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這就是西安


新華網:這就是西安

“長相思,在長安。”——李白

夕陽溫暖的餘暉,照在粗糲的石磚城牆上,光影斑駁。

新華網:這就是西安

恍惚間,高聳的城牆、大紅的燈籠,彷彿把你帶回了千百年前,在寬廣的朱雀大街上,行人如織、車馬不息、冠蓋如雲、摩肩接踵......

新華網:這就是西安

山河千里,九重城闕,這裡,是多少人魂牽夢繞的地方,多少人,想親眼一睹這裡的盛世繁華,這,就是西安!

秦川


新華網:這就是西安

不同於陝北的黃土高坡,也不是陝南的陡峭高山,西安所在的地方,是南北之間恰到好處的,關中平原,寬闊平坦的土地,半溼潤半乾旱的氣候條件,溫暖的季風吹拂,人們開始在這裡定居。

新華網:這就是西安

“蕩蕩乎八川分流,相背而異態。”——司馬相如

都說“八水繞長安”,灞河、滻河、潏河、滈河、澇河、灃河、渭河、涇河,將西安包圍起來,發達的水系,為關中平原,帶來了豐厚的沖積土壤,原始農業開始在這裡生根發芽。

新華網:這就是西安

而“關中”之名,則與其四塞要道的地形有關,潼關、函谷關、武關、散關、蕭關,這些冷兵器時代的重要關口,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將關中地區緊緊包圍,“左崤函,右隴蜀”,雄關環繞,易守難攻,得天獨厚的地勢,讓關中地區固若金湯,更讓當時的人們,將這裡視作天府之國。

“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史記》

都城開始在這裡建立

新華網:這就是西安

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有都城的地方,就有歷史。與西安有關的種種,就在這八百里秦川上徐徐展開了

兩千多年前,秦滅六國,天下統一,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在這片土地上開篇。

新華網:這就是西安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杜牧《阿房宮賦》

阿房宮,在山川河流之上拔地而起,遮天蔽日,渭水、樊川緩緩流入宮牆裡,水面上架起的長橋如彩虹一般。

新華網:這就是西安

圖片來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官網

文人騷客筆下的秦都,繁盛而奢華,不過只看文字,人們總是很難想象當時的盛景,直到舉世震撼的奇蹟,兵馬俑被發現。

新華網:這就是西安

牢固的髮髻,細膩的五官,精細紋路的鎧甲,逼真的兵器,與真人一樣大小的陶俑,在黃土間列陣。

新華網:這就是西安

秦始皇的威嚴,似乎能夠穿越時空,從浩大方陣的縫隙中,從神態各異陶俑的眼神中,迅猛而尖銳地撲面而來。

新華網:這就是西安

人們得以從中窺見曾經盛極一時的秦王朝,但這片土地容不下揮霍無度,更容不下暴虐無道,“驪山四顧,阿房一炬。”——張養浩《山坡羊·驪山懷古》。站在驪山上四面環顧雄偉瑰麗的阿房宮已被一把火燒光。

新華網:這就是西安

一個時代落幕,一個時代開啟,歷史的塵埃,成為了這片土地的養料,豐厚了它的文化底蘊。

新華網:這就是西安

主角更替,故事仍在繼續,歷經了漫長而多變的歲月,仍然是在這八百里秦川之上,神話一般的長安,裹挾著漢朝的積澱登場了。

新華網:這就是西安

隋末,天下群雄並起,李淵起兵,並於公元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長安。

新華網:這就是西安

人們總是會問,那時的長安究竟有多繁盛,“長安大道連狹邪,青牛白馬七香車。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龍銜寶蓋承朝日,鳳吐流蘇帶晚霞。”——《長安古意》盧照鄰。

長安幾乎是當時世界第一大城市,寶馬香車、絡繹不絕、流雲飛燕、歌舞昇平。

新華網:這就是西安

據《長安志》記“外廓城東西十八里一百一十五步,南北十五里一百七十五步。”主幹道朱雀大街寬幾乎達147米,相當於現在的雙向近20個車道。

新華網:這就是西安

圖片源自人教版《中國歷史》教科書

“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白居易《登觀音臺望城》

長安城裡的千百人家,分佈如圍棋棋盤一樣規矩,12條大街把城市分隔得像整齊的菜畦,東西南北,井井有條,在繁華熱鬧中,長安城依然保持著秩序和整潔。

新華網:這就是西安

據說,唐代的長安城人口近百萬甚至可能更多“落花踏盡遊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李白《少年行二首》,少年們遊春賞花歸來,最愛與美麗的西域姑娘們一同飲酒,長安城的包容與開放,讓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商人、使者、藝人、學子、僧侶、工匠雲集於此。

新華網:這就是西安

《長安十二時辰》彩色畫稿。李佳祺攝

八百里秦川,已遠不止八百里,它囊括的是“天下”。

人家

“北買党項馬,西擒吐蕃鸚。炎州布火浣,蜀地錦織成。”——元稹《相和歌辭·估客樂》,生活在長安,買得到整個世界。

新華網:這就是西安

圖片截自《長安十二時辰》

牽著駝隊踏過黃沙的商隊,滿載著奇珍異寶、美食香料,從大陸遙遠的另一邊來到這座東方的國際大都市。

新華網:這就是西安

唐代長安城朱雀街的兩側,“四方珍奇,皆所積集”,東市多居住高官顯貴,常能看見稀世之寶,“白馬春風,酒肆胡姬”西市則靠近長安的西大門,沿絲綢之路而來的胡商多落腳於此,胡音、胡騎、胡妝、胡食迅速地融入到中國傳統文化中。

來自西域的胡餅,更是緊緊繫住了大唐人的生活,

“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寄與飢饞楊大使,嘗看得似輔興無”。——白居易《寄胡餅與楊萬州》,就連白居易,也曾親手製作胡餅送予友人,還問自己做的餅,是否可以比得上長安的餅。

新華網:這就是西安

泡饃

如今,在西安街頭咥一碗泡饃,牛羊肉的鮮美與饃的香甜,在盛滿熱湯的大瓷碗裡,得到了充分的發酵,香氣撲鼻,街邊冒著熱氣的甑糕,更是將糯米、紅豆與大棗緊緊包住,只需一口,夢幻般甜蜜的米香、豆香與棗香,便會順著舌尖直抵大腦。

新華網:這就是西安

甑糕

許多美好的味道,都是在駝背上,與晃悠著的駝鈴一起,經歷過漫長的時空,來到這座古老的城市,自古以來,這裡便記錄著人們的悲喜憂樂,在詩詞歌賦中,在名勝古蹟中,在每天的茶米油鹽中,也在城牆巷尾中。

新華網:這就是西安

曲江池邊,秦腔藝人演唱著,技巧豐富的曲調,大雁塔旁,音樂噴泉秀讓這座古老的城市,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新華網:這就是西安

古城牆上,遊客騎著山地車,顛簸在古城的青磚地上,回民街裡,小商小販大聲地吆喝著,食物的香氣不斷從路邊店面裡飄出。

新華網:這就是西安

古今相宜的生活節奏,包羅萬象的生活方式,青春與古樸交織,現代感與歷史感在這裡交融。

新華網:這就是西安

這座十三朝古都,見證著秦皇掃六合的大氣磅礴,見證著漢唐萬國來朝的恢弘氣象,見證著絲綢之路與“一帶一路”的碰撞,見證著歷史名城與文化名城的再出發。

新華網:這就是西安

西安,是古老的,是活力的,是樸素的,又是驕傲的,歲月賦予了這片土地,絕無僅有的積澱,這裡也將再次寫出獨一無二的故事。

新華網:這就是西安

長安風骨依舊,漢唐霸氣猶在,鮮衣怒馬再千年,這,就是西安!

來源:新華網(部分內容源自西安市人民政府官網、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官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