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經濟學家:負利率更有利於經濟增長 並最終將通脹推高

美聯儲的一項研究顯示,至少在緩解金融狀況方面,負利率已成為有效政策工具。舊金山聯儲經濟學家克里斯滕森(Christensen)研究了五家外國央行,這些央行從2012年開始實施負利率,當時丹麥國家銀行首次出現負利率。在每種情況下,此舉使金融狀況得到緩解。

克里斯滕森寫道,如果美國這樣做的話,金融危機後的增長率可能會更好。美聯儲曾一度將基準利率下調至零至0.25%的目標範圍,但從未越過負值的門檻。

他指出:“有證據表明,這種政策選擇限制了美國危機後的經濟復甦……如果2009年至2011年美國政策利率為負,可能會更好支持經濟增長,並最終將通脹推高至接近美聯儲的目標。”

“有效下限”接近零但不低於零,而且向存款人收取存款不是促進增長和激發健康的有效策略。通脹水平估計為2%,美聯儲一直在努力達到目標,。全球範圍內流通著價值約17萬億美元的負收益政府債券。

特朗普總統已勸誡美聯儲大刀闊斧地削減利率,他9月在推特上發文稱,美聯儲應“將利率降至零甚至更低”。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9月份的政策會議上表示,官員們認為將利率降至零以下是有好處的,但是卻選擇了反對這一策略。

在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之後,他對媒體表示:“負利率是我們在金融危機期間所考慮過的,我們選擇不這樣做。”鮑威爾指出,採用大規模資產購買(量化寬鬆)的策略,以及向公眾表明其長期意圖的前瞻性指導,都達到了美聯儲的目的。

“我認為,如果我們要在某個將來的日期再次找到有效下限,那麼我認為會考慮使用大規模資產購買和前瞻性指導。我認為我們不會考慮使用負費率,這不是我們的首選。”

而克里斯滕森辯稱,有效下限“顯然明顯位於零以下。”例如,在丹麥,債券收益率下降至負1.29%。在今年早些時候,整個德國的收益率曲線都低於零。歐洲中央銀行、瑞士國家銀行、瑞典央行和日本銀行以及丹麥也參與了這項研究。他表示,這反映了“人們普遍認為,零是實際約束還是自我施加的約束都是錯誤的,不再有效。”

經濟危機過後,通過一系列加息,美聯儲將其基金利率目標提高至2.25%至2.5%的範圍。然而,動盪的經濟和政府收益率曲線的最終倒掛使美聯儲在2019年兩次降息,市場預計下週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將進行第三次降息。

自美聯儲7月份開始降息以來,曲線不再反轉,三個月期和10年期基準債券之間的關鍵價差在10月11日變為正值。自那時以來,經濟衰退指標也變得不那麼兇險了。在過去的50年中,曲線的倒掛一直是經濟下滑的可靠標誌。

克里斯滕森寫道:“在所有五種情況下,整個收益率曲線都出現了大幅下降,這表明零下限只是理論上的約束,而不是實踐上的約束。此外,這些結果表明負利率可以有效降低所有到期債券的收益。因此,它們以與降低政策利率遠離零下限相同的方式幫助緩解金融狀況。”

克里斯滕森強調,他的研究並未將負利率作為政策策略來解決更廣泛的問題,也沒有涉及對銀行利潤及其對經濟的影響的負面影響。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