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分化繼續:三四線城市高庫存套住開發商

三四線樓市“圍城” 高庫存套住開發商

自去年年底以來,一系列對房地產消費的刺激政策放出後,房價上漲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和少數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並未調頭向上

利好政策頻出讓一二線城市的樓市迅速回暖,但對於三四線城市而言,樓市調整的故事似乎仍在繼續。

這個5月,《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兵分多路,探訪華北、華東、華南三座城市,發現供量大、成交弱是三四線城市的共性,成交下滑與供應井噴,導致庫存也有所高漲。在湖南株洲,存貨足夠消化30個月;在安徽蕪湖,鳩江區項目滯銷,深陷其中的開發商不乏萬科、恆大等巨頭;在河北保定,去年“副都”謠言引發的搶房瘋潮不再,投資客減少,開發商正加大優惠力度去庫存。銷售疲軟直接影響了開發商的資金鍊。有些當地代理公司人士稱,代理的幾個項目已拖欠了兩年多佣金。

儘管如此,中國城鎮化仍在持續,一些一線房企仍在加大投資,期待著三四線城市樓市的未來。

分化繼續

根據國家統計局近期公佈的數據,2015年北京、上海、廣東1~4月份房地產的投資額均為兩位數快速增長,其中上海投資增速明顯加快。然而,許多省份的房地產投資形勢仍舊低迷,內蒙古、遼寧、黑龍江、雲南、青海同期的房地產投資為負增長,其中內蒙古為-28.8%,遼寧為-25.6%,山東、江蘇、浙江、重慶、湖北、河南等地房地產投資增速也大幅低於去年同期。

對此,交通銀行研究員夏丹分析,截至4月底,“3·30新政”已屆滿月,其利好效果率先在一線城市為主的重點城市中得以體現。這些剛需和改善需求旺盛的城市對政策刺激的敏感度較大,加之上海等多地對公積金提取額度的提高為居民置業直接加槓桿,這些政策均提升了居民購置更大房屋的能力。

在她看來,房地產開發主要涉及庫存的問題,一線城市存庫消化快,其他二三四線城市的庫存消化較差。從財務穩健的角度,開發商會更願意投資一線城市。

自去年年底以來,一系列對房地產消費的刺激政策放出後,房價上漲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和少數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並未調頭向上。

據國家統計局測算,4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平均上漲1%,二、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平均分別下降0.1%和0.3%。4月深圳、北京、上海、廣州新建住宅房價分別環比上漲1.8%、0.7%、0.6%、0.4%,漲幅為全國第一、第二、第三、第五名,少數二線城市房價出現上漲,三線城市房價仍然下降,僅有徐州、溫州、金華微漲。

本報記者走訪瞭解到的情況,也證實了三四線城市去年以來成交的疲軟。中原地產株洲分公司總經理劉鋒華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去年一年是株洲存貨最多的一年,拿到預售證的新建商品房約400萬平方米,在建樓盤約300萬平方米,庫存高達700萬平方米。按照2014年的去化情況估算,700萬平方米的存貨足夠株洲消化30個月。其中的天元區庫存集中,眼下從公交站臺到戶外LED再到飯店餐桌,樓盤廣告鋪天蓋地,諸如“封頂價3850元/平方米”、“秒殺價3380元/平方米”、“首付1萬起”等降價口號隨處可見。

官方數據顯示,蕪湖的住宅去化週期在16個月左右,這個數據被當地業內解讀為非常不健康。業內知情人士預測,蕪湖鳩江區去化週期可能需要“好幾年”。

房企進退

樓市成交正左右著房企業績。據克而瑞研究中心數據,2015年一季度,業績排在前20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僅6家實現業績同比增長,其餘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前20企業平均銷售金額較2014年同期下降15.37%。

一季報顯示,今年1~3月,萬科實現營業收入88.9億元,淨利潤6.5億元,同比分別下降6.4%、57.5%。碧桂園(2007.HK)一季度共實現合同銷售金額約177.3億元,同比下跌44.32%,合同銷售建築面積約278萬平方米,同比下跌43.03%。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