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跟毛澤東拍桌子的將軍彭雪楓,屢受重用,犧牲後毛澤東默然落淚

敢跟毛澤東拍桌子的將軍彭雪楓,屢受重用,犧牲後毛澤東默然落淚

敢跟毛澤東拍桌子的將軍彭雪楓,屢受重用,犧牲後毛澤東默然落淚

1936年12月20日:毛澤東致彭雪楓信

敢跟毛澤東拍桌子的將軍彭雪楓,屢受重用,犧牲後毛澤東默然落淚

1938年,鄧小平與蕭克、彭雪楓、朱德、彭德懷在山西洪洞縣馬牧村八路軍總部的合影

編者按:彭雪楓(1907-1944),是中國工農紅軍、八路軍、新四軍的著名將領,我黨我軍德才兼備、智勇雙全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和軍事家。他投身革命20年,出生入死,戰功卓著。1944年9月,在指揮八里莊戰鬥中不幸壯烈殉國,年僅37歲。毛澤東讚譽彭雪楓是“共產黨人好榜樣”。鄧小平擔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時,1988年10月,確定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等33人為“軍事家”,彭雪楓名列其中。

彭雪楓:敢同毛澤東拍桌子的將軍

彭雪楓是我軍著名的軍事家,也是毛澤東的愛將之一。他文武雙全、軍政兼優,深受毛澤東器重。同時,他也敢於堅持原則,犯顏直陳。為此,他曾同毛澤東發生了一次爭執,並互相拍了桌子。毛澤東不僅沒有記恨,而且還屢委以重任,在黨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話。

1935年11月30日,彭雪楓率紅一軍團四師的幹部,由駐地出發到鹿阝縣(今富縣)東村參加紅一方面軍營以上幹部大會。大會之後,四師幹部返回駐地,但彭雪楓卻接到一個要他留下來,中央首長要同他談話的通知。

一家大戶的宅院,毛澤東就住在這裡。

毛澤東與彭雪楓的談話,是從吳起鎮戰鬥開始的。提起那次戰鬥,彭雪楓滿面春風,微笑浮在眉梢。他邊說邊用手比劃著。

“最近聽到一些關於二縱隊不團結問題的反映,今天把你留下來,談談這個問題……”毛澤東開門見山地說。恐怕這就是找彭雪楓談話的真正原因吧。

彭雪楓取得遵義戰役勝利 毛主席寫下著名的《婁山關》

第五次反圍剿之後,中國工農紅軍開始長征,在湘江戰役中受到了巨大損失,到遵義後召開了遵義會議。遵義會議之後,很重要的一場戰役就是遵義戰役。而遵義戰役,其中戰役的高潮點就是攻打婁山關,打婁山關,我父親當時率領的紅軍十三團是擔任打婁山關的主力,繼婁山關打下來以後,他又在軍團彭德懷的領導下,二下遵義城,再次打下了遵義城,又佔領了老鴨山,這是串在一起的,就取得了遵義戰役的勝利。

遵義戰役是紅軍長征以後第一次重大的勝利。這對於當時鼓舞紅軍的士氣起了非常重大的作用。而且對於確立毛澤東同志在我黨、我軍中的領導地位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遵義戰役勝利,特別是打下婁山關以後,毛主席寫了一首著名的詞,叫《婁山關》,就是“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這首詞,這裡面最有名的一句就是“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漫步從頭躍”,就是那場戰役勝利以後,毛主席對未來充滿了憧憬,我們黨和軍隊有了更大的自信,從那種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而在這場戰役中,我父親在其中,在黨中央、中央軍委的領導下,應該說在關鍵戰役中他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將軍37歲犧牲令毛澤東落淚:竟然損我一員大將

彭雪楓智勇雙全,率軍南征北戰,所指揮的部隊屢為前鋒,戰功卓著,參加過第三、四、五次反圍剿,二萬五千里長徵,組織過土成嶺戰役,兩次率軍攻佔婁山關,直取遵義城,橫渡金沙江,飛越大渡河,進軍天全城,通過大草原。

秋陽高照的鄭州烈士陵園廣場,蒼松翠柏掩映,河南籍著名烈士彭雪楓將軍的紀念碑亭莊嚴地豎立在這裡。他投身革命20年,出生入死,南征北戰,智勇雙全,戰功卓著,被毛澤東、朱德譽為“共產黨人的好榜樣”。可是, 就在抗戰勝利前夕,他在一次指揮作戰中不幸中彈犧牲。得知他犧牲的消息,毛澤東默然淚流:“小小的八里莊,竟然損我一員大將!”

毛澤東、朱德、彭德懷、陳毅的共同輓詞是:“二十年艱難事業,即將徹底完成,忍看功績輝煌,英名永在,一世忠貞,是共產黨人好榜樣;千萬裡山河破碎,正待從頭收拾,孰料血花飛濺,為國犧牲,滿腔悲憤,為中華民族悼英雄。”

敢跟毛澤東拍桌子的將軍彭雪楓,屢受重用,犧牲後毛澤東默然落淚

彭雪楓校長在組織學員訓練

敢跟毛澤東拍桌子的將軍彭雪楓,屢受重用,犧牲後毛澤東默然落淚

拂曉叢刊

敢跟毛澤東拍桌子的將軍彭雪楓,屢受重用,犧牲後毛澤東默然落淚

彭雪楓與妻子林穎的合影

馳騁華中平原的精銳之師 彭雪楓創建騎兵部隊

抗日戰爭爆發後,彭雪楓先後任新四軍遊擊支隊司令員兼政委、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和抗日軍政大學第四分校校長等職。在一次反頑軍戰鬥中,新四軍第四師所部遭國民黨頑軍騎兵部隊的襲擊,損失慘重。彭雪楓心如刀絞,痛下決心要儘快建立自己的騎兵部隊。

1941年7月中旬,第四師在淮寶縣仁和集召開四師軍政委員會擴大會議。彭雪楓在大會講話中深刻總結檢查了津浦路西反頑鬥爭失利的教訓:“第四師之所以失利受挫,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有效地對付敵軍騎兵。論作戰勇敢,敵軍騎兵不如我;講行進速度,我不如敵軍騎兵,所以多次戰鬥四師常常陷入被動局面。現在到了津浦路東,組建騎兵部隊,就是吸取過去的教訓,面對配有快速騎兵部隊的敵人採取的針對性措施。”彭雪楓提出組建騎兵團的建議,是他久經思考的想法。

彭雪楓的“三件寶”:《拂曉報》拂曉劇團和騎兵團

抗日戰爭時期,彭雪楓任新四軍四師師長,1944年犧牲於河南省夏邑縣八里莊戰場上。他自1938年從河南確山竹溝率隊東征,到睢(縣)、杞(縣)、太(康)同地方黨的武裝匯合後,便為建立豫皖蘇邊區抗日根據地而戰鬥,直到為黨為人民貢獻出自己的生命。這裡記述的是在這個時期中彭雪楓的三件寶:即《拂曉報》、拂曉劇團和騎兵團。

《拂曉報》誕生的當天,彭雪楓欣然揮毫為報紙題寫了刊頭,並以《拂曉報---我們的良友》為題,為《拂曉報》創刊號撰寫了一篇飽含革命激情的發刊詞。彭雪楓非常重視《拂曉報》,他認為一支筆勝過2000支毛瑟槍,《拂曉報》作為黨的一支鐵軍,其威力賽過千軍萬馬。他風趣地對《拂曉報》年輕的新聞兵說:將來革命勝利了,我要當個新聞記者。我從少年開始就和報紙結下了不解之緣,那時我喜歡給報紙投個稿,我對辦報有特殊的感情啊!

賢妻有此進步,愚夫理當祝賀——1942年7月7日彭雪楓寫給林穎的信

古人有句話叫做“士別三日即當刮目相看”,緣故是他在不斷的轉變著。這是很合乎辯證法的。看了你的這次來信,證明你在思想上又進了一大步,那就是你的克己功夫,能夠剋制自己,而且也不是盲目的或衝動的,而是經過了一夜之間的“矛盾的鬥爭”,終於勝利了。賢妻有此進步,愚夫理當祝賀的啊!

關於交友——待人接物問題,根據來問,答覆如後:你說對待比自己強的同志毫無妒意,並能以誠敬之心待之。這當然很難得。尚望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古訓中有“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一語。倘我已以誠待人,而人對我仍存戒心者,則首先即應反省自己,看誠得夠不夠,誠之功夫用得到家不到家?誠實是虛偽的反面,為古今中外所共認的美德。我輩應以此二字共勵共勉。來源:海外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