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親戚的爸去世了,結果三個兒子都在收禮,去的送三份,大家覺得過分嗎?

用戶名tuo2000


是為了區分開,誰也不會隨三份禮,只是奔誰來的寫在誰的名下而已,將來誰的朋友家裡有事兒就是誰再去隨,這是帳


吟雪楓情12


這樣的事情我也遇到過,四年前我堂弟母親去世了,86歲在農村也是高壽。

三個兒子兩個女兒,都在外面工作,老大退休了,屬無產階級一個月2000多塊錢退休工資。

老二老三都是有面子工作,人緣多送禮的人自然不少。於是眾親戚來送禮設公帳,有記錄登記。凡是老二老二的朋友各自收禮。

送老母親上山安葬完後回到家裡,老二提出把帳算一下,於是請我這個外人說話。瞭解共用了4.2萬,公帳收了3.75萬,其中有妹妹單位送的3800元,我提議這錢退給妹妹,因為妹夫送了6000,你們各自收禮,妹妹的人情要自己去還該退。差8000元,老二,老三各出4000,老大條價不好出100元,各位都認可我說老二條件那好,應該都自己出了,可是老二媳婦一臉不高興。

老人去世這樣情況很多,是誰的朋友送給誰,老親戚設公帳,不會送三份。


王老歪49681976


這種辦喪事我還第一次聽說過。(我今年72歲)。在我們這裡是共設一個靈堂,所有子女都在靈堂裡伏孝三到五天不等。在老人死的當天晚上,請上家族裡的長輩來談喪事,安排好誰來記帳(寫弔喪薄),誰來收錢(收份子錢)。誰主持喪事(安排所有喪事的一切事務,包括辦火化證,吹打,廚師,道士及火葬場等的一切費用等各種雜務)。另外由子女先拿出平均每人多少(約估多少費用平攤,女兒不拿的)。然後交給一人保管及付出所有開支,一定要記好分帳。等喪事結束後與喪主結帳,多餘的退還喪主,如不夠到受的份子錢去拿(應寫收條給他)。死者子女一概不管事,只能呆在孝堂裡,連吃飯都在孝堂裡(特別在火化當天更不能出孝堂步)。關於弟兄間的親戚,朋友的多少,送的份子錢的多少,如弟兄們團結和睦就不去細分,按三一三十一平分,喪事費用可是平攤。如弟兄間有些矛盾,就按誰的小家的親朋送的份子錢歸誰(因弔喪薄上記有送份子錢人的名字及多少金額),公家親朋送的份子錢大家平分。女兒辦喪事不出錢,但過五七的錢應女兒拿,與兒子無關。


用戶8669576061536


我爸爸兄弟四個,奶奶去世的時候,

大家的親戚朋友一起送禮的,

有一個公賬 ,如果跟其中某個兄弟關係好的話,

就送一分禮就行了。

到時候,跟誰關係好,給誰送的禮 ,

錢還是歸誰。

比如說,我爸的朋友來送的禮,

分的時候錢都還是給我爸 。


但是如果跟我們關係都好,

比如說某個共同的親戚送的禮,

錢就歸大家一起分。

但父親總是念叨幾個叔叔伯伯經濟條件稍差一些,

所以沒要他的那份,直接把錢給三個叔伯分了,


如果親戚的三個兒子都在收禮 ,

那你就送三份好了,

相對的,等你辦事收禮的時候,我相信三個兒子也會分別送禮的,

現在指望這個發財的人很少了,

正所謂,禮尚往來,有往來才有意義嘛 ,


老徐說事999


視情況而定,不能一概而論,我身邊就有一朋友,外婆去世,六個舅舅人一人一本帳,一字排開,也算是尉為壯觀了!遇到類似的情況,我個人認為,是誰的客,情帳記在誰的名下就可以了,稍顯難辦的是,本是老大的客,與老二,老三也很熟,並有人情往來的,沒辦法,一一上帳即可,但本人還是覺得,這樣記幾本帳的做法,還是欠妥,最好就設一本帳,免得客人尷尬和造成太多上情壓力!


兵哥181375140


我幫助親戚朋友管帳多次,錢統一收,開支統一,來客分公親和私親,各自一頁記帳,朋友也分老人的朋友,作公親,各自的朋友作私親,算帳的時候再理清,不能當時弄,避免尷尬。開支彙總後,用公親的禮金沖帳,剩餘平分,不夠平攤。私親的禮金各自收取。因為親戚朋友以後都要還禮的,這樣各認各親各收各禮各還各情,比較妥當。


坂上草


這是一個新興的時尚,兄弟幾個各是有著屬於自個的禮尚往來的親屬朋友圈,面上看好象沒問題,其實苦了家族主親,有幾本帳得送幾份禮。我們這有一老頭過世,七個兒子各立一帳本,健在的老媽說:兒子們成家後,我們也有人情往來也要立一帳本,面對八本帳,外甥姨侄堂侄們犯難了,有的溜了,有的發牢騷,弄得大家不愉快!本來大家為了過世的老人,送最後一程使之入土為安,成了健在人變相斂財的門道實在不應該!記得上世記六、七、八十年代初,那家老人過世,左居右鄰從家裡帶些臘肉雞蛋疏菜,前來搭手幫忙,親屬好友拿段布料以示祭奠,附近樂師敲鑼打鼓、八大金剛抬棺安葬老人入土,幾餐生活幾包香菸就打發了。其實那樣很好!值得懷念!


淼叔大大


這個情況至今還沒聽說過,是那個省,那個民族是這個風俗習慣?一個父親去世,三個兒子,設三個靈棚嗎?

咱國有地方,三個兒子,各有各的朋友圈,遇到朋友圈中誰家有白事,只需一個兒子去隨禮。三個兒子可能隨了三個朋友圈。當自己父親去世,三個圈內的三夥人都耒隨禮,絕不會在三個地方收禮,更不會一下隨三份禮。

往往是這種情況,事肯定在一個地方辦,理事會只設一個禮桌,禮桌上記賬時,姓啥名誰,那個單位是寫的十分清楚的。如果三個兒子想將禮金分請楚,等事後各挑各自的朋友。

三個兒子同時跟一個人隨禮一般沒有。如確有這種情況,回禮時絕不會送三份禮,仍是一份,只是錢數x3而己。

天之大,無奇不有,有奇事只管報耒。


未雨綢繆180973058


在我們東北這個地方婚喪嫁娶的時候,如果遇到人家的兄弟姐妹或者是父親什麼的親屬,跟自己平時也有交往和聯繫的話,那麼在這個婚事或者商事的現場遇見了,要是不隨個禮還真顯得尷尬。所以說在我們這裡如果遇到相熟的朋友,他家裡出了事情,那麼他的直系親屬又毒跟我很熟,所以說我是自然而然的要隨上幾分的。


上個星期我朋友的爸爸就去世了,接到了通知,我馬上就開車趕到了殯儀館,在殯儀館裡我見到了我哥們兒我隨了500元錢,這時他的弟弟也過來打招呼,平時跟他弟弟也是非常的好,又隨了500元。我開車要往出走的時候又遇見他姐夫,他姐夫平時跟我因為有一點生意聯繫,所以我又硬著頭皮給了500元。然後那幾天我在殯儀館裡幫他們忙,又遇見了一份兒朋友家的喪事。遇見了就得隨禮,人情往分兒是不能錯過的,於是我又隨了500元,就這幾天的功夫2000元不見了。不闊能怎麼辦?我們的傳統不就是人情往份有事大家幫忙嘛,所以我覺得你隨出去的錢也不會白隨的,到時候你家有事自然也有人來幫忙。


有一年我記得我姑丈母孃突然去世了,我的兩個小舅子操辦著喪事。在辦喪事的過程中,我的小舅子跟我唏噓的感慨著說。原來別人家的老人或者是親人去世的時候,我總以為隨個禮,然後就萬事大吉了,其實有些時候覺得特別是喪事人沒了以後真的需要親戚朋友們來幫忙,現場如果冷冷清清的,真的是讓這個喪事辦的也不怎麼體面。我聽了他的話也有共同感。我覺得小舅子說的是對的,所以說從那一年我的姑丈母孃去世以後,誰家有個大事小情的,我都會全力以赴的去幫忙。說一句實話,這為的是啥?還不是我們中年人朋友,現在是越來越少了,如果家裡遇到事情了,在沒有個好人緣兒,真的是很尷尬的。


中年人最怕的就是自己的中年,晚年冷冷清清,所以我說遇到誰家有個大事小情,要全力以赴的幫忙,換來一個有來有往的交情。因此說你參加的這次上禮三個兄弟你都認識,那麼就都隨一份禮,這樣的話你也是讓人看著是個明事理,懂交情,重情義的人。這種隨禮也一點不過分。


伊春美食美客


三個兒子有三個賬本沒錯啊,還會有一個公帳本,誰的朋友付的禮寫誰帳上,鄰居是寫公賬上的,你如果和三個兒子玩的都好,可以拿三份,也可以拿一份上公賬,人家自己分,如果你拿三份,到你家有事時人家三兄弟一人給你拿一份。你給三個拿一份,你家有事時三個人給你兌一份。沒毛病。畢竟三個兒子的朋友不一樣多,隨得禮也不可能一樣多,誰的就是誰的,多好,我家這邊有六七個兒子的,就是七八個賬本,誰收的誰還,上公賬的人,家裡有事兒子一塊兌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