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軍閃擊蘇聯,斯大林防線起到了哪些防禦作用?

二戰德軍閃擊蘇聯,斯大林防線起到了哪些防禦作用?

從古到今,中外一些具有遠見的戰略家們,大都會選擇構築一些能夠防禦敵方入侵的永備工事來減少戰場上的損失,如中國的萬里長城,歐洲的一些城堡建築等。

時間行進到上世紀30年代時,蘇聯和法國相繼也建造了一條象長城一樣的軍事建築,法國的叫馬其諾防線,蘇聯的叫斯大林防線,這兩條鋼筋水泥建築都是為了防備德國入侵而建設的。但是,與馬其諾防線一樣,斯大林防線並沒有在德軍閃擊蘇聯的行動中取到防禦作用,這是什麼原因呢?

二戰德軍閃擊蘇聯,斯大林防線起到了哪些防禦作用?

與馬其諾防線不同,斯大林防線連綿不斷,逶迤1200公里,堪稱世界上宏偉的軍事建築

眾所周知,法國精心打造的馬其諾防線有幾個顯著特點,首先是設計合理,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堡壘,堡壘之間連成一片,形成了一個交叉掩護的火力支援體系。其次是工事堅固。據資料介紹,馬其諾防線耗資巨大,使用鋼筋水泥澆鑄成永備工事,按當時打擊力量,敵方很難突破工事。第三,馬其諾防線只起到局部防禦作用,結果德軍根本沒有從防線經過,而是繞過防線從阿登山區挺進。

而斯大林防線是一個時代的產物,斯大林上臺後,蘇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構建了一條北起波羅的海南至黑海的漫長防線,它由13個堡壘地域組成,每個堡壘地域都有自己獨到的防禦縱深,而且13個堡壘都各自為戰,形成獨到的防禦正面。可以說,斯大林防線在設計之初是獨具匠心的,也是具有實戰意義的。

二戰德軍閃擊蘇聯,斯大林防線起到了哪些防禦作用?

斯大林防線設計的初衷主要基於三點:第一是為防禦西面敵人進攻所設。按當時地理環境和軍事形勢,應該專門為防禦德國入侵而建造。第二是離邊境20公里,是一條國防防禦工程。由於國境線的特殊性,斯大林防線並非象馬其諾防線那樣相互連接,而是每個堡壘地域之間通過公路和鐵路相連,對於入侵者來說,奪取其中一個堡壘並不影響其它堡壘發揮打擊作用。

第三,斯大林防線是一個戰術作用明顯的建築。在堡壘地域內,蘇軍都設置了雷區、鹿砦和鐵絲網等防禦設施,有些地方還特別構築了壕溝和防空設施。

二戰德軍閃擊蘇聯,斯大林防線起到了哪些防禦作用?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斯大林防線的重要作用被忽視,新的斯大林防線延伸到西部邊境,但尚在建設中的新防線,和舊防線一樣,沒有發揮抵禦入侵者的作用

很多讀者疑問,既然蘇聯花費巨資修建這麼一條軍事工程,在德國入侵時肯定會發揮重要作用。實際上,斯大林防線並沒象大家想象的那樣,由於蘇德在戰爭爆發前發生了一系列讓人詫異的聯繫,先是蘇德從敵視變成友好,後是兩國共同佔領波蘭,這種與利益相關的結局讓局外人一頭霧水。

但蘇聯人自己是清楚的,那就是德國閃擊波蘭之前,蘇聯不僅加強了斯大林防線的堡壘數量,從13個加強到21個,新增的8個堡壘地域顯然是為了應對德國入侵準備的。

二戰德軍閃擊蘇聯,斯大林防線起到了哪些防禦作用?

而且讓人不解的是,《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後,這個花費1200億盧布的浩大工程卻被蘇聯自己摧毀了,原因就是蘇聯把戰線向西延伸了。這個被稱為莫洛托夫的新斯大林防線,不僅讓舊防線變成廢墟,還在德軍閃擊蘇聯前仍然處在建築之中,結果卻是兩條防線作用全無。

斯大林防線的拆除,是蘇聯當時很大的一次錯誤決策,致使德軍在閃擊行動中輕鬆越過防線而直抵莫斯科城下。

蘇德戰爭爆發後,斯大林防線到底有沒有發揮一些作用呢?

2005年開始,蘇聯開始重視對二戰遺蹟的開發和保護工作,斯大林防線也被作為旅遊觀光的一處重要景點推薦給遊客。對於這條防線在二戰中防禦作用的疑問也從此公知於眾。

按遺蹟堡壘上的彈孔和導遊的介紹,我們會很清楚的得知,德軍入侵蘇聯後,在斯大林防線上還是發生了很多次戰鬥,有些還是非常驚險和殘酷的。

二戰德軍閃擊蘇聯,斯大林防線起到了哪些防禦作用?

1941年6月22日,德軍發動閃電戰突襲蘇聯後,僅僅1天時間,德軍就突破莫洛托夫防線,6天后,兩軍就在斯大林防線展開激戰,由於防線被蘇軍自己拆除,但蘇軍仍然利用一些殘垣斷壁與德軍展開防禦作戰。據資料介紹,在一些拆除不徹底的堡壘地域,斯大林防線還是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

德軍在斯大林防線的進攻持續了兩天才突破,而且還是德軍裝甲部隊機動到堡壘側面才通過堡壘的,說明斯大林防線還是有防禦作用的。

二戰德軍閃擊蘇聯,斯大林防線起到了哪些防禦作用?

當然,即使斯大林防線構築得再堅固,在當時德軍的閃電行動中,由於蘇軍的倉促應戰,突破只是時間問題。但我們從蘇軍在斯大林戰線建了拆、拆了又重建的過程中,似乎看到當時蘇聯對於歐洲戰場形勢預判的縮影。

更多資訊請關注島主說事,喜歡本文的讀者請點贊、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作者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