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洛帶古鎮方知客家文化的迷人處

走進洛帶古鎮方知客家文化的迷人處

成都的客家人約有50萬,成都龍泉驛區大約有30萬,主要分佈於洛帶、十陵、西河等13個鄉鎮。

洛帶是東山客家人最集中、人數最多的一個鎮。因為龍泉驛區位於成都東部,所以一直習慣稱為“東山客家”。

洛帶總人口約3萬,客家人佔九成左右。

洛帶鎮位於成都龍泉山脈西麓,距成都20公里,總面積22平方公里。從市區有專門公交直達。

客家人被稱為“中國的吉普賽人”,分佈於世界各地。

四川歷史上經過5次人口大遷徙,也就是5次大的移民入川,遷徙的原因是戰爭。

這些入川移民來自於廣東、福建、廣東、江西、湖南和湖北等地。這5次大的移民入川,即形成了近今日的四川客家族群,成都區域的客家便集中於東山,即龍泉一帶,龍泉驛區最集中的客家人群就集中於洛帶。

洛帶地名據傳來源於漢代,漢代名“萬景街”。後劉備入蜀,諸葛亮規劃街市,更名為“萬福街”。

後來蜀漢後主劉禪遊該地,玉帶落入井內,地名變更為“落帶”,近代更名為今日的“洛帶”。

唐宋時洛帶屬靈泉縣,即今日的龍泉驛區;清朝名鎮子場;1976年由簡陽劃歸成都市龍泉驛區。

洛帶鎮成為明末清初大量移民入川的聚居地,大量的客家人在此繁衍生息,形成了獨特的客家文化。

走進洛帶古鎮方知客家文化的迷人處

客家文化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語言和風俗,其文化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入川以來,一定恪守一個基本的生存原則“寧賣祖宗田,不丟祖宗言”。本地的客家人雖然可以說一套流利的本地四川方言,但是他們之間仍然使用和四川官話有別的“土廣東話”,非客家人很難聽明白。

這種約定的交流方式至今沒有絲毫改變,這是底線。

其次是一些風俗習慣,如客家民居的翹簷、民間的舞龍、服飾、婚喪祝壽、還有死後的“撿金”,基本還是保存至今,並無大的變化。

比如洛帶鎮現在每年舉辦的舞龍節,規模浩大,人數眾多。

客家人有自己的飲食習慣,客家菜是客家飲食文化的獨特標誌。如煙燻油燙鵝、野菌皮帶面片、客家煙燻排骨等,都是客家菜的代表。

客家風格的民居現在隨著城鄉建築的統一設計規劃,已保留不多,僅存的只有洛帶鎮,這是政府出手保護的結果,再就是石板灘,尚有部分客家民居要素“翹簷”的痕跡。

第三方面,入川各省移民,為了聯絡情感、維護自己群體的利益,各自先後建立了廣東、江西、湖廣三大會館。

會館這一組織形式有其傳統的歷史淵源。會館是中國明清時期都市中,由同鄉或同業組成的封建性團體 。

最早出現於明代前期,迄今所知最早的會館是建於永樂年間的北京蕪湖會館。嘉靖、萬曆時期趨於興盛,清代中期最多。

走進洛帶古鎮方知客家文化的迷人處

即使到了清代後期,突破地域界限的行業性會館仍然只是相當個別的。此時出現的一些超地域的行業組織,大多以同業公會的面目出現。

明清時期大量工商業會館的出現,在一定條件下,對於保護工商業者的自身的利益,起了某些作用。但會館與鄉土觀念及封建勢力的結合,也阻礙了商品交換的擴大和社會經濟的發展。

明清時期的會館大體可分為3種 :北京的大多數會館 ,主要為同鄉官僚、縉紳和科舉之士居停聚會之處,故又稱為試館;北京的少數會館和蘇州、漢口、上海等工商業城市的大多數會館,是以工商業者、行幫為主體的同鄉會館。

走進洛帶古鎮方知客家文化的迷人處

四川的大多數會館,是入清以後由陝西、湖廣、江西、福建、廣東等省遷來的客民建立的同鄉移民會館。

明代後期,工商性質的會館雖佔很大比重,但這些工商業會館仍保持著濃厚的地域觀念,絕大多數仍然是工商業者的同鄉行幫會館。

洛帶的三大會館,兼具同鄉和工商幫會雙重性質。這三大會館至今猶存,且保存完好。

其中以廣東會館最精美,在全省各地同類會館中最大,建築面積達3310平方米。

會館內楹聯很多,其中一聯“雲水蒼茫,異地久棲巴子國;鄉關迢遞,歸舟欲上粵王臺”最具文采,也最能反映遊子的奮鬥精神和思鄉之情。

江西會館亦稱“萬壽宮”,晚清時期由江西籍客家人捐資修建。天井中伸出一個小戲臺構思最為奇特。

湖廣會館是洛帶又一會館,建於清乾隆11年,有湖廣籍人捐資興建,因館中供奉大禹,又稱“禹王宮”。

走進洛帶古鎮方知客家文化的迷人處

洛帶至今保存最好的客家民居,是“巫士大夫第”,是洛帶客家民居風格的代表。

巫士先祖巫羅俊,唐初為朝官,唐皇敕封為鎮國武侯。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巫氏後代錫偉錫俊兄弟入川,先後定居榮昌、永川。

二兄弟一直在洛帶貿易為業,後輩巫作江是在洛帶的主要創業者,為巫氏日後的輝煌打基礎,並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因業績突出,被清廷誥贈為“奉直大夫”,所居之處即為“大夫第”。

“大夫第”建於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有“老堂屋”和“子祠堂”之分。

巫氏大夫第位於洛帶鎮下街,於江西會館毗鄰,對面為湖廣會館。整個建築為典型的客家民居風格,至今整體基本保持完好。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