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人說,笑貧不笑娼?

農村小夥子2019


古人為何“笑貧不笑娼”呢?這個問題要從古代娼妓“合法化”說起。

據記載,歷史上最早發明妓院的是春秋戰國時期齊國丞相管仲,也就是三國丞相諸葛亮的偶像。諸葛亮常自比管仲、樂毅。

娼妓這個職業從西周就有,不過那時候都是偷偷摸摸擺不上臺面。

到了春秋時期,齊國相管仲發現從敵國俘獲的大批婦女成了累贅,殺之不人道,被敵國指責,留著還要管飯。怎麼辦呢?



管仲此時發現了娼妓這一職業,他眼前一亮,何不把這些婦女和娼妓集中起來,既可以滿足光棍的需求,又為這些婦女增加了收入。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呢?

在這種情況下,管仲創立了第一所國家妓院。《戰國策—東周策》記載的:齊桓公宮中女市七,女閭七百。

周禮規定:五家為比,五比為閭。(“閭”是門的意思)則一閭為二十五家。管仲設“女閭七百”,也就是一萬七千五百家。這個數目還是很可觀的。

【管仲設女閭,等於後世之有花捐也。】這句話是說,女閭是為國家納稅的,是合法存在的。花捐——妓院稅也。我國娼妓制度,既自“女閭”開始的。管仲也因此被開妓院的供奉為保護神。



妓院有個發展的過程,最初是在宮中,然後出現家妓、官妓、營妓、私妓等,滲透到社會各個領域。

娼妓是用身體養活自己和孩子的女人,在古代賣淫是正當職業,是有營業執照的,娼妓從事的肉體交易談不上偉大也談不上卑賤,是人生存的一種手段,所以在過去沒有人笑娼。

反而那些窮人被人嘲笑,之所以窮是因為懶惰,別人能用雙手養活自己和家人,你為什麼就不能呢?難道你缺胳膊少腿?

退一步說,即便缺胳膊少腿的也比你過得好。這就必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了。



在古代,賣淫雖然是合法職業,但需要朝廷統一管理。交稅是天經地義的事。花捐是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你一個窮人竟然不如一個女人為朝廷做的貢獻大,不笑話你笑話誰呢?

這就是古人“笑貧不笑娼”的原因。


秉燭讀春秋


笑貧不笑娼,顧名思義,就是貧窮相比較娼妓更讓人可怕,笑貧不笑娼其實也是我們民間,一直流傳著的一句俗語,也是老祖宗代代流傳下來的哲理,就是在當今社會也同樣廣為流傳。

笑貧不笑娼的娼字在古代泛指青樓女子。而在現代是指利用不正當的手段獲取的不義之財的人。

在各個城市的大街小巷,有各種各樣的怪事。有的跪在地上祈求回家的路費,有的跪在地上祈求給孩子看病的錢,有的是一些健全的人卻裝成殘廢,在街上乞討等等。這些種種現象有的確實是真的,但有的確實是假的。這些假裝的人都是利用不正當的手段,去掙一些不義之財。

窮並不是指所有的窮人,而是指那些好吃懶做的人。在古代,青樓女子雖然放不到檯面,但是他們的所作所為也是為了改變生活。

古代的時候人們瞧不起窮人,卻不會瞧不起出賣身體換取錢財的青樓女子。在現代社會,那些靠欺騙來掙不義之財的人,還不如古代的青樓女子。





文眾說易經


1

好像不止古代吧,娼妓只是一個特殊職業,而且是高收入群體,古今皆然。

記得看過一篇報道,上個世紀90年代,一位在京城從事這種特殊工作的小姐姐,收入很高,住著豪宅,出入有豪車。

據說在夜總會和她談一個小話就要收5000塊錢,那個年代普通工人一個月的工資工資也不過1000多塊,這位小姐姐和人說說話就抵普通工人兩三個月的收入,妥妥就是一位富人。

後來她遇害了,據說也是和錢有關。

這是近代頂級花魁的收入。

2

在古代中國,頂級青樓女子大多也都是高收入人群。

古代文人結婚一般是不會因為愛情,大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的高門大族還是因為利益而聯姻。

但是古代的文人,尤其那些自命風流倜儻的文人還是渴望愛情的,他們在家庭中得不到愛情就求諸於外。到秦樓楚館去尋找自己心目中的愛情。

清朝以前我們知道的那些愛情故事。很多都是文人墨客和青樓女子之間的愛恨糾纏。比如冒闢疆和董小婉。比如柳如是和錢謙益。比如陳圓圓和吳三桂。

這些青樓女子有點名氣的都是高收入人群,有多高呢?在馮夢龍的《賣油郎獨佔花魁》故事中,賣油郎省吃儉用三年,攢下的銀子才能和花魁娘子共度春宵一晚。

還是隻能看不能摸的那種。

花魁娘子對他這種底層小人物是看不上的,她只是感念賣油郎這位粉絲對自己的痴情,讓他和自己共處一室,臨走時把賣油郎的嫖資雙倍還他了。

花魁娘子心中,自己的良配是:若是衣冠子弟,情願委身事之,是那些讀書人,或者世家大族的衣冠子弟。

但是很多世家大族把她們娶回家後,並不太看重,很多女人嫁人後的下場是出家,莫名失蹤或者重返青樓。

紅顏薄命大約就是指的她們。

相對於底層窮苦人,青樓女子的收入是絕對的高收入。

在士大夫階層對這些青樓女子也許有的人會輕視,會瞧不起,但是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這些女子依舊是他們高攀不上的。青樓女子交往的大多是名士或者官員,往來無白丁,嘲笑她們的成本有時候會很高。

但是對於窮人,很多薄有資產的人都可以鄙視的嘲笑一下。

沒關係的。

《紅樓夢》裡,焦大雖然早年對賈府老太爺有救命之恩,但是因為沒錢沒地位,亂罵街依舊會被捆起來拖走的。

3

其實很多嘲笑窮人的人對於比自己牛的人會更有敬畏感,越是對不如自己的人充滿了優越感,見到牛人越是自卑。

這大約也是一種病。

看到有公眾號編過一個故事,很形象的說明了笑貧不笑娼。

說有位大學生,考上985的那種,去上學前,母親把一堆家鄉特產,臘腸了,辣椒醬啦雜七雜八的東西裝滿一個蛇皮袋。

這位985的學生扛著蛇皮袋上飛機時,空姐酸酸的說了一句:

現在機票可真便宜啊,什麼人都能坐飛機了。

985其實是另外一種優越感,窮和空姐的嘲弄是另外一種意象,這兩種東西組合在一起合成了一句話叫:笑貧不笑娼,莫欺少年窮。

其實換個人,比如對錢不感興趣的馬爸爸扛著一個蛇皮袋坐飛機,大約那位勢利的空姐會媚眼如絲的誇耀一句:

您好節儉哦。

4

笑貧不笑娼其實也算是古人對人性的一種總結,總有人有種優越感,覺得我懂得你不懂,你就是窮人。

比如前些日子在飛機上大鬧的監督員大姐,大約在她眼裡,很多乘坐飛機的人都是窮人,因為她眼裡這些人都不懂規矩,這是和錢沒有關係的一種窮。

所以她才會理直氣壯的大聲呵斥。

只要有人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鄙視鏈,這東西會一直存在。不過有的人窮被人笑,會力爭上游,但是有的窮人會蒙上雙眼意淫有人比自己更窮的人,比如:

他們吼,吃不起茶葉蛋也吃不起榨菜~


==================


薛白袍


現在這句話的意思大概如下:

貧富差距自古就存在,但是世上都是嫌貧愛富的人多,因此窮人才讓人恥笑,低賤的妓女為什麼沒人笑?因為妓女不差錢。

這句話的本意並不是這樣的,“娼”不是指的特定的職業,而是指用非法的手段獲得財富的人。這個俗語就是說,人人的關注點都停留在表面上的窮,沒去揭露背後的骯髒,這才是讓人最痛心的事情。

笑貧不笑娼,實際的意思可能是:

你們只會取笑貧窮的人,卻不去取笑那些用非法手段斂財的人。這應該才是它的真正含義,只不過斷章取義的人用的多了,就成了今天這個意思了。


大諾


這應該是現在流傳於民間的一句話,中國古人不會這樣說的。因為這種現象在現階段尤為突出,與歷史上的任何時期相比,都有過之、無不及。

洞庭湖邊上有個小村莊,村裡有個木匠,木匠有個獨生女兒。

木匠兩夫婦都長得很一般,但女兒不知哪來的基因,五官端正,皮膚白皙,兩個眼睛賊溜溜地會說話。家裡麵條件不好,小時候沒有讀什麼書,十七八歲女兒就去了廣東,先是當洗頭妹,然後到高級會所上班。

幾年下來,木匠家裡已是三間三層的樓房,還買了一輛“宗申”摩托,木匠早已不上工幹活了,天天騎車到處遊玩聊天,村裡的其他人羨慕得眼珠子都快掉下來了。

木匠有一天酒後失言:要是多生幾個女兒就賺了。村裡的人對木匠畢恭畢敬,有一戶人家女兒才十五六歲,就早早的來託關係,等兩年後也好跟著出去發財。

我們都有無限感慨呀,中華民族發展到今天,怎麼就出了這樣的怪事呢?

以前,我在生意場上有個夥伴,這位先生是臺灣人,年齡是65歲,營業執照上的註冊資金是100萬美金,可他剛剛生了個小孩的老婆才25歲。

老婆的爸爸才五十出頭。他與我交談,左一個俺的女婿,又一個俺的女婿,那臉上洋溢著無比的驕傲和自豪。

我們現在正處在功利的社會,對財富的佔有是整個社會的潮流。為了金錢不顧一切,沒有尊嚴、沒有羞恥,丟醜丟到史無前例。

我們不要試圖、也不可能改變這個社會,因為誤入歧途的人太多了。



張望鹽井


笑貧不笑娼!<strong>

這句話從字面意思來看,就是人們寧可嘲笑看不起貧窮的人,也不去嘲笑那些作為娼妓的人。

咋一看,這似乎與咱們的傳統文化思想相違背!

古人不是特別受女德,遵守婦道這樣思想影響的嗎?為什麼寧可嘲笑貧窮的人也不會去嘲笑那些娼妓?

所以,“笑貧不笑娼”這五個字肯定不能如字面那般理解,其另有深意!<strong>

古人說的笑貧不笑娼中的貧窮是指那些好吃懶做,無所事事,不憑自己本事獲得自己該有的價值,而到處博人同情,求人施捨的人,這些人是不值得同情的。

反而那些娼妓為了生存,也在努力的掙錢養活自己以及家人,她們靠的是自己的本事去掙錢,這些人是不應該被嘲笑的。

值得一提的是,“笑貧不笑娼”還有下半句——救急不救窮。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救濟人應該在危難之中,不能時時去接濟窮人,而被那些窮人認為理所應當的事情。

有些突發事件而導致缺錢的人,如果你這個時候去救濟幫助一下,他會感激你一輩子。反而那些一直處於貧窮狀態的,你時時去給他送些錢財或者生活用品,會慢慢讓對方覺得理所應當,久而久之會缺乏感激之情,如若稍有不慎,忘記或者不想再施捨下去,反而會給自己養一個仇人。

這就是所謂的好人難做!俗話說,升米恩,鬥米仇,類似的例子在如今依然存在。當年孫儷好心資助貧困大學生卻被反咬一口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笑貧不笑娼,救急不救貧"正是古人總結出來的處世之道,這些道理都很精闢。古人一直都善於總結一些人生道理與處世之道的諺語,值得深品。

當然了,笑貧不笑娼這句話,演變到現在還有一些諷刺意味。古人口中的娼也只是青樓女子,而現在這句話中的娼,是指的有些人為了達到自己的掙錢的目的,不惜違背自己的良心做些偷雞摸狗之事,不顧原則與道義而獲得的錢財。

所以現在的笑貧不笑娼成了人們諷刺那些不通過正路發財的有錢人,他們看似表明光鮮,暗地裡不知道幹了多少壞事兒而得來的財產。

這句話很適合眼下這個”金錢至上,利益至死“的病態畸形社會!


白話歷史君


“笑貧不笑娼”是古時流行的一句諺語。

如果單從字面上看,“貧”,指貧困、貧窮。“娼”泛指青樓女子。解釋開來的意思便是人們笑話或者說看不起貧窮的人,而不笑話或者說不輕看在青樓賣唱賣藝甚或賣身的女子。

我理解,其實這句諺語不是這樣的意思,而是帶有諷喻和激勵的意思,我們是不能直白的去理解這句諺語的意思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知道,古時生產力落後,加上封建剝削,窮人是很多的,甚至可以說大多數都是窮人家,誰又笑話誰呢?這裡的笑貧的“貧”特指那些因好吃懶作好逸惡勞而導致貧窮潦倒的一小部分人,這些人是最被人們看不起的。

為什麼會“笑貧不笑娼”呢?並不是說青樓女子在過去有什麼社會地位或受人們推崇,青樓女子在古時是社會的最底層,無任何地位可言,同樣也是被人看不起的職業。

我以為,這句諺語連在一起的意思是這樣的:青樓女子雖然也很卑賤,但比之那些好吃懶作好逸惡勞以致窮困潦倒之徒都要強,因為她們至少是付出了。我覺得這應該是“笑貧不笑娼”這句諺語的正解。


燈影書畫


“貧窮”從古至今在華夏大地普遍存在著,“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把上流社會和底層社會之間的生活差距現象寫的非常透徹。“笑貧不笑娼”就開始在人群中流傳起來,簡單的幾個字卻表述了一個很大的道理。

“笑貧不笑娼”字面理解就是貧窮可以被笑話,但是不可以笑話娼妓,畢竟娼妓是靠著自己的努力才生活的。這句話說的當然不是所有貧窮的人,而是因為自己不思進取、不努力而造成貧窮的人。但是娼妓雖然說她們的職位很讓人無法接受,但是卻是為了生存,而不得不選擇這個職業去努力去奮鬥。

不過,對比好吃懶做的窮人而言,娼妓高尚了很多,所以說,那種安於現狀混吃等死的人沒有追求,連娼妓都不如的。然而隨著時代改變,這句話也有了另一層意思。

“笑貧不笑娼”這是當今物慾橫流,金錢至上的一種真實寫照,對這個社會一種病態的譴責。娼在這裡不只說娼婦,泛指為了富貴生活不惜手段的人。可能是為非作歹,也可能作奸犯科,反正表面上看起來風光。人們只會從表面上的物質好壞來區別自己看高誰,蔑視誰,全然不顧道德。


臥眠聽雨


在中國古代,確實流傳著這麼一句話:笑貧不笑娼。

簡單解釋一下:人們會嘲笑窮人,不會嘲笑娼妓,言外之意就是娼妓比窮人的社會地位更高。

這句話有道理嗎?在古代社會,的確存在這樣的社會現象,所以這句話才能流傳開來。

人窮志短,對普通人而言,窮是最難受的,挨餓受凍,東挪西借,必然遭人白眼。

古人還有句話:救急不救窮。就是說親戚朋友可以一時的幫助你,讓你借燃眉之急,比如家裡突發情況需要借錢,這個可以借。但是,你平常的日常生活都無法解決,沒有著落,誰也救不了你,這叫救急不救窮。為什麼窮?無非就是好吃懶做吧!在古代社會,只要願意出力,混口飯吃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反正不需要買房、買車、買手機、冰箱、彩電等,生活成本不高。

娼妓在古代是合法的。問題的關鍵是古代娼妓也是靠勞動賺錢,不管是賣藝不賣身的,還是不賣藝只賣身的,還是賣藝又賣身的,都是一份朝廷認可的職業,工作期間都需要出工出力,算是勞動者。這些人憑自己的工作吃飯,總比好吃懶做的窮人強。

在古代,娼妓本來就是一份職業,要不是朱熹強調“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拼命灌輸男女授受不親之類的觀念,人家在古代就是一份正當職業,有職業總比遊手好閒強。現在也有一句流行語:有啥別有病,沒啥別沒錢。


坐看東南了


笑貧不笑娼,笑髒不笑爛。很多老話,充滿了質樸的道理。就是說,人們只會嘲笑那些貧窮的人,卻不會嘲笑那些為了生存淪為娼妓的人;人們只會嘲笑那些衣著骯髒的人,卻不會嘲笑那些衣著破爛的人。

為什麼呢?因為貧窮是可以改變的,就像髒衣服一樣,是可以洗乾淨的。但是淪為娼妓的人,往往無法改變自身的處境,就像那些衣著破爛的人一樣,對自身的現實無能為力。

在古代,一個女人淪為娼妓,有好幾種情況。第一種是因為家境貧寒,父母為了自己的生存將女兒賣入青樓。這樣的女子,身世可憐,能夠維持生存的資本就是自己的身體,如果不倚樓賣笑,她們可能連生存都成為問題。

面對這樣的事情,誰還能笑得出來呢?

還有一種,是因為家族犯罪被連累。在古代,如果一個人犯了很大的罪過,有可能罪及家人,使得家中女眷被充入軍妓,淪為下等的卑賤之人。但是作為女子,她們有什麼錯呢?不過是因為被父兄的罪過所連累,白白搭上了一生。

面對這樣的事情,誰還能笑得出來呢?

大抵沒有人會願意墮入青樓,賣笑維生。那些身世可憐的女子,不過是因為種種悲慘的遭遇而被累及,每一個人背後都有一個心酸的故事。而在古代,女人幾乎沒有任何獨立生存的能力,所以對於青樓女子,常人的同情,自然多於嘲笑。

但是一個四肢健全的人因為貧窮卻不願意努力改變,招來別人的嘲笑也就再正常不過。

無論是現在還是古代,好吃懶做,坐吃山空的大有人在。很多人之所以陷入貧窮,是因為他從未想過要努力擺脫貧窮,反而“安貧樂道”,不思進取。這樣的人,把原本充滿希望的人生活成了一個悲劇,一個笑話,豈不讓人發笑麼?

對於那些窮得叮噹響卻懶惰成性的人,在他困難的時候拉他一把,都是害人害己。所以古人又說“笑貧不笑娼,救急不救窮”,借錢給一個窮人,不僅他還不上,而且他還會將借錢視為一種心安理得,更加懶惰而無法自拔。



END.

我是博書君,更多精彩內容,關注我的賬號:博書。看完文章,記得點贊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