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军闪击苏联,斯大林防线起到了哪些防御作用?

二战德军闪击苏联,斯大林防线起到了哪些防御作用?

从古到今,中外一些具有远见的战略家们,大都会选择构筑一些能够防御敌方入侵的永备工事来减少战场上的损失,如中国的万里长城,欧洲的一些城堡建筑等。

时间行进到上世纪30年代时,苏联和法国相继也建造了一条象长城一样的军事建筑,法国的叫马其诺防线,苏联的叫斯大林防线,这两条钢筋水泥建筑都是为了防备德国入侵而建设的。但是,与马其诺防线一样,斯大林防线并没有在德军闪击苏联的行动中取到防御作用,这是什么原因呢?

二战德军闪击苏联,斯大林防线起到了哪些防御作用?

与马其诺防线不同,斯大林防线连绵不断,逶迤1200公里,堪称世界上宏伟的军事建筑

众所周知,法国精心打造的马其诺防线有几个显著特点,首先是设计合理,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堡垒,堡垒之间连成一片,形成了一个交叉掩护的火力支援体系。其次是工事坚固。据资料介绍,马其诺防线耗资巨大,使用钢筋水泥浇铸成永备工事,按当时打击力量,敌方很难突破工事。第三,马其诺防线只起到局部防御作用,结果德军根本没有从防线经过,而是绕过防线从阿登山区挺进。

而斯大林防线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斯大林上台后,苏联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构建了一条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的漫长防线,它由13个堡垒地域组成,每个堡垒地域都有自己独到的防御纵深,而且13个堡垒都各自为战,形成独到的防御正面。可以说,斯大林防线在设计之初是独具匠心的,也是具有实战意义的。

二战德军闪击苏联,斯大林防线起到了哪些防御作用?

斯大林防线设计的初衷主要基于三点:第一是为防御西面敌人进攻所设。按当时地理环境和军事形势,应该专门为防御德国入侵而建造。第二是离边境20公里,是一条国防防御工程。由于国境线的特殊性,斯大林防线并非象马其诺防线那样相互连接,而是每个堡垒地域之间通过公路和铁路相连,对于入侵者来说,夺取其中一个堡垒并不影响其它堡垒发挥打击作用。

第三,斯大林防线是一个战术作用明显的建筑。在堡垒地域内,苏军都设置了雷区、鹿砦和铁丝网等防御设施,有些地方还特别构筑了壕沟和防空设施。

二战德军闪击苏联,斯大林防线起到了哪些防御作用?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斯大林防线的重要作用被忽视,新的斯大林防线延伸到西部边境,但尚在建设中的新防线,和旧防线一样,没有发挥抵御入侵者的作用

很多读者疑问,既然苏联花费巨资修建这么一条军事工程,在德国入侵时肯定会发挥重要作用。实际上,斯大林防线并没象大家想象的那样,由于苏德在战争爆发前发生了一系列让人诧异的联系,先是苏德从敌视变成友好,后是两国共同占领波兰,这种与利益相关的结局让局外人一头雾水。

但苏联人自己是清楚的,那就是德国闪击波兰之前,苏联不仅加强了斯大林防线的堡垒数量,从13个加强到21个,新增的8个堡垒地域显然是为了应对德国入侵准备的。

二战德军闪击苏联,斯大林防线起到了哪些防御作用?

而且让人不解的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这个花费1200亿卢布的浩大工程却被苏联自己摧毁了,原因就是苏联把战线向西延伸了。这个被称为莫洛托夫的新斯大林防线,不仅让旧防线变成废墟,还在德军闪击苏联前仍然处在建筑之中,结果却是两条防线作用全无。

斯大林防线的拆除,是苏联当时很大的一次错误决策,致使德军在闪击行动中轻松越过防线而直抵莫斯科城下。

苏德战争爆发后,斯大林防线到底有没有发挥一些作用呢?

2005年开始,苏联开始重视对二战遗迹的开发和保护工作,斯大林防线也被作为旅游观光的一处重要景点推荐给游客。对于这条防线在二战中防御作用的疑问也从此公知于众。

按遗迹堡垒上的弹孔和导游的介绍,我们会很清楚的得知,德军入侵苏联后,在斯大林防线上还是发生了很多次战斗,有些还是非常惊险和残酷的。

二战德军闪击苏联,斯大林防线起到了哪些防御作用?

1941年6月22日,德军发动闪电战突袭苏联后,仅仅1天时间,德军就突破莫洛托夫防线,6天后,两军就在斯大林防线展开激战,由于防线被苏军自己拆除,但苏军仍然利用一些残垣断壁与德军展开防御作战。据资料介绍,在一些拆除不彻底的堡垒地域,斯大林防线还是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德军在斯大林防线的进攻持续了两天才突破,而且还是德军装甲部队机动到堡垒侧面才通过堡垒的,说明斯大林防线还是有防御作用的。

二战德军闪击苏联,斯大林防线起到了哪些防御作用?

当然,即使斯大林防线构筑得再坚固,在当时德军的闪电行动中,由于苏军的仓促应战,突破只是时间问题。但我们从苏军在斯大林战线建了拆、拆了又重建的过程中,似乎看到当时苏联对于欧洲战场形势预判的缩影。

更多资讯请关注岛主说事,喜欢本文的读者请点赞、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作者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