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選擇原配“親情”,還是“第三者”的激情?看這三點就夠了

到底是選擇原配“親情”,還是“第三者”的激情?看這三點就夠了

我在網上看到一個帖子,說的事有點意思:老公從外面回家,看老婆在廚房裡忙活,就很柔情地過去賣乖:噯呀,真是太好了,正想吃魚呢,放入一點點料酒會更美味呢。說著話,從背後猴上去親了老婆脖頸一口,然後回去客廳,熟練地調出了某部韓劇……老婆淡淡說了一句:什麼時候讓我見見她吧?老公應了一聲“嗯”。

然後故事就結束了,我說這個小段子比較有意思,倒不是網友們評論的那樣,說面對愛情的時候,每一個女人都有可能變成福爾摩斯,能夠從老公並不擅長、喜歡烹飪,也並不喜歡看韓劇,她從老公的反常舉動中偵知了老公有了另一個女人的案情。我感到有意思是因為這個小故事還是蠻接近現實的。

老公的習慣性思維和習慣性記憶讓他暴露了,他甚至沒有意識老婆裡面的“圈套”,而很自然地答應了一聲。如果說這種現象會實際地發生,它說明了一個什麼問題呢?

它說明每一個出軌的男人在家庭之外花天酒地、胡作非為的時候,依然把家庭作為他最後的根據地,他對自己的老婆始終懷有一種極其信賴的親情,他甚至可能會像這個小段子說的那樣,產生想要和老婆分享他的浪漫故事的念頭,這並不是個別現象,它很有普遍性。

從這一點出發,當一個女人遇到老公出軌時,也可以運用一些小策略,儘早地把老公拉回到自己的身邊,而從男人的角度來說,明白一些婚外感情的真相,也有助於自己更早地擺脫那些沒有實際意義的情感牽絆,使自己的生活走上正規。

到底是選擇原配“親情”,還是“第三者”的激情?看這三點就夠了

綜合起來說一個事實,和原配的”親情“完全能夠幹得掉他和“第三者”之間的激情之愛。

第一,人的生命的自然屬性創造了激情的生物基礎,同時也提供了親情長久的空間和時間。

我們可以說一個人和另一個人相遇相識相見的時候,是各自體內令人愉悅的神經遞質在發揮著作用,也可以說人與人之間肉體的慾望是人人傳承自身基因的生物本能,但同時,我們要看到,人類畢竟是社會性動物,人與人之間思想和情感的彼此聯繫越來越緊密,這是我們社會發展的一個大趨勢。

隨著生物和信息科技的飛速發展,甚至於有一天,我們不必通過社交媒體,也不必通過語言,可以實現心腦即時互通互聯,人與人之間思想和情感聯繫的深度決定了我們社會的發展方向,也決定了每一段關係的久暫深淺。一個人跟“第三者”的激情聯繫遠不如和原配的思想和情感聯繫,當夫妻二人的生活方式已經成為一種不用理智、不用腦子去考慮的習慣性行為的時候,它就成了兩個人所有情感生活的底座,是很難輕易撼動的。

無論說山性易改本性難移也好,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也好,都是在說這一種心理現象,紀律規範了行為,思想塑造了感情,他們成了一個群體的“集體無意識”,所以很難改變。

第二,人的發展的需求造成了一個男人想獲得更多交友、交合機會的心理機制,但是,人的安全的需求則是一種更加根深柢固的心理機制。

人類的童年,安全是一個大問題,面對天災人禍,大自然的偉力,人類必須要臣服,以此求得安全。雖然人類在某些領域和某些自然角力場中能夠戰勝某一種自然力和某一種動物,但總體上他還是無力的,還是需要依靠自然的,哪怕在經過長期的“人定勝天”的強力意志磨練之後,人最終還是明白了一點,只有尊重自然、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合一,才能更加安全。

一個人在社會上爬摸滾打的時候,同樣有這種潛在的心理機制,相比於勇猛精進,不斷嘗試新鮮的事物來說,大多數人還是更習慣於躲在舒適區。兩性關係當中,長期共同生活和互相依存所創造的依戀共生關係就是一個舒適區,就是一種安全感。

一個男人他在嘗新嚐鮮的破壞之路上大踏步前進的時候,總是想要保持住一個退守之地,一個安全港灣,而和原配的穩定關係就是這種退守之地和安全港灣。所以,也就會真實發生像段子中這樣的事情,一個男人出軌的時候,他依然會像孩子依戀著母親一樣依戀著自己的原配,這是“第三者”無法相比的優勢之一。

到底是選擇原配“親情”,還是“第三者”的激情?看這三點就夠了

第三,人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經濟關係作為支撐,但夫妻之間的共情關係在維持婚姻方面比經濟關係表現得更為有力。

經濟關係是原配婚姻相對穩定的重要基礎之一,當夫妻雙方共同創業、共同營收,共擔損失與風險的時候,考慮到婚姻破裂所帶來的經濟損失,一般不會輕易嘗試打破這種契約關係,但另外一雙看不見的手,則把夫妻雙方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說得簡單一點的話,那就是夫妻之間的相知與瞭解,這種心理關係有時候要超過經濟關係的生命力。

有一些夫妻離婚之後還保持往來,主要是因為這種對彼此的瞭解——雖然偶爾乏味,但卻不可一日或缺。人時常會有無法認識自己的困惑,這時候往往會藉助於別人對自己的認識來認識自己,相對於“第三者”提供的哈哈鏡一樣的刺激感覺來說,和原配之間穩定自然的“原色”感覺更有助於一個男人認清自己。所以,他們可能會一時被某些色彩誘惑,但最終還是極有可能回到情感原生之地——家庭。

那為什麼有些男人在事情敗露之後選擇了決裂呢?

  • 這更多的是一種無奈之舉,事情敗露之後輿論壓力和原配老婆給予的壓力,讓他有了一種錯誤的判斷:回頭絕對沒有好果子吃!做了壞事的孩子要儘可能跑遠。
  • 這是對“自我”的一種道德交代,如果說事情敗露之後迴歸家庭,那麼男人就會覺得這相當於是經歷了第二次背叛,成了反覆無常的小人。
  • 夫妻關係自身存在太多問題,出軌和移情別戀是一種“另攀高枝”的主動選擇,這種情況下男人會表現得非常絕情,這一點最不好料理了。

我們說婚姻久了,親情會多於愛情,這句話裡有科學的部分,這也是很多人在婚姻中感覺不到自由,感覺不到激情的一個原因,所以很多男人會向外尋求激情和活力,只是這種向外的尋求很多時候往往都是“額外”尋求好處的行動,大多數時候以不破壞原有利益為前提,如果說最終非得做二選一的抉擇,大多數男人還是會保護即有利益,除非即有利益已經失去了,才會做出重新謀求別處利益的舉動。

到底是選擇原配“親情”,還是“第三者”的激情?看這三點就夠了

從這一點來說。

一是男人在面對家庭之外種種誘惑的時候,得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明白自己的“家”在哪裡,不要輕易嘗試破壞。

二是女人在被已婚男人誘引的時候,也一定要想到,他對你做真誠傾心的投入之可能性是很少的,即使你們由婚外情而最終重組家庭走在了一起,他這條路也是萬般萬奈之下的選擇,並不是積極主動的擔當。

三是兩個靠背叛走到一起的人,很難互相信任,他們心底總是會留存曾經偷偷摸摸尋求激情的那些記憶,他們生怕對方再犯同樣的毛病,於是就會時時提防,也就無所謂安全感和幸福感了。

綜上所述,所謂的不溫不火的“親情”是能夠戰勝“第三者”的激情的,只要你認清了我講的這三點原理,並採取適當的措施,給出軌的男人留一條自新之路的話,或者你們的婚姻生活能夠重獲幸福。

到底是選擇原配“親情”,還是“第三者”的激情?看這三點就夠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