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告訴你:父母經常做這些事,培養出來的孩子成績更優秀

教育其實是一種科學,更是一種社會的概率學科,作為現代家庭的家長們,要學會從數據中尋找出一般規律,去找到實現的最大可能性,從而生成對孩子最好的結果。

今天就來通過大數據來研究一下,什麼樣的家庭能夠培養出學習更好更優秀的孩子,通過這些共同點來改進我們現在的教育方式,看看那些優秀的家庭都做了什麼樣的事情。

中國教育科學院曾經對北京,黑龍江,江西,山東和四川五個省市的兩萬名家長和他們的孩子進行了家庭教育相關調查。

調查結果現實,家庭教育中的無形隱形因素如親子關係,家庭氛圍,家庭文化,娛樂行為等會間接作用孩子的學習成績,而自主管理能力,自主能力強的孩子,在學習能力上表現的更優異,這次的調查有以下幾個有意思的發現。

1. 家庭氛圍濃厚的家庭孩子更優秀

成績優秀的孩子家庭,一般都是家長和孩子之間沒有太大的隔閡,家長的很多意見都會遵循孩子的意願,而不是用家長的身份去強迫孩子學習。

大數據告訴你:父母經常做這些事,培養出來的孩子成績更優秀

親自互動模式更是經常採用協商的態度,數據顯示,會聽取孩子意見的家庭子女成績優秀的佔39.11%,而子女成績較差的比例僅為19.9%。

在友好協商的家庭氛圍之下孩子能夠充分發揮自主性和能動性,進而被他們內化為學習潛力和動力,在學習的自主管理中促進總體水平的提升。

2. 父母情緒越正向,和孩子溝通越順暢,孩子學習成績越優秀

這與家庭成員之間的情緒表達和反饋有關係,調查顯示,家庭成員間情緒理解越強,子女的成績也就越好,這意味著即使當父母的情緒不好的時候,他們也能感受到其他家庭成員的支持和關心。

當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父母能夠通過恰當的語言和行為,傳遞這樣一種信息:“雖然你這次做的不夠好,但是相信通過努力,未來一定會做的更好,我們對你的關心和愛也不會變少。”

大數據告訴你:父母經常做這些事,培養出來的孩子成績更優秀

這樣的家庭能夠讓孩子感受來自父母源源不斷的信任和支持,身處這種家庭氛圍的孩子成績優秀的比例最高,數據達到了74.12%,而在冷漠,疏離溝通不暢的家庭中父母選擇“不如不說”“說了更鬧心”“說了孩子也不能理解”子女優秀的比例僅為42.48%和5.41%。

父母的消極心境會傳染給子女,尤其對於教育敏感的孩子來說,如果父母的情緒不一致,孩子的心理調適也會比較困難,久而久之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負擔,從而影響學業成績。

3. 父母經常讀書看報,孩子成績更優秀

數據現實,閱讀型的家庭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也就更高,閒暇時間父母經常讀書看報的家庭中,子女優秀的比例為31.31%,這明顯高於看電視,玩電腦,刷手機,打牌娛樂等家庭。

後面幾種家庭孩子優秀的比例為27.43%和24.9%,調查還發現,越是成績優秀的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也就更多,由此看來為孩子營造一個閱讀型家庭氛圍,對於學生來說學業成長的意義不言而喻。

大數據告訴你:父母經常做這些事,培養出來的孩子成績更優秀

當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可以不用盯著孩子寫,而是在一旁拿一本書來閱讀,讓孩子既不會感到來自父母的壓力,還能夠耳濡目染的接受閱讀的教育。

長此以往孩子也能形成一種良好的閱讀習慣,家長也能從閱讀中得到更多昇華,一舉兩得。

4. 學生學業水平與家庭組織娛樂活動密切相關

和通常的認知相反,家庭組織娛樂活動的頻率越高,孩子學習成績優秀的比例反而也越高,數據顯示,選擇從不,偶爾和經常組織家庭娛樂活動的家庭,成績優秀的比例為:17.14%,27.35%,39.19%。其中爸爸經常陪孩子做事對孩子的學業水平影響更加明顯。

在成績優秀的小學生中,爸爸經常和孩子一起玩智力遊戲,比如下棋,迷宮,魔方,猜謎等比率很高58.23%,其他選項以此為打鬧玩耍56.54%,一起運動48.42%,一起聊天41.14%,一起嘗試新事物40.83%,一起修理東西,22.65%,討論軍事,歷史,文化,科技話題18.86%,共同保守一個秘密13.9%。

大數據告訴你:父母經常做這些事,培養出來的孩子成績更優秀

2008年中美日韓共同開展的一項研究發現,即使是正常家庭的父親也已經逐漸遠離孩子,中國高中生將父親選為第6順位的傾訴對象。他們排在同性朋友,母親,異性朋友,兄弟姐妹,網友之後。

在典型的中國式家庭教育中,當孩子擁有一個缺席的父親時,往往還會有一個焦慮的媽媽,這對父母們是一個重大啟示。

5. 家人共進晚餐

進一步對與家庭成員進行共進晚餐的調查發現,成績優秀的學生家庭,幾乎每天或者是大部分時間都是和家人共進晚餐的,其比例均高於成績較差的家庭。

這可能是因為,家庭成員之間親密無間,溝通順暢的家庭往往都會利用這樣一個固定的特殊場合,來進行儀式化的情感交流。

大數據告訴你:父母經常做這些事,培養出來的孩子成績更優秀

和家人共進晚餐,在家庭和睦,家風良好的家庭中是一件非常自然而然的事情。

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壓力之下和父母一起吃飯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它與金錢和社會地位無關,和家風和家庭文化的傳承有關。各位家長也可以思考一下自己每週和孩子一起吃飯的時間有幾次。

6. 面對分歧,父母選擇私下協商

父母私下協商問題的家庭孩子學習成績優秀的比例佔到了76.1%,而成績較差的學生家庭家長私下協商的比例為18.98%,很多時候父母一方想要正兒八經的教育犯錯的孩子,而另一方就在一旁和稀泥,試圖幫助孩子輕鬆過關,你說做,他偏說右,孩子面前總是有一方是惡人,另一方是好人。

當兩位家長的口徑不一致,並且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的時候,這是一種非常糟糕且拙劣的教育,問題其實不在於父母對教育孩子有不同的意見,而在於父母如何在父母面前表達這種不一致。

分歧就意味著和父母更加深層次的交流問題,比如敵意,猜忌,誤解等。這種分歧會演變成為爭執或者是家庭暴力。

而在優質的家庭教育中,父母總是提前討論重要的問題,並形成一致意見,他們懂得在孩子的教育中扮演好紅臉和白臉的角色,懂得在一方管教孩子的時候,不輕易插手,即使在意見向左的時候,也能對另一方保持尊重。

大數據告訴你:父母經常做這些事,培養出來的孩子成績更優秀

7. 會管理零花錢的孩子學生學業水平會更高

數據顯示,當被問及興趣班是怎麼選的這個問題的時候,選擇能表達自己意見,獨立做出選擇的學生,和能與父母商討聽取父母意見的學生,成績優秀的比例比“同學上我也上,父母做決定”的比例要高上兩倍。

在成績優秀的學生中,隨著自主管理零花錢能力的提高,其學業優秀的比例也會上升,有53.3%的學業成績優秀的學生,會將零花錢攢起來有計劃的花,比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高7.97%,相反,隨心所欲,給多少花多少的學生中,成績較差的13.91%,學業水平較優秀的3.12%,會自主管理零花錢的孩子,會更有主見,另外,自主管理的能力也會更高。

8. 孩子愛做家務

自理能力強的孩子學習能力也會更強,當問及家長孩子分內的事情總讓您幫忙您會怎麼辦的時候,成績優秀的學生家長中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比例最高為43.11%,有求必應的比例最低為2.12%,在孩子專門負責一兩項家務工作的家庭中,孩子學習成績優秀的比例相對較高,這樣看來,並非把所有的時間都留個孩子學習和休息才是明智的選擇。

大數據告訴你:父母經常做這些事,培養出來的孩子成績更優秀

那些認為“只要學習好,做不做家務都無所謂的家庭”中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為3.17%,而持有“孩子應該做一些家務勞動”的家庭中,比例為86.92%,兩者相差懸殊。

最後還有一個發現,家庭結構對孩子的學業成績水平也有一些影響。離異和再婚家庭中孩子學習成績優秀的比例大大降低,而在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中,單親和再婚家庭有相對較高的比例。

很多家長以為學校是影響孩子學習成績最為關鍵的因素,所以千方百計想方設法想讓孩子進名校,不過通過大數據研究,結果也令很多家長沒有想到,最好的學校是自己的家庭。

與其大費周折的讓孩子擇名校,不如從自己做起,從家庭做起,給孩子打好一個基礎,在家裡就辦個好學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