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之中,敌后兵工厂拔地而起支援抗战

【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全国产经信息不错过】

战火之中,敌后兵工厂拔地而起支援抗战
战火之中,敌后兵工厂拔地而起支援抗战

1938年的中国大地,战火正在迅速蔓延。这一年6月,武汉会战打响。为了速战速决,逼迫中国政府投降,日军先后投入约25万兵力参加作战。

战火之中,敌后兵工厂拔地而起支援抗战

4个半月血战,毙伤日军近4万人。1938年10月27日,武汉失守。在这期间,中共中央抓住日军南下的有利时机,向河北、山东的平原地区派遣主力部队进行游击战,开辟了一系列新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战火之中,敌后兵工厂拔地而起支援抗战

冀中根据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辟成功的。1938年5月4日,冀中军区成立。人民自卫军与河北游击军合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在平原开展游击,没有山地进行隐蔽,是非常困难的事。为了增强作战能力,冀中军区在成立之初,便建立了第一个修械所。第二年,正式成立军工部。

战火之中,敌后兵工厂拔地而起支援抗战

庞天仪,八路军兵工厂老战士 原兵器工业部副部长

庞天仪:“有这么个七八个精英人才,留学生有两位,剩下的燕京、清华等等这些学校(的毕业生),他们其实也没干过,就是从书本知识,有些这个英文(书),那时候我们看不懂,他们行。”

战火之中,敌后兵工厂拔地而起支援抗战

在众多专业人员的努力下,冀中根据地在大沙河两岸,建立了南北两个军工区域,除了众多修械所外,还有化学厂、炮弹厂、子弹厂、翻砂厂等等,已经基本形成军工生产的体系。不只是冀中,整个敌后抗日武装力量所在的区域,人们都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纷纷建立自己的兵工厂或修械所。它们都从几十人的规模起步,几把锉刀,一两台手摇机床,一个自制的风箱,看起来比铁匠铺强不了多少。

战火之中,敌后兵工厂拔地而起支援抗战

从简单修理枪械,到生产手榴弹、地雷,再到复装子弹、机器制造、火炸药制造,甚至能自行生产步枪和迫击炮弹,为敌后抗战提供了重要的武器装备支持。

战火之中,敌后兵工厂拔地而起支援抗战

这片古老的土地虽然遭到侵略者的蹂躏,但从来没有屈服,更没有放弃过抵抗。

来源/《军工记忆》

全国产经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817,邮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