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洛带古镇方知客家文化的迷人处

走进洛带古镇方知客家文化的迷人处

成都的客家人约有50万,成都龙泉驿区大约有30万,主要分布于洛带、十陵、西河等13个乡镇。

洛带是东山客家人最集中、人数最多的一个镇。因为龙泉驿区位于成都东部,所以一直习惯称为“东山客家”。

洛带总人口约3万,客家人占九成左右。

洛带镇位于成都龙泉山脉西麓,距成都20公里,总面积22平方公里。从市区有专门公交直达。

客家人被称为“中国的吉普赛人”,分布于世界各地。

四川历史上经过5次人口大迁徙,也就是5次大的移民入川,迁徙的原因是战争。

这些入川移民来自于广东、福建、广东、江西、湖南和湖北等地。这5次大的移民入川,即形成了近今日的四川客家族群,成都区域的客家便集中于东山,即龙泉一带,龙泉驿区最集中的客家人群就集中于洛带。

洛带地名据传来源于汉代,汉代名“万景街”。后刘备入蜀,诸葛亮规划街市,更名为“万福街”。

后来蜀汉后主刘禅游该地,玉带落入井内,地名变更为“落带”,近代更名为今日的“洛带”。

唐宋时洛带属灵泉县,即今日的龙泉驿区;清朝名镇子场;1976年由简阳划归成都市龙泉驿区。

洛带镇成为明末清初大量移民入川的聚居地,大量的客家人在此繁衍生息,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化。

走进洛带古镇方知客家文化的迷人处

客家文化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语言和风俗,其文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入川以来,一定恪守一个基本的生存原则“宁卖祖宗田,不丢祖宗言”。本地的客家人虽然可以说一套流利的本地四川方言,但是他们之间仍然使用和四川官话有别的“土广东话”,非客家人很难听明白。

这种约定的交流方式至今没有丝毫改变,这是底线。

其次是一些风俗习惯,如客家民居的翘檐、民间的舞龙、服饰、婚丧祝寿、还有死后的“捡金”,基本还是保存至今,并无大的变化。

比如洛带镇现在每年举办的舞龙节,规模浩大,人数众多。

客家人有自己的饮食习惯,客家菜是客家饮食文化的独特标志。如烟熏油烫鹅、野菌皮带面片、客家烟熏排骨等,都是客家菜的代表。

客家风格的民居现在随着城乡建筑的统一设计规划,已保留不多,仅存的只有洛带镇,这是政府出手保护的结果,再就是石板滩,尚有部分客家民居要素“翘檐”的痕迹。

第三方面,入川各省移民,为了联络情感、维护自己群体的利益,各自先后建立了广东、江西、湖广三大会馆。

会馆这一组织形式有其传统的历史渊源。会馆是中国明清时期都市中,由同乡或同业组成的封建性团体 。

最早出现于明代前期,迄今所知最早的会馆是建于永乐年间的北京芜湖会馆。嘉靖、万历时期趋于兴盛,清代中期最多。

走进洛带古镇方知客家文化的迷人处

即使到了清代后期,突破地域界限的行业性会馆仍然只是相当个别的。此时出现的一些超地域的行业组织,大多以同业公会的面目出现。

明清时期大量工商业会馆的出现,在一定条件下,对于保护工商业者的自身的利益,起了某些作用。但会馆与乡土观念及封建势力的结合,也阻碍了商品交换的扩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明清时期的会馆大体可分为3种 :北京的大多数会馆 ,主要为同乡官僚、缙绅和科举之士居停聚会之处,故又称为试馆;北京的少数会馆和苏州、汉口、上海等工商业城市的大多数会馆,是以工商业者、行帮为主体的同乡会馆。

走进洛带古镇方知客家文化的迷人处

四川的大多数会馆,是入清以后由陕西、湖广、江西、福建、广东等省迁来的客民建立的同乡移民会馆。

明代后期,工商性质的会馆虽占很大比重,但这些工商业会馆仍保持着浓厚的地域观念,绝大多数仍然是工商业者的同乡行帮会馆。

洛带的三大会馆,兼具同乡和工商帮会双重性质。这三大会馆至今犹存,且保存完好。

其中以广东会馆最精美,在全省各地同类会馆中最大,建筑面积达3310平方米。

会馆内楹联很多,其中一联“云水苍茫,异地久栖巴子国;乡关迢递,归舟欲上粤王台”最具文采,也最能反映游子的奋斗精神和思乡之情。

江西会馆亦称“万寿宫”,晚清时期由江西籍客家人捐资修建。天井中伸出一个小戏台构思最为奇特。

湖广会馆是洛带又一会馆,建于清乾隆11年,有湖广籍人捐资兴建,因馆中供奉大禹,又称“禹王宫”。

走进洛带古镇方知客家文化的迷人处

洛带至今保存最好的客家民居,是“巫士大夫第”,是洛带客家民居风格的代表。

巫士先祖巫罗俊,唐初为朝官,唐皇敕封为镇国武侯。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巫氏后代锡伟锡俊兄弟入川,先后定居荣昌、永川。

二兄弟一直在洛带贸易为业,后辈巫作江是在洛带的主要创业者,为巫氏日后的辉煌打基础,并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因业绩突出,被清廷诰赠为“奉直大夫”,所居之处即为“大夫第”。

“大夫第”建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有“老堂屋”和“子祠堂”之分。

巫氏大夫第位于洛带镇下街,于江西会馆毗邻,对面为湖广会馆。整个建筑为典型的客家民居风格,至今整体基本保持完好。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