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的謊言

西城的謊言


西城的謊言

無言升學新講堂第七講

人人都想去西城,這裡的教育富貴有底蘊,整體質量高,但西城真的對每個人都友好嗎?


西城的謊言

真“貴氣逼人”


我有個朋友,他朋友的孩子在三帆中學讀書,初三時年級排名在100名-200名之間。

中考前的那個寒假,我們幾家一起出遊,我當時還覺得奇怪:她家怎麼沒有別人家那種大考前的緊張感呢?

後來我才知道,孩子的父親是北師大的著名教授,師大子弟中考考師大二附中是有照顧的。

哦,好令人羨慕。

再後來我才知道,照顧僅僅是個謙詞,其實大學子弟在中考有很多名額,可以直升本校附中高中。

西城的謊言

著名的人大附中和清華附中都是60個名額,師大子弟的名額也不少。

不過,著名的大學及著名的附中大多數在海淀區,北師大也在海淀區,僅僅是北師大子弟跨區到西城區升學。

所以,西城區的大學子弟直升並不普遍,更普遍的是部委直升。

雖然每個部委的名額不算太多,但這幾年教改風雲激盪,重要部委子弟均在西城升學,一時間,精英薈萃,達官雲集。

有力者視小升初為探囊取物,中考也因此成為了第二個戰場。

今年8月底,西城某頭部名校初中部在高中部禮堂開家長會。這時候,我注意到了一個現象:

這個學校初中部的媽媽和高中部的媽媽,即使不帶孩子往往也很容易區分。

高中部媽媽們沒時間捯飭自己,素顏常服,經常是手持手機低頭閱覽,偶然抬頭看看孩子有沒有從校門裡走出來。

在等著接孩子的人群之中,偶爾也款款走過去一兩位衣著入時、氣質高傲的貴婦人。

顯然是經常做美容、理療的緣故,看上去膚如凝脂,吹彈可破。

西城的謊言

她們後面往往跟著一個熊實的皮孩子,這些無疑是名校特色的初中媽媽,也是全京城最不操心子女中考的族群。

這個時候,你願意看一眼自己的老公或者去照照鏡子嗎?

西城的謊言

碾壓式差距


2019年對絕大多數草根初中家長來說,是個信息缺失年。

一方面,有關部門對中考信息封鎖最嚴格;另一方面則是炒房勢力藉機肆無忌憚地不斷製造假消息。

但西城家長們千萬不要自己欺騙自己,我來說說西城的真相。

西城的謊言

我曾經寫過一篇《海淀的雞血和悲傷》,說的是以人大附中為代表的海淀名校直升毫不講道理地摧毀了海淀區中考統招,擠佔了統招優秀學生的入學途徑。

與之相比,西城區的統招與去年變化不大,見下圖:

西城的謊言

從圖形看,西城區是個講道理的地方,憑統招高分考入區排名前4校,難度與去年相比並沒有升高多少。

作為優秀生的家長,在初中也是優秀生,我從來沒覺得中考區排名在千名左右是難考的事情。

但對普通學校的普通孩子來說,統招真的好考嗎?

我謹慎地先採用2018年網傳的一份資料:


西城的謊言

由於連年不停歇的教改,西城區每年中考各校情況都不一樣。

2018年的中考用於參考的是高端分區段中的貧富不均現象。

具體誰貧誰富,頭部和尾部的學校才是比較清晰的,該怎麼評價這種差距?

名校,普校,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但名校就真的有很大的升學優勢嗎?

雖然信息匱乏,我還是在德勝學區盡力收集了一些數據,並做了一個數據模型加以處理,做出一個有事實依據的模擬圖形。


西城的謊言

A中是裕中,B中是7中,C中是三帆中學

這三所學校都是德勝學區的初中,三帆中學是重點中學,裕中、7中今年、明年、後年都是校額到校校,裕中中學2022年不再是校額到校校。

另外,三所中學也是這幾年學區房浪潮裹挾之下的熱點名校。

從模擬圖形中可以看出,三帆中學對於裕中中學和7中在高分段人數上具有壓倒優勢。

教育均衡,吹彈可破。

很多人不服,他們認為學校人多,自然出現的高分學生就多。

為了打破這種強辯,我做了一個三校各分數段在本校佔比的圖,如下:


西城的謊言

從三校各分數段佔本校比的圖形也可以看出,三帆的高分段佔比非常高。

我們可以想象得到,同樣是小學階段的相同優秀生源,在三帆中學中,優秀生的學業顯然更順風順水。

這種圖形,可謂是馬太效應的再次印證。

強者恆強,弱者恆弱。

無獨有偶,東城也有類似的例子:

不僅僅是重點中學與普通中學差距大,即使重點中學之間有強弱差距。

府學小學畢業生中有兩個好學生,也是發小。小升初時候,一個去了5分,一個去了22中,去22中的學生成績略優一點。

到了中考之前的零模考試,5分這位同學的區排名非常靠前,22中的同學雖然也很優秀,但區排名要排後幾十名。

同是重點中學,強弱之分,也讓學生拉開了差距。


西城的謊言

政策性均衡可靠嗎?


西城的教育均衡,這種說法早已經深入人心,但這種政策性均衡真的可靠嗎?

同樣以德勝學區為例,本來三帆中學的高分段就是碾壓式的,對裕中、7中校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三帆直升人數高達50人-60人以上,直升佔比12%以上。

在2018年,裕中和7中各有16名以上的名校校額到校——四中、實驗中學、八中、師大二附中各四個,佔比18%以上。

但這也僅僅是百分比個位數上的差別,無法彌補三帆中學高分段佔比30%的巨大領先優勢。

到了2019年,裕中的校額到校被取消了,7中擴大到了28名,可直升名額也是按成績排名來的,憑校額到校進入西城前4名校的,統招分數也足夠。

所以,在西城就可以不拼了嗎?這個想法很危險哦。


西城的謊言


我們可以進一步探討一下教育貧富不均這種現象的成因,在我看來,刺激中考成績提高至少有這5點:

生源、師資、教研實力、教學管理、政策運氣。

先說生源。

西城區存在小升初優秀生填坑事實,這貌似縮小了生源差距,但必須看到的是一件更簡單明瞭的事實,草根裡的第四類家庭子弟,填坑的數量更大。

人以類聚,物以群分,不同育兒文化在一起的衝突,有形無形都為精英教育家長內心添堵。

至於師資、教研實力、和教學管理,這三項從實際結果看,裕中比7中有改善,但與三帆相比,改善依然有限。

政策的優惠則體現在校額到校上,對中考成績是間接刺激,即激發優秀生從初一開始就爭取儘可能好的校排名。

反而三帆裡的優秀生儘管初一初二天馬行空,從容放飛自我,初三背標答拼成績,節奏把握好,一點都不耽誤中考考出好成績,且這樣的孩子,在高中的後勁更足。

這是我的親眼目睹。

最後,已經在西城的家長,請做這道選擇題:

你覺得在西城該拼運氣還是該拼娃( )?

A拼運氣 B拼娃 C不拼 D不用拼

還在猶豫要不要去西城的家長,請做這道選擇題:

你覺得在哪裡拼是最公平的( )?

A西城 B海淀C東城 D其他

這兩道題不難,到處都是正確答案。


無言

京城知名教育博主,微信公眾平臺“無言升學新講堂”創辦人。

公認育兒有成的爸爸典範,少時受木村久一思想影響,立意於子女的早期培養,並於生子之後付諸實踐。在陪孩子升學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並樂於指導周圍家長,被家長們稱為“升學的指路明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