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寧死不降,曹操為何斬了高順,卻收了張遼?

Aaron31116701


因為對於曹操來說,張遼能為曹操所用,高順卻難為曹操所用。同時又都是大將,因此不投降的只能殺。

那為何曹操覺得,張遼可以效忠,而高順難以效忠呢?從他們的履歷可以看出一些問題。

1 張遼的早年經歷

張遼實際上是個經歷豐富的大將,有兩點,張遼早年與曹操或相識,且並不是呂布的嫡系。

張遼,幷州人,早年任雁門郡吏。後丁原任幷州刺史,看中張遼的勇武,招為從事。而丁原是何進走的很近。

大將軍何進謀誅宦官,便讓地方軍推薦優質青年入京。張遼和張楊就在丁原的推薦序列中。順便說一句,呂布也是幷州人,此時是丁原的屬下,但丁原將呂布留在了身邊。

張遼因此來到京師洛陽。而此時曹操任典軍校尉,也算是一顆政治新星,因此他們有可能相識,至少張遼應該聽說過曹操這號人。

後來何進派張遼回幷州募兵,等張遼募兵回到京師,何進已經死了。張遼此時在京師舉目無親,只好投靠了當權的董卓。

在董卓手下的這段時間,曹操也正在假意巴結董卓,因此張遼和曹操是有可能有接觸至少聽說的。

董卓敗亡後,張遼又成了孤兒。張遼選擇了“以兵屬呂布”,張遼官職應該並不低,屬呂布後為遷為騎都尉。

此時,張遼之所以選擇呂布,應該是由於同是幷州人的原因,同時根據《三國志》和《資治通鑑》的記載,張遼同時任魯相和北地太守,在呂布營中,應該保持了相當的獨立性。

布為李傕所敗,從布東奔徐州,領魯相,時年二十八。 --《三國志.張遼傳》呂布復與袁術通,遣其中郎將高順及北地太守雁門張遼攻劉備。--《資治通鑑》

此後,張遼隨呂布轉戰各地,終至於呂布敗亡。

張遼投降的版本有兩個,一種說他受到禮遇,隨呂布的眾將投降;一種說他帶領本部兵馬投降曹操。

因此,有兩個方面,曹操覺得張遼可用。其一,張遼多次主君死亡,並未自立,而是選擇了投靠,在曹操看來這是個可以收服的人,野心沒那麼大;其二,曹操此前聽聞過張遼,至少聽聞過幷州系,收服他是有好處的,同時張遼早年也是聽聞過曹操的,有投降的基礎。

2 高順的履歷

高順在三國之中沒有單獨列傳,只有在呂布列傳中說了一些。其早年經歷不詳,主要經歷都在呂布出逃洛陽,成為諸侯以後。這說明,高順和之前的丁原、董卓時期沒什麼聯繫,至少沒太高的地位。

但是從後面的經歷開看,高順相當受器重。高順統領的核心部眾是陷陣營,大約有700多人,號稱千人,每次攻擊為前陣,攻無不破。

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饋遺。所將七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鬥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陣營。--王粲《英雄記》順為人清白有威嚴,少言辭,將眾整齊,每戰必克。--《後漢水·呂布傳》

同時,高順為人忠直,多次勸諫呂布,但不為呂布所用。

其督將高順諫止曰···順每諫曰···布知其忠而不能從。--《後漢書·呂布傳》

從這兩方面分析,其一,高順統領的是呂布麾下的精兵,應當是呂布提拔起來的嫡系將領;其二,高順與呂布比較親近,得以多次勸諫呂布,呂布也知道其中心,只是不能決斷。

那麼,這種情況下,呂布敗後,肯定是必死。那麼高順作為呂布的嫡系,性格有威嚴清白,因此難以效忠殺了故主的曹操。

高順來到曹操面前的時候,也是一言不發,一心求死。

作為曹操來講,本來難以收服,加之也確實需要給眾將一個交代,呂布早年對曹操威脅很大,如果這樣的人的將領都能全部赦免,那未免也太寬容了,如何彈壓眾將呢?


因此,最終,曹操接受了張遼的投降,而殺了高順。

多有疏漏,歡迎指正。我是子彧,期待你的關注。


上卿子彧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很簡單,高順和張遼根本就是兩種人。

大家注意,高順被抓住押到曹操面前時,一語不發。

操問曰:“汝有何言?”順不答。操怒命斬之。(引自三國演義)

什麼叫做一語不發,第一不求饒,第二不說大話,第三根本不理睬你。

這是什麼意思?我高順根本看不起你曹操,老子不屑和你說話,要殺就殺,不就是個死嗎?

可以說,三國演義裡面,最強硬的傢伙就是高順。

相比高順,呂布就下三濫了,不但屈膝求饒,還讓劉備幫他說話,就是怕死。

不過,張遼也好不到哪裡去。

卻說武士擁張遼至,操指遼曰:“這人好生面善。”遼曰:“濮陽城中曾相遇,如何忘卻?”操笑曰:“你原來也記得。”遼曰:“只是可惜。”操曰:“可惜甚的?”遼曰:“可惜當日火不大,不曾燒死你這國賊!”操大怒曰:“敗將安敢辱吾?”拔劍在手,親自來殺張遼。遼全無懼色,引頸待殺。曹操背後一人攀住臂膊,一人跪於面前,說道:“丞相且莫動手。

張遼當年曹操面說大話,還罵人,是幹嘛?如果真不怕死,就學高順那樣,一語不發了。

之所以罵人,擺明了就是情緒不穩,是掩飾自己內心恐懼,說白了張遼還是怕死。

只要怕死,就好辦,曹操可以藉機收下。

再說兩人性格。

高順是呂布的愛將,也是頭號大將。高順一開始就跟隨呂布,身為中郎將高職,忠心耿耿。即便呂布是個莽夫加攪屎棍,肯定不會有大出息,高順也是一心一意跟著大哥。

高順自己認為作風正派,不喝酒不胡鬧,老實帶兵,戰功也很大。高順部下大敗曹軍,把夏侯惇一隻眼睛都射瞎了。

即便呂布糊塗,將他的大部分兵權交給有親戚關係的魏續,高順還是默默的做著自己的事情。直到呂布被曹操打的節節敗退,又將兵權交給高順,高順卻也不計較,和呂布並肩死撐,直到城破被俘。

可見,高順人品很高,為人忠貞不二,和曹操之流不是一路人。即便現在投降了,高順將來恐怕也會找機會拉部隊走人,還是和曹操對抗。

張遼就不同。這傢伙先跟著丁原,丁原被殺後跟著董卓,董卓被殺後又跟著呂布。

同時,在呂布軍中,張遼只是一個普通將領,地位和高順不能相比。

既然是邊緣人員,又有多次換主子的先例,曹操顯然可以將張遼收用。

同時,高順統領呂布軍主力,多次大敗曹軍,殺了曹操不少部下。

如果此時不殺高順,曹軍官兵難免不服氣。但張遼地位較低,殺不殺無關大局,自然就收了。


薩沙


高順是呂布一員大將,呂布征戰時,左邊是陳宮,右邊是高順,其地位是眾武將之首。高順生平作風嚴瑾,不喜飲酒,作人威嚴。所帶部隊被美稱“陷陣營”,是呂布的精銳部隊,所部人數700多人,作戰所向披靡,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公元198年2月,呂布對劉備部發起進攻,高順受命攻劉備佔居的沛縣,劉備向曹操求救,曹操派大將夏侯惇增援劉備,被高順率軍擊敗,主將夏侯惇一隻眼睛被射瞎。城破劉備潰逃,家眷盡被高順所俘 。高順作戰勇敢,智謀長遠,常勸呂布在軍事行動上指揮失誤,不要移罪下屬。不要取不義之財,以毀名節。呂布對高順有猜疑之心,平時將部隊指揮權收繳,讓親戚魏緒掌控,戰時才給高順指揮權。儘管如此,高順仍然無怨無悔,對呂布忠心耿耿忠於職守。這年9月曹操率軍東征呂布,雙方 大戰數日,陳登用計從徐州騙出呂布,徐州為曹操所得,呂布敗守沛縣,被曹操圍困,三個月後糧草不濟,部將侯成,宋憲,魏續等人叛變,呂布,陳宮,高順,張遼等巨首皆被擒住,呂布,陳宮被殺,張遼因劉備求情,被赦免死罪,投降曹操。高順被殺,可能是對呂布的忠心耿耿,讓曹操有些顧慮,讓劉備心有餘悸沒有給高順求情。就這樣一代勇將消失了。後來晉代陳壽寫《三國志》時,對高順是一筆帶過,造成後世對高順的感覺很平庸。


厚土高天識君


高順和張遼都是呂布的高級將領,倆個人都是忠義之人,為什麼曹操殺了高順而留張遼呢?

這裡有幾個不得不說的原因,高順在呂布手下掌管著特種部隊“陷陣營”,在呂布和曹操作戰的時候給曹操造成了很大的損失。曹操手下的很多人死在高順手裡,若不殺高順實在是難平眾怒。收留自己最大的敵人讓手下的兵怎麼看呢?殺了高順給手下的人看,既給兄弟們報仇了,又激勵了士兵的軍心。



其次高順是鐵心了跟呂布的,被抓了後曹操問他有什麼要說的,高順卻一言不發,壓根沒想做辯解,看似早已經要做死的打算了。在曹操看來對於這種人已經不必再勸說了。


還有一個或許是直接原因,高順的部將曹性曾射瞎了夏侯惇的一個眼睛。而夏侯跟隨曹操戰功無數,深受曹操喜愛,更是曹操的親戚,殺了高順也算給這個親戚報仇了。


夏目歷史君


同作為敗軍之將,為何曹操殺了高順而收了張遼呢?很簡單,因為高順是被活捉的,又拒絕了曹操的美意,而張遼是率部投降的,所以曹操才會做出這種選擇。

高順和張遼都是呂布手下大將。特別是高順,手下有700“陷陣營”號稱精銳,而本人清白有威嚴,更對呂布忠心耿耿,甚至兵權被呂布剝奪仍然對他不離不棄,是絕對的忠臣。

下邳之戰時,曹操圍城三個月,又用水攻,使呂布軍中人心離散。後呂布部將侯成、宋憲、魏續反水,活捉了陳宮、高順二人,投降曹操。這一幕被白門樓上的呂布看到,他自知大勢已去,便吩咐左右砍下他的首級獻給曹操請功,但左右不忍心,呂布只好下城投降。這時仍然在外圍堅守的張遼得知消息後,便帶著本部兵馬又收攬其餘兵士主動歸降曹操,放棄了抵抗。

從中可見,張遼要比高順識時務,能夠認清形勢做出正確的判斷。而曹操好不容易拿下下邳,首要任務是穩定秩序,面對主動率部投降的張遼,肯定不會殺他,還會重用他,藉以收買人心,穩定局勢。所以曹操當即拜張遼為中郎將,並賜爵關內侯。

其實對於呂布、陳宮、高順三人,曹操也給了他們機會,只是他們沒有把握住。

呂布早在下邳之戰開打前就有了投降之意,但被決意抗曹的陳宮勸阻。這時呂布主動投降,先向曹操表態,我為曹公統率起兵,何愁天下?曹操頗為心動,但一旁的劉備卻說,曹公不見丁原和董卓的故事?

呂布破口大罵,你個大耳賊最無情無義!於是,呂布卒。

然後是陳宮。陳宮和曹操是老交情了,但因為曹操殺了邊讓,讓陳宮對曹操徹底寒心,所以和曹操決裂。這時曹操仍然勸降,但陳宮一口拒絕,執意赴死。曹操沒辦法,於是陳宮卒。

最後是高順。曹操問高順,你原意投降不?高順沉默不語。面對生死問題,高順竟然一言不發,其實可以理解為高順拒絕和曹操合作了,甚至不把曹操放在眼裡。

曹操心想,都淪為階下囚了,你還擺什麼臭架子?

於是,高順卒。

後來司馬光評論高順,是愚忠。對呂布這種反覆無常的人竟然忠心耿耿,真是白瞎了高順的才華了。這種缺乏遠見卓識的人,留著也沒用,讓他死倒是一種痛快。


石頭說歷史


在《三國演義》裡面,高順和張遼都是誓死不降的,但是在歷史上並非如此,陳宮與高順是被侯成、宋憲、魏續這三人捉住後獻給了曹操,而張遼是跟著呂布投降曹操的,在曹操面前,陳宮與高順都沒有投降的意思。

所以都被曹操給砍了,而張遼是直接投降的,自然就被曹操給收了,其實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除了樂進是一開始就跟著曹操的,其他四個都不是。于禁開始是跟鮑信的,鮑信與曹操是好友,鮑信死後,就跟了曹操。

而徐晃開始是楊奉手下,楊奉被曹操打敗後,徐晃就投奔了曹操。張郃開始是冀州牧韓馥的手下,袁紹拿下了冀州,張郃就投奔了袁紹,在官渡之戰的時候,袁軍大敗,張郃就投奔了曹操。

張遼最開始是丁原的手下,後來跟了何進,何進死了,就跟了董卓,董卓死後,就跟了呂布,呂布被曹操打敗之後,就投奔了曹操。曹操正因為有來自各個諸侯勢力的猛將和謀臣的投奔,才越來越強大的。

那我們回到《三國演義》裡講,我們來看看他們當時的具體表現是怎麼樣的。高順和張遼都是在下邳城西門被曹軍所抓獲的,陳宮是在東門被抓獲,高順被士兵帶到曹操的面前。

曹操問高順:你有什麼想說的嗎?高順不回答,曹操十分生氣,命人將高順斬了。張遼也同樣被帶到了曹操的面前,曹操對張遼說:你看起來眼熟呀!張遼說:我們在濮陽城曾經見過,怎麼會忘了呢?

曹操大笑說:原來你還記得呀。張遼說:只是可惜呀!曹操說:有什麼可惜的?張遼說:濮陽之戰的時候,你沒死。曹操感覺被戲弄了說:敗將還敢這樣?曹操準備拔劍,想親手殺了張遼。

張遼毫無懼色,這時候曹操背後兩個人同時說:丞相劍下留人!原來是劉備與關羽,劉備說:張遼有義,應該留用。關羽說:我關羽向來知道張遼是個忠義之士,願意以性命相保。

曹操這時候把劍給扔了,大笑說:我也知道張遼忠義,只是戲弄一下而已啦。曹操親自為張遼鬆綁,張遼看到曹操這麼有誠意,就投降了曹操。由此可見,曹操有愛才之心,再加上有劉備和關羽的求情,再加上張遼其實也有歸降之心,而不像高順與陳宮完全沒有。


歷史簡單說


為什麼斬了高順,收了張遼,經過反覆思考,我覺得應該是以下兩個原因:

一、性格孤僻。

高順為人清白有威嚴,不好飲酒。不好飲酒應該來說是個好特點,至少不會貪杯誤事,但事情往往有其兩面性。好的方面有了,壞的方面也很致命,那就是沒什麼朋友,更別說是兄弟了。在兵敗被俘後,沒人能站出來說句話才是被殺的直接原因。本身又比較忠義,押上來不說話(自我介紹一下),曹操有可能連他是誰都不知道,反正是要殺幾個人的,不殺他殺誰?

二、與陳宮有嫌隙

通過蒐集資料我們發現高順是和陳宮有矛盾的。在公元196年的時候,呂布部將河內人郝萌在袁術的慫恿下發動叛亂,郝萌的部將曹性反正,呂布問曹性此事起源,曹性回答:“郝萌受到袁術的鼓動而造反。”呂布又問:“同謀的都有誰?”曹性回答說陳宮同謀,當時陳宮坐在呂布旁邊,臉發紅,旁人都察覺到了。呂布因為陳宮是大將,並不追究。但是打這之後參與平叛的高順和陳宮就產生了矛盾。以至於最後關頭陳宮獻策呂布駐紮在外,呂布的妻子以陳宮高順不合為理由勸呂布不可輕出。連呂布的老婆都知道高順、陳宮不和,可想矛盾有多深。

那麼與陳宮不和跟高順的死有什麼關係呢?我們知道曹操刺殺董卓外逃的時候,就是陳宮救了一條命,後來因呂伯奢事件分道揚鑣。從內心來說,曹操多少還是愧對陳宮的。在打敗呂布後,從內心深處還是希望招募陳宮過來的,所以跟他有仇的先咔嚓了。當然後來陳宮是油鹽不進,最後還是放棄了招募。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原因:

1、比如曹性是高順部將,曹性射掉夏侯惇一個眼珠子(雖說當時就被夏侯殺死)但這仇太深了,不得不考慮夏侯惇的感受;

2、高順是呂布的軍魂,殺高順最能起到震懾的作用;

3、曹操其實已經想好了要除掉呂布,好歹也是一方諸侯,不能讓他孤零零上路,把最忠誠的戰士留給他。

4、能與虎豹騎齊名者,當屬陷陣營。陷陣營一消失,虎豹騎天下無敵。

其實哪種說法都要命,但最最最要命的真是沒人給說個情啊!

我是虹貓大俠,喜歡的條友可以加關注喲~


虹貓大俠


這問題並不複雜,任用投降過來的將領,不是降將磕個頭拜一拜那麼簡單,降將的能力越高和自己部隊裡和他結仇的人就會越多,主公在以後很長一段時間需要大力扶持,所以評估降將以後的作用至關重要,是不是值得自己以後力排眾議去護這個人。

張遼後來是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之一,屬於能帶大部隊的帥才,相比較而言,高順屬於許褚,徐晃之類的死士,最多統領禁衛軍,做貼身保鏢。這兩個人要殺一個留一個一定會殺高順和留張遼。很多人可能不瞭解,帥才的最大優勢是能夠統領雜牌軍打仗,冷兵器時代人員傷亡慘重,大作戰部隊不可能像我們想象中一直保持訓練有素,甚至忠心也常有疑問,帥才最基本的素質就是人緣好,口才好,有煽動性,能鼓舞士氣,無論歷史還是演義裡張遼的這些特性都很明顯,戰爭時期,這種人放哪都有大用,就算暫時和周圍人處不來也能調遠點打仗。而高順就是個悶葫蘆,武藝極高只聽主人一個,不會屈居他人,禁衛軍都是百裡挑一出來的,誰武藝高就聽誰的,不需要多囉嗦,每日只要操練。曹操是不缺禁衛軍頭領的,根本沒有多一個的必要,如果不需要高順統領禁衛軍,也沒能力管理雜牌軍,放在哪裡都會是刺頭,萬一跑到弱敵那裡會更鬧心。

劉備好福氣,關羽張飛既是帥才又是死士,所以曹操一直在流口水,張遼和關羽在一起被俘必須選一個,曹操主觀上一定會殺張遼留關羽的,劉備手下的陳到就是死士,最後怎麼死的都沒人知道,所以一切都是命。


秋實2013


當曹操在下邳城擒拿呂布之時,面對呂布手下的兩員大將,曹操為什麼殺了高順而接受了張遼的投降呢?筆者認為,關鍵在於高順是愚忠的,而張遼反之。

張遼並不愚忠

張遼自幼生活在漢朝北方邊陲,少時擔任雁門郡郡吏,公元188年,幷州刺史張懿與胡人交戰,兵敗被殺,繼任刺史丁原讓他擔任從事,帶兵接受大將軍何進領導,何進又讓張遼去河北地區招募兵馬,張遼招募到了一千多人。但是張遼還沒來得及回京城覆命,何進已經被宦官殺死,何進生前邀請的董卓入京討伐十常侍,董卓在何進死後剿滅了十常侍,替何進報仇雪恨,於是張遼便歸屬了董卓,之後董卓卻利用呂布,誅殺了丁原,控制了大漢朝廷。

後來董卓又被呂布殺死,張遼又歸屬了呂布,隨後呂布被李傕、郭汜等打敗,張遼跟隨呂布輾轉各地,最終跟隨呂布到了徐州,曹操在下邳打敗呂布以後,張遼率部不戰而降。當呂布誅殺丁原之時,張遼並沒有起兵為丁原報仇,當董卓被殺時,張遼沒有抵抗,直接歸順了呂布,丁原對張遼有知遇之恩,董卓也是張遼的頂頭上司,可是,無論是丁原被殺,還是董卓被殺,張遼都表現的波瀾不驚。最後,張遼甚至直接投靠了殺死丁原、董卓的呂布。

曹操在下邳城擒獲呂布,張遼既沒有率眾撤退逃跑,也沒有進攻曹操為呂布報仇,而是直接帶領手下將士投降了曹操。可見,張遼並不愚忠。

如果曹操願意不計前嫌接納他的投降,他是可以為曹操效力的,當然,張遼的做法本身並沒有錯,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張遼最終也成功的選對了主公,成為五幹良將之一,且張遼雖然跟隨多個主公,但是在各主公生前,張遼並沒有做對不起他們的事情,在主公手下也都盡心盡力,忠於職守,並沒有背叛自己的主公,這與被主而降的許攸,叛原弒父的呂布是有本質的區別的。

高順的愚忠

高順是呂布帳下的中郎將,為人在人品上無可挑剔,不好飲酒,率領著呂布手上最精銳的“陷陣營”,高順跟隨呂布南征北戰,幾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率眾平定了呂布部將郝萌的反叛,又多次直言勸諫呂布,曾和張遼一起打敗夏侯惇,襲取劉備佔據的沛城,呂布雖然知道高順對他忠心耿耿,但是呂布卻討厭高順的勸諫,所以一直沒有重用高順,每次要打仗的時侯,才把陷陣營的兵權交給高順,戰爭打完了,又把陷陣營的兵權給魏續,打仗贏了,也沒見呂布封賞。但是,高順對此居然毫無怨言,之後呂布兵敗被擒,高順被曹操直接下令斬殺。

正因為高順對呂布的忠心,導致了他最終悲慘的結局,高順對呂布的忠心,可以用“愚忠”形容。既然高順如此愚忠,即使他有再強的統兵能力,如果不能為曹操所用,曹操有必要留下他麼?曹操用人原則一直是,能用就用,不能用就殺,因為高順的愚忠,曹操才不得不下令殺高順。

張遼的軍事才能

主公和臣屬本來就是互相選擇的,主公賢明,臣屬才願意投靠,臣屬有才,主公才願意拉攏。曹操看人的眼光還是很準的,他從張遼擊破夏侯惇、襲取徐州城之類戰役已經看出了張遼出色的軍事才能,當然張遼這兩次出征都是和高順一起行動的,並非他一個人的功勞,但是筆者之前已經說了,無論高順軍事才能多強,曹操都不可能讓他活著,所以曹操拉攏的人,也只剩下張遼了。

參考文獻:

陳壽《三國志》


亭殿閣


我是長安視界,我來回答:

高順是呂布一員大將,呂布征戰時,左邊是陳宮,右邊是高順,其地位是眾武將之首。高順生平作風嚴瑾,不喜飲酒,作人威嚴。所帶部隊被美稱“陷陣營”,是呂布的精銳部隊,所部人數700多人,作戰所向披靡,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公元198年2月,呂布對劉備部發起進攻,高順受命攻劉備佔居的沛縣,劉備向曹操求救,曹操派大將夏侯惇增援劉備,被高順率軍擊敗,主將夏侯惇一隻眼睛被射瞎。城破劉備潰逃,家眷盡被高順所俘 。高順作戰勇敢,智謀長遠,常勸呂布在軍事行動上指揮失誤,不要移罪下屬。

高順有一強一弱,強在作戰能力,弱在性格孤直內向,所以關鍵時刻沒有人拉他一把,他自己也不願改轍。而張遼,一不是呂布旗下的主要將領,也不是親信,二他又與關二有關係,三曹操還有點欣賞他。所以最終,便是順死遼生。

都被曹操給砍了,而張遼是直接投降的,自然就被曹操給收了,其實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除了樂進是一開始就跟著曹操的,其他四個都不是。于禁開始是跟鮑信的,鮑信與曹操是好友,鮑信死後,就跟了曹操。

而徐晃開始是楊奉手下,楊奉被曹操打敗後,徐晃就投奔了曹操。張郃開始是冀州牧韓馥的手下,袁紹拿下了冀州,張郃就投奔了袁紹,在官渡之戰的時候,袁軍大敗,張郃就投奔了曹操。

曹操這時候把劍給扔了,大笑說:我也知道張遼忠義,只是戲弄一下而已啦。曹操親自為張遼鬆綁,張遼看到曹操這麼有誠意,就投降了曹操。由此可見,曹操有愛才之心,再加上有劉備和關羽的求情,再加上張遼其實也有歸降之心,而不像高順與陳宮完全沒有。

張遼毫無懼色,這時候曹操背後兩個人同時說:丞相劍下留人!原來是劉備與關羽,劉備說:張遼有義,應該留用。關羽說:我關羽向來知道張遼是個忠義之士,願意以性命相保。

曹操這時候把劍給扔了,大笑說:我也知道張遼忠義,只是戲弄一下而已啦。曹操親自為張遼鬆綁,張遼看到曹操這麼有誠意,就投降了曹操。由此可見,曹操有愛才之心,再加上有劉備和關羽的求情,再加上張遼其實也有歸降之心,而不像高順與陳宮完全沒有。

歡迎關注長安視界。更多紀錄片、知識推送給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