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男怕八月,女怕臘月”?並非迷信,而是生活經驗

“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中國民間有“陰曆”算法、時令節氣,眼下霜降又快來了。而且,每個陰曆月份也都有大量相關俗語,比如“八月冷,九月溫,十月還有小陽春”。這些話雖然簡單,但都是老祖宗對生活經驗的總結,至今仍然很有借鑑價值。

為什麼說“男怕八月,女怕臘月”?並非迷信,而是生活經驗

俗語文化是一種源遠流長的內容,先人生活男耕女織,要看天吃飯,所以他們才會總結出每個月、每個節氣的特點,根據具體情況播種、收穫。而老祖宗常說的這句俗語“男怕八月,女怕臘月”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這並非迷信,而是一條非常有趣的生活經驗。

八月是個有故事的月份,八月十五中秋佳節,許多文人墨客都會在這個日子吟詩作對,抒發內心的情感,比如蘇東坡就寫過《水調歌頭》,一句經典“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流傳至今,家喻戶曉。又據說,八月十五吃月餅的習俗,是朱元璋手下大將徐達發明出來的。

為什麼說“男怕八月,女怕臘月”?並非迷信,而是生活經驗

這當然只是傳說,但八月卻能看出古代人們的生活水平。為什麼這麼說呢?前面提到,八月裡有個中秋節,貴族世家會早早開始準備賞月,《紅樓夢》裡就有“中秋夜宴”。而普通百姓在八月也會很忙,忙什麼呢?忙著收穫田裡的糧食,忙著摘菜摘瓜果,享受豐收喜悅。

但以前人們沒有現代的先進工具,只能靠人工割麥收稻,非常辛苦。所謂“男耕女織”,說的就是男人在外耕田種地,女人在家織布縫衣,眾所周知八月天氣非常炎熱,但男人們卻不得不頂著大太陽下地幹活,每天都是筋疲力盡地回家,所以才有了“男怕八月”的說法。

為什麼說“男怕八月,女怕臘月”?並非迷信,而是生活經驗

“女怕臘月”又是什麼緣故呢?臘月的稱呼來源比較有意思,漢代應劭的《風俗通義》中記載:“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漢改為臘。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也就是說,這個“臘”,本來是指祭祀祖先的東西,臘月是個家家祭祀的月份。

以前女子都會比較喜歡正月,一是古代有種風俗,正月女子不能拿針拿線,怕不吉利:“正月內學房中放年學,閨閣中忌針指,卻都是閒時。”所以對女子來說正月算是個“假期”,可以休息不做女紅。二來正月十五元宵節是女子們出門遊玩的好機會,非常難得,令人嚮往。

為什麼說“男怕八月,女怕臘月”?並非迷信,而是生活經驗

但臘月就不被女子們喜愛了。為什麼呢?一是臘月裡,家庭婦女們需要為祭祀和過年忙忙碌碌,洗很多東西、打掃房間、做新衣服等等,工作量巨大。二是臘月天寒地凍,女子體弱容易受寒生病。不過到了現代,不分男女,很多年輕人都說自己最怕正月,因為正月回家會被催婚,這可能就是時代在變化吧。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