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的血糖居高不下?不妨找找這12種原因

血糖為什麼老是居高不下?或是忽高忽低、反反覆覆?

影響血糖的因素眾多,涉及到飲食、運動、心理、用藥、診斷、監測等方方面面,具體到每個患者又不盡相同。

糖友不妨對照一下,看看自己的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01 飲食不合理

糖友常見的飲食不當有:飲食不控制、每天攝入過量或偏食、愛吃高脂肪的食物等。

為什麼你的血糖居高不下?不妨找找這12種原因

糖友對於喜歡吃的水果沒有充分的認識,意識不到吃水果後升高血糖,隨便進食,沒有掌握控制份量。

在節假期間糖友暴飲暴食,不加節制。隨意飲酒(空腹飲酒可導致低血糖發生)。

對策:

控制總熱量攝入,以維持理想體重。平衡膳食,使各種營養物質攝入均衡。定時、定量、定餐。堅持少量多餐。

02缺乏規律運動

為什麼你的血糖居高不下?不妨找找這12種原因

由於各種原因,糖友運動容易出現“三天打漁,兩天曬網 ”。運動應該持之以恆,有研究發現,如果運動間歇超過3天,已經獲得的胰島素敏感性會降低,運動效果及積累作用就減少。此外,不要做高強度的無氧運動,反而會升高血糖。

對策:

運動頻率一般以1周3~7天為宜,具體視運動量的大小而定。如果每次的運動量較大,可間隔一兩天,但不要超過3天,如果每次運動量較小且患者身體允許,則每天堅持運動1次最為理想。

03藥物使用不當

首先,糖友所使用的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的劑量不夠,不足以把身體的高血糖降到正常的水平。還有糖友因為其他疾病,服用一些會引起高血糖的藥物,或者服用某些止咳糖漿等高糖的藥物,也會引起血糖高。有些糖友沒有嚴格按照胰島素注射方法,隨意調節胰島素劑量。對於用藥之後血糖水平控制不理想的病人以及存在肝、腎功能不全的部分糖友,不肯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

對策:

對於藥物使用不當的糖友,應該定期參加糖尿病的知識教育,每次取藥後再回來向護士詢問藥物的正確使用方法,停藥須徵求醫生的意見。若需要調整藥物治療方案,應聽從專業醫生建議接受治療。

04忽視血糖監測

為什麼你的血糖居高不下?不妨找找這12種原因

有些病人不重視血糖監測,吃藥憑著感覺走,這樣血糖很難得到良好控制。

對策:

定期的血糖監測,有助於瞭解病情,指導藥物調整。通過監測,可以發現沒有控制好的原因,例如飲食問題、運動問題、用藥問題或其他的生活細節問題等等,都能在這個系統監測的記錄中得以反應。儘可能避免引起血糖升高的事情或預防低血糖的發生,真正做到把血糖監測作為調整患者生活的依據。

記錄中應該包括每天監測的時間、血糖值和飲食量、進食量與時間,特別是胰島素劑量與注射時間,每天的運動量、運動時間、特別的事件(如發燒等)。

病情不穩定的老年糖友,更是需要加強血糖監測。

05胰島功能衰竭

2型糖友隨著病程的延長,胰島功能將逐漸減退以至完全衰竭。許多降糖藥物(主要指胰島素促泌劑)發揮藥效的前提是糖友尚保留一定的胰島功能,因為此類藥物主要是通過刺激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髮揮降糖作用的。當糖友胰島功能嚴重降低,這類藥物(主要指磺脲類藥物)的作用就會大打折扣,甚至完全失效,致使血糖居高不下。

對策:

2型糖友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藥治療的基礎上,若血糖仍未達到控制目標,即可開始口服降糖藥和起始胰島素的聯合治療。

在糖尿病病程中(包括新診斷的2型糖尿病),出現無明顯誘因的體重顯著下降時,應該儘早使用胰島素治療。

06存在胰島素抵抗

胰島素抵抗,通俗地講就是機體對胰島素不敏感,多見於肥胖患者。

對策:

如果存在胰島素抵抗,必須配合使用改善胰島素抵抗的藥物(如雙胍類、噻唑烷二酮類),單獨使用胰島素或胰島素促泌劑效果欠佳。

07體重超重或肥胖

為什麼你的血糖居高不下?不妨找找這12種原因

若過於肥胖,往往導致脂肪細胞明顯增大,使得胰島素作用明顯降低,為了確保血糖值能夠保持正常,胰島素β細胞會有明顯增大現象,由此使得胰島素分泌量明顯提高。若太肥胖極易導致胰島β細胞承受過重負荷而受到損傷,從而使得胰島素無法充足分泌,由此發生高血糖病變。

對策:

很多人認為減肥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預防肥胖要做好兩件事:管住嘴、邁動腿。

管住嘴:1. 晚飯要少吃;2. 吃飯要細嚼慢嚥;3. 少食多餐;4. 餐前喝湯;5. 可兩餐之間安排吃水果;6. 吃食物的膨脹劑:食物膨脹劑是醫院特製的一類食物。在餐前用一大杯水浸泡後就膨脹開,這種物質最多增加飽感,但是一點都不被吸收,而且還帶走了20%的脂肪含量。適合食量確實很大,吃了以後還有飢餓感的人。

邁開腿:運動需每天堅持半小時運動30分鐘左右,可以選擇快速步行、爬樓梯、跳繩等方式減肥。

08情緒不穩定

為什麼你的血糖居高不下?不妨找找這12種原因

糖友如果情緒不穩定,容易引起高血糖。有些糖友對糖尿病的認識不足,患糖尿病後,心理上難以接受,導致心情抑鬱、焦慮,這些都會使血糖水平升高;有些糖友經濟狀況不好.無法承擔醫藥費使得心理負擔加重。

對策:

對於心理壓力比較大,情緒不穩定的糖友,更應該學習關於糖尿病的相關知識,也可以尋求專業心理人員的幫助,在專業人員的引導下進行壓力接種訓練,學會應對壓力的技巧並將其運用於現實生活中,通過聽音樂、深呼吸、轉移注意力等方法來調節情緒。這些都對緩解心理壓力有幫助。

09合併其他疾病

比如糖友出現上呼吸道感染或者腹瀉的症狀時,會導致糖友產生應激性血糖水平升高;另外糖友如果併發前列腺炎,進行治療時服用了含糖藥物,也會致使血糖水平增加。

對策:

這種情況下,糖友要先進行其他疾病治療,如上呼吸道感染,應及時控制感染,腹瀉時及時治療腹瀉。在就診其他疾病時,也應該告知醫生自身患有糖尿病,避免使用含糖類藥物。

10 身體有炎症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由於病程長,糖友體質差,易合併感染,且為反覆、混合、多系統感染。

對策:

對併發感染者,在積極控制血糖的同時,通過藥物敏感試驗,選用有效抗生素治療。

11 睡眠不足

為什麼你的血糖居高不下?不妨找找這12種原因

近來發現睡眠不足已成為形成空腹高血糖素的另一個獨立危險因素。因此糖尿病患者保證充足的睡眠也是使空腹血糖長期達標的主要因素。

對策:

糖友每天需保證6-8小時的睡眠。長期失眠或熬夜會導致交感神經過度興奮,抑制胰島素分泌,使腎上腺素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從而使血糖升高。

糖友對糖尿病及愈後認識不足,有部分糖友滿不在乎,有部分糖友則有病亂投醫,輕信道聽途說或虛假廣告,相信中草藥或偏方治療。有的糖友害怕或怕麻煩,拒絕使用胰島素治療,不監測或不按規定時間監測血糖,或只測尿糖。這些原因都會導致糖友長期持續高血糖狀態,或血糖波動較大,必然對機體造成不良影響,導致各種併發症。

對策:

這部分糖友要積極參與糖尿病的宣傳教育,積極進行有益的運動,合理調整飲食結構及熱卡供應。並且定時定量服用降糖藥物或胰島素治療,要定期複診,堅持終生用藥,也要根據自身具體情況,定期複查空腹及餐後血糖,必要時要測定糖化血紅蛋白。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