩子交談,而不是命令他們做事。

清華教授:

4、父親不參加孩子成長

"兒子,這個月我給你付了生活費,你必須努力學習。"

對這樣的話是不是很熟悉,是的,這是留守兒童經常聽到的話。

古人常說:父母在,不遠行,然而,直到今天,這個觀念已經被顛倒了。

我想說的是,孩子在,不遠行,因為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

如今,許多農村的父母為了謀生而選擇外出打工,把一到兩歲的孩子留給他們的爺爺奶奶。

即使老年人愛他們的孫輩,但不能否認的是,孩子也需要父母的愛。

經常看到那些遺留下來的孩子,衣服不太乾淨,連精美的鞋子都沒有。

性格上也比較極端,有的非常內向,有的很叛逆,這是因為父母沒有給他們安全感,也沒有給他們很好的指導,最終造成的結果。

所以,無論生活多麼艱難,都應該照顧好自己的孩子。

清華教授:

5、打罵孩子的家庭

之前看了一個青少年犯罪的新聞,那些孩子在鏡頭前說的話,也讓人聽了感到心痛。

他們說,他們年輕的時候,父母喜歡責罵自己是豬腦子和浪費糧食,當他們聽到這些時,就覺得自己根本不值得活下去。

當成年人說到這些則罵人的話時,成年人也會很傷心,更不要說心理容忍能力薄弱的孩子了。

回想一下,是不是當孩子們犯錯誤時,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責罵他們,而不是安慰他們。

一些教授做了幾組研究,發現大多數不受父母尊重的孩子成績差,人際交往能力差,身體健康比同齡的孩子差!

清華教授:

身為寶媽的我認為,教育孩子是我們的使命。

每一個父母都有責任引導孩子健康成長,而不是把他們推向萬惡深淵。

多一點耐心,多一點尊重,多一點家庭的溫暖,就能讓你的孩子們快樂地成長。

你們覺得還有哪些家庭情況會讓孩子感到不幸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