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霜降下雨连阴雨,霜降不下一冬干”,农民的预测可靠吗?

今年的霜降是10月24日,作为今年的第18个节气,也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的到来意味着离正式入冬已经不远了,霜降之后天气会继续转冷,露水因为低温凝结成霜,各种作物草木也开始泛黄。霜降这个节气的用处之一,就是提醒人们季节和天气的变化,随着霜降的到来,大部分朋友已经提前做好了过冬的准备,养胃进补等各种养生保健的方法也会陆续安排上。

俗语“霜降下雨连阴雨,霜降不下一冬干”,农民的预测可靠吗?

不过对于农民来说,霜降的意义远不止如此,农民在种地的时候,总是习惯用节气来判断和把握农时,并以此来指导农业生产。到了霜降,虽然北方大部分地区的秋收工作已经到了尾声,但是农民朋友仍旧没有闲下来的时候,树上有大量成熟的柿子等着人手采摘,地里的红薯也是时候收获了,很多农村地区的习惯在霜降之后收红薯,是因为被霜打过的红薯吃起来会更甜。

俗语“霜降下雨连阴雨,霜降不下一冬干”,农民的预测可靠吗?

除了手头上有干不完的活之外,霜降这天的天气情况也是很多农民操心的问题,农村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农民,最擅长的事情之一就是看云识天气,这些大多是他们从上一辈的人那里学来的技巧,尽管每年的天气情况总是变化莫测,但是经过古人长时间的观察和经验积累,还是总结出了一些规律,并且通过谚语的方式流传到了今天,关于霜降,农村有一句俗语叫做“霜降下雨连阴雨,霜降不下一冬干”,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呢?

俗语“霜降下雨连阴雨,霜降不下一冬干”,农民的预测可靠吗?

在农民看来,根据霜降这一天的天气情况,就能预测一整个冬天的雨雪和干湿情况,如果霜降当天下了雨,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的降水都不会少,还很有可能会出现连阴雨的情况,这也意味着整个冬天将会是一个湿冬。相反,如果霜降当天晴空万里没有下雨,相应的整个冬天的雨雪天气都会比较少,还有可能会出现旱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干冬,对于种地的农民来说,干冬和湿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

俗语“霜降下雨连阴雨,霜降不下一冬干”,农民的预测可靠吗?

霜降过后,农村种植的冬小麦也会开始发芽生长,如果这时候出现雨水,不仅能及时的补充小麦的水分,还能为冬季储存更多的营养,在北方农村,冬季厚厚的降雪还能在起到保暖作用的同时,冻死一部分越冬的害虫,对小麦的生长可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但是如果是干冬的话,情况可就完全相反了,干旱的天气会导致地里的水分不足,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北方农村在没有降雪的情况下,地里的温度普遍比较高,这给一些害虫提供了安全越冬的条件,来年开春也更容易出现病虫害。

俗语“霜降下雨连阴雨,霜降不下一冬干”,农民的预测可靠吗?

说了这么多,那么今年到底是干冬还是湿冬呢?从河南农村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地区在霜降这天都没有降雨的迹象,按照“霜降下雨连阴雨,霜降不下一冬干”这句俗语的说法,今年多半是一个干冬,很多农民朋友已经在做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准备了,不过也有人认为这些流传到今天的农村俗语未必完全准确,更不适用于所有农村地区,你觉得农民的这种预测可靠吗?今年到底是干冬还是湿冬呢?欢迎留言和我们讨论。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