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DPP-4抑制劑可能帶來胰腺疾病風險

導讀:糖尿病是胰腺炎/胰腺癌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有研究顯示,2型糖尿病(T2DM)患者急性胰腺炎的發病率較一般人群增加2.89倍,而胰腺癌的發病風險至少增加1倍。由於良好的降糖療效和安全性,二肽基肽酶-4抑制劑(DPP-4i)近年來被廣泛使用,但有關此類藥物是否會帶來胰腺疾病風險的增加存在爭議。

DPP-4i的降糖機制包括提高腸促胰素水平促進胰島素釋放,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改善β細胞功能等。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腸促胰素水平的增高會帶來多向性作用,如刺激細胞增殖,導致細胞發育不良等。因此,對於通過腸促胰素途徑實現降糖作用的藥物,評估其胰腺安全性非常重要。為此,來自韓國的研究人員開展了一項大規模的全國性人群隊列研究,旨在新診斷的T2DM患者人群中評估DPP-4i與胰腺炎/胰腺癌發生風險的相關性,研究結果近期發佈於Diabetes Care,最新影響因子15.27。

当心,DPP-4抑制剂可能带来胰腺疾病风险 | 研究速递

研究描述

本項研究納入2007-2013年接受抗糖尿病藥物治療的新診斷成年T2DM患者,共計33208名(平均年齡62.1歲,42.2%為女性),參與者數據來源於韓國國民健康保險服務健康篩查隊列數據庫。

其中,使用至少一種DPP-4i(西格列汀、維格列汀、利格列汀、沙格列汀、吉格列汀)者被納入試驗組(n=10218),使用其他降糖藥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類、雙胍類、磺脲類、格列奈類、噻唑烷二酮類、胰島素)者被納入對照組(n=22990)。以對照組作為參考,研究人員對試驗組胰腺炎/胰腺癌的發病風險進行了評估。

胰腺炎風險增加

試驗組平均隨訪時間為3.63年,對照組平均隨訪時間為3.35年。隨訪時間內,共計確診急性/慢性胰腺炎的患者共計1084名。發病率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為1073/10萬人年和935/10萬人年。

在對多種混雜因素調整後發現,DPP-4i使用者發生胰腺炎的風險較使用其他降糖藥物者增加27%(aHR=1.27,95%CI 1.07-1.52,P=0.007),考慮6個月暴露延遲,胰腺炎相對風險增加24%(aHR 1.24,95%CI 1.01-1.52,P=0.037)。此外,亞組分析表明,

較大年齡、男性、較高BMI、每日飲酒、查爾森合併症指數(CCI)高、既往膽囊結石和膽總管結石病史均與胰腺炎風險增加有關。

表1 研究結果

当心,DPP-4抑制剂可能带来胰腺疾病风险 | 研究速递

表2 亞組分析結果

当心,DPP-4抑制剂可能带来胰腺疾病风险 | 研究速递

胰腺癌風險增加

試驗組平均隨訪時間為3.63年,對照組平均隨訪時間為3.42年。在隨訪時間內,兩組參與者中,共計有237名患者確診胰腺癌。試驗組和對照組的胰腺癌發病率分別為236/10萬人年和200/10萬人年。

對混雜因素調整後,DPP-4i使用者發生胰腺癌的風險較使用其他降糖藥物者相對風險增加50%(aHR 1.50,95%CI 1.02-2.20,P=0.042),考慮6個月暴露延遲,相對風險增加81%(aHR 1.81,95%CI 1.16-2.82,P=0.009)。此外,較大年齡、較高BMI、CCI與胰腺癌風險增加相關。

藥物使用時間與風險趨勢無明顯相關性

研究發現,DPP-4i使用時間的長短(<3個月、3-6個月、6-12個月、≥12個月)與胰腺炎/胰腺癌的發生風險的趨勢並未出現明顯相關性,也就是說並沒有觀察到DPP-4i使用時間越長,胰腺疾病風險越大的傾向。

表3 DPP-4i使用時間與風險趨勢

当心,DPP-4抑制剂可能带来胰腺疾病风险 | 研究速递

本文小結

這是一項來自韓國的全國性隊列研究,參與者為平均年齡為62.1歲的T2DM新診斷患者。結果表明,相比於其他降糖藥物,DPP-4i可能會增加胰腺炎/胰腺癌的發病風險。但是未觀察到藥物的使用時間與風險增加有明顯的相關性。考慮到此項實驗中隨訪時間較短,有關DPP-4i胰腺方面的長期安全性仍需要進一步評估。

本項研究提示,醫生在接診使用DPP-4i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新診斷T2DM患者)時,有必要關注其胰腺疾病風險。而對於年齡較大、男性、每日飲酒、既往膽囊結石和膽總管結石病史的患者來講,更應當心胰腺疾病風險的增加。

醫脈通編譯整理自:Minyoung Lee, Jiyu Sun, Minkyung Han, et al. Nationwide Trends in Pancreatitis and Pancreatic Cancer Risk Among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 Receiving 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s. Diabetes Care 2019 Aug. https://doi.org/10.2337/dc18-219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