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哈佛大學錄取“內幕”,原來頂尖名校這樣挑選學生

深扒哈佛大學錄取“內幕”,原來頂尖名校這樣挑選學生

看點

每年申請季,都有數萬的學生敗北夢校申請,成為名校錄取率的“分母”之一。然而,這個百分數背後的招生流程與評判標準卻一直不為人知。受剛剛結案的亞裔歧視案影響,

哈佛大學曾遞交過一系列與招生錄取相關的卷宗。外灘君整合了對應資料,帶大家一探哈佛錄取的究竟,看看這些頂尖名校到底是怎麼挑選學生的?

2020申請季到來,不出意外,頂尖名校“哈耶普斯麻”將再次上演萬人爭搶的局面。

然而,對大部分學子來說,他們的辛勤付出或許並不能換來夢校的青睞。因為名校申請之路,從來都不平坦。

以哈佛大學為例,相關數據顯示:雖然哈佛大學在2018年共收到4.3萬份入學申請,但只有2024位幸運兒被成功錄取。

每年不到5%的錄取率,讓哈佛成為諸多學子心中求而不得的“白月光”。

深扒哈佛大学录取“内幕”,原来顶尖名校这样挑选学生

哈佛校園

不過,受去年亞裔歧視案件影響,哈佛大學不得不向法院遞交其招生錄取文件。隨著事件推進,越來越多的機密文檔與數據也被逐步公佈出來。

對申請者來說,這顯然是個好消息。公開招生過程的運作方式,除了能確定哈佛大學是否存在“亞裔歧視”外,也有利於學生們在申請材料的準備上做到有的放矢,增加自身錄取幾率。

即使志向不在哈佛,這一事件也有著積極的意義。這是因為頂尖名校的錄取,大多趨同,所以瞭解哈佛大學的招生流程,對申請其他名校必然有所幫助。

在下文中,外灘君將帶領大家深扒哈佛大學招生過程,從生源挖掘、校友面試、招生官評級委員會投票四個步驟,揭開申請流程的“內幕”。

深扒哈佛大学录取“内幕”,原来顶尖名校这样挑选学生

哈佛亞裔歧視:哈佛大學內部研究辦公室(OIR)發現,亞裔美國申請者從哈佛大學招生官那裡獲得的“個人”評分一直低於其他種族的申請者,儘管他們的學業成績和考試成績一直保持著較高的排名。

深扒哈佛大学录取“内幕”,原来顶尖名校这样挑选学生

名校招生前的生源挖掘

對學生們來說,高校申請系統的開放,意味著其招生流程的開啟。再往前,也不過是提早到招生簡章被貼上學校官網的那一刻。

實際上,

越是名校,其招生流程的時間跨度就越長。

哈佛提交的招生資料顯示:早在申請季開始前,哈佛大學招生辦公室就開始尋找那些潛在的申請者了,而且這一行為,往往會較錄取提早兩三年。

尋找尖子生最快捷的途徑,就是直接從標化考試機構處購買學生的考試成績與相關信息,以篩選那些“有成就”的學生。

哈佛大學招生與助學辦主任威廉·R·菲茲西蒙(William·R·Fitzsimmons)表示:“學校每年購買的學生信息數,遠遠超過十萬人次!”

除此之外,哈佛還會派出多名招生官,分別前往不同的國家或地區招生官,或獨自一人,或與其他名校的招生官同行,前往世界各地宣講,並尋找優秀的學生。

一旦找到了合適的“潛力股”,招生辦員工便會持續向其郵寄學校介紹冊,發送校園生活照。有時候,學校還會邀請這些潛力股來學校短暫入住,體驗哈佛獨特的校園文化與生活。

深扒哈佛大学录取“内幕”,原来顶尖名校这样挑选学生

威廉·R·菲茲西蒙

哈佛大學2013年的招生手冊,道出了這些行為的目的,“通過郵件或電話,把哈佛大學介紹給世界各地的候選人,是重要的第一步。”

對哈佛大學而言,在招生前建立與尖子生的聯繫,強化學校在其心中的地位,是人才吸納不可或缺的手段。

簡而言之,你的成績越優秀,表現越出色,就越有可能早早被哈佛發現,列入招生名錄。

深扒哈佛大学录取“内幕”,原来顶尖名校这样挑选学生

校友面試裡的秘密

預篩選之後,便進入了正式的招生環節。

以中國學生為例,學生們需要通過電腦,提交有關成績與個人信息的文件,他們還可以在申請主頁報名參加由哈佛校友擔任評估員的面試。

雖然哈佛號稱面試並非強制選項,但學生公平錄取組織(Student For Fair Admission, SFFA)指出:

那些不參加面試的學生,極少被錄取。

這是因為,面試官在與申請者進行約60分鐘的面談後,會總結出一份評估報告這份報告在後續篩選階段,起到重要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面試官並沒有被給予申請人的詳細資料,甚至連他們的申請文書也沒有看過。所以,報告中的評價,很大一部分上來自於對話本身。

因此,如何在校友面試中展現自己、脫穎而出,是能否被哈佛錄取的關鍵點。

深扒哈佛大学录取“内幕”,原来顶尖名校这样挑选学生

每年有超過1.5萬名哈佛畢業生擔任校友面試官

那怎樣才能給面試官留下一個好印象呢?或許我們能從哈佛的招生手冊中找到答案。

首先,這場面試可以在除了申請者住所之外的任意地方。這意味著學生們可以挑選自己熟悉的場地進行對話,享受“主場”帶來的福利。

其次,手冊規定校友面試官,應當避免就政治問題進行長時間討論,也不能特意詢問學生的成績狀況。

手冊在傳遞“哈佛並不只看重成績”的同時,也為學子們明確了一個方向,即:少談考試成績,多談個人興趣、目標與發展經歷。

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校友面試官的所有提問,都遵循著一條調查準則——發掘面試者的“行為動機、執行力、技能水平與卓越的貢獻”

具備代表性的部分提問

  • 你能聊聊你的校園生活嗎?談一談自己中意和不喜歡的課程。

  • 你在上學時越到過哪些失敗的經歷?

  • 你有最喜歡讀的書麼?最近讀的是哪本書?

  • 你喜歡在線閱讀麼?經常瀏覽的網頁與話題有哪些?

  • 你有喜歡的學習方向了麼?如果沒有的話,現在又在進行什麼探索呢?

透過這些問題,哈佛希望瞭解到的是申請人的潛力、能力、成長力與發展方向。

因此,如何讓回答切實符合哈佛的調查準則,成為申請者需要細思的難題。

面談之後,校友面試官會就學生的個人特質、課外活動、學術能力總體成就分別進行評級:1級、2級、3級、4級,逐級遞減,每級輔以+或-號進行細分,也就是說1+最高,4-最低。

當然,一些讀者可能會疑問:既然面試與評估都由校友面試官主導,評分的準確與客觀性如何保證呢?

因此,哈佛會要求面試官簡短記錄對話內容,分門別類給出評價,並總結這位學生在哈佛校園中會有何種發展,作出怎樣的貢獻,方便後續評估。

具體的評價與總結是怎麼樣的呢?以下是成功被哈佛錄取的越南裔學生

Thang Q. Diep的面試評價報告:

深扒哈佛大学录取“内幕”,原来顶尖名校这样挑选学生

Thang的部分評估報告

校友面試官給Thang的學術評級為“3+”,同時評價:“他對自己的學業成績很謙虛,但在整個面試過程中,他為自己設定了非常高的目標,並努力追求卓越。”

課外活動的評級為“2”。描述了其在高中時期,曾是社團主席,學生會成員、醫院志願者、電影製作人,還提及其在塞爾維亞製作了一部關於歧視的短片。

“Thang做了很多事情來突破自己的界限,探索新的發現。”校友面試官這樣寫到。

深扒哈佛大学录取“内幕”,原来顶尖名校这样挑选学生

面試記錄

面試官記錄:

“我們在當地的一家咖啡店開始面試,期間,兩位路過的同學跟他打了招呼(並不知道他在面試)。”

“雖然這個判斷可能並不公平,但在我看來,這兩名打招呼的學生來自不同的社會階層。”

“Thang可能與他學校裡各類的學生都交好。”

在報告中,校友面試官除了記錄Thang與同學打招呼的場景外,還讚揚了其個人品質與外向友好的性格:他表現出了“高於一般人的吸引力和性格”,並且“社交能力很強”

深扒哈佛大学录取“内幕”,原来顶尖名校这样挑选学生

最後的評級

最後的評級中,面試官認為Thang是“尚未打磨的鑽石”

,預測他或許會成為哈佛校園裡“受歡迎的同學”和“傑出的室友

深扒哈佛大学录取“内幕”,原来顶尖名校这样挑选学生

Thang Q. Diep

深扒哈佛大学录取“内幕”,原来顶尖名校这样挑选学生

同步面試的招生官評級

在校友面試進行的同時,哈佛大學招生辦的員工們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工作。按照負責的國家區域,招生官們會被分成不同的小組,對該區域的申請進行檢查與分類。

首先,招生官會記錄申請者的身份信息、家庭背景、社會狀況與考試成績。

隨後,他們會根據學生學術成就、課外能力、個人特質“學校支持”——也就是推薦信,來給申請人評定級數。與校友面試官評定相似,但招生官的評級範圍更大,從“1+”到“6-”逐級遞減。

1. 學術成就

哈佛招生條例規定:

“1級學術成就”,通常意味著申請人擁有完美的成績單,同時有著多種獎學金或學術成就的支撐。對申請者來說,

在各類學術競賽中獲得國家/國際水平的獎項,將會提供幫助。

“2級學術成就”,代表其來自頂尖學校,並且有著學習以外的榮譽,如辯論隊辯手、學生會成員或社團領導者等。2級更明顯的指標,就是ACT成績≥33,或SAT成績≥1450。

“3級學術成就”,需要ACT分數在29-32區間,即SAT為1340-1440。

“4級學術成就”,需要ACT分數在26-29區間,即SAT為1240-1340,招生辦員工稱這一等級為“哈佛預備軍”

“5級學術成就”,則為ACT低於25分,或SAT低於1210分。

“6級學術成就”,那些不符合上述標準的學生,被歸納到這一等級。

不過哈佛的學術評級也並非維分數論,招生官還會考慮到其他因素的影響。

以學生曼迪斯(Mandisi Botlhoko)為例,招生官就進行了備註:“雖然其K10階段的教育水平並不出色,但SAT的成績令人感嘆,經歷‘家庭劇變’並克服‘經濟困難’,在不樂觀的成長環境下還能讓GPA達到不錯的成績,這位學生值得我們關注!”

深扒哈佛大学录取“内幕”,原来顶尖名校这样挑选学生

2. 課外能力

課外類的分級內容更多樣,而且對入學的影響更明顯。

“1級課外能力”,預示著學生有著國家級的成就或專業能力。這意味著,參加那些國家、國際甚至奧林匹克級的運動/活動並獲得獎項,將起到關鍵作用。

“2級課外能力”,屬於那些有報刊記者、雜誌編輯或者作曲經歷的學生,當然,學校裡的班長也在某些情況下被歸屬於這一類。

... ...

值得注意的是,或許是體育運動能展現申請者的軟性技能——比如團隊合作能力,又或許由於往屆課外類比賽中哈佛並不出彩,課外能力,尤其是運動能力,在哈佛評分機制中佔到較大權重。

杜克大學經濟學教授彼得(Peter S.Arcidiacono)與世紀基金會的高級研究員理查德(Richard D.Kahlenberg)通過數據分析後得出:

運動員進入哈佛的幾率,明顯高於非運動員。

深扒哈佛大学录取“内幕”,原来顶尖名校这样挑选学生

Peter S.Arcidiacon

彼得指出,在學術等級同為4的情況下,非運動員只有0.076%的錄取幾率,但運動員卻有70.46%,兩者就讀哈佛的幾率相差近1000倍!

上述觀點在哈佛大學內部研究辦公室(The University’s Office of Internal Research)的一份報告中得到了佐證:1級或2級學術等級中,運動員的錄取率為

83%,而非運動員則為16%

對於志在哈佛的學子來說,在課餘時間發掘自身的運動天賦,或許會有超值的回報。

深扒哈佛大学录取“内幕”,原来顶尖名校这样挑选学生

3. 個人特質

在個人特質部分,哈佛更關注申請人的“性格特徵”

,以及他們是否具有“積極的人格”

哈佛大學的文件指出,招生人員在評價申請人的特質時,會評估他們的“幽默、敏感、毅力、領導力、正直、樂於助人、勇氣、善良和許多其他品質”。

招生官被鼓勵去尋找那些具備“異常吸引人的個人品質”的學生,這些品質包括“活躍、仁愛、成熟和個性優勢”,並且那些具備“反思力、洞察力與專注力”的學生,會獲得額外關注

當然,有“令人信服的人生故事”的人,或是“克服了某些障礙”的人,也能獲得哈佛青睞,比如:自己為了頂尖名校不斷努力,但不斷的被他人質疑能力;又或者因為身體或其他原因,導致說話的語音語調異於常人,在嘲笑中成長等等。

一位叫做格蕾絲的學生就是最好的例子,招生官在她的文件中寫到,“或許她並不是哈佛校園裡最優秀的理工科學生,也未掌握獨特的技能,但她是一個“真正的人”,她的性格具備極強的感染力與吸引力... ...”

雖然未能公開格蕾絲的具體故事,但我們不難猜測,她必定有著獨特的個性,或許還表現出了領導或激勵能力,以及對他人的同情與關心。

深扒哈佛大学录取“内幕”,原来顶尖名校这样挑选学生

4. 學校支持

最後,招生手冊還提到了如何評判推薦信的質量。

以對申請者的描述為例,如果推薦信的作者,將申請人描述為其“職業生涯中最優秀的”

“近幾年來最棒的學生之一”,那麼申請人就能獲得“1級學校支持”

與之相對,如果稱讚的語句侷限在“是位好學生”“是今年最好的學生”等,那麼申請人極有可能只被排在“2級學校支持”

哈佛招生主任馬林(Marlyn E.McGrath)描述了一位化名為梅根的申請者,是如何被自己的推薦信“拖累”的:

“梅根生活的小鎮無法帶給人安全感;個人素質有待提升;缺少與人互動的能力;是實實在在的一位來自美國農村的土著。”

雖然梅根的文書優秀,但由高中老師撰寫的這封推薦信,給招生官留下極其不好的印象,讓這位“聰明、活躍,並充滿正能量”的申請人一度失去進入哈佛的機會。

另外,推薦信本身也存在著“鄙視鏈”。招生助學辦主任威廉承認:

相對亞裔提交的推薦信而言,白人學生提交的美國教師或輔導員給出的推薦信“更強”。

深扒哈佛大学录取“内幕”,原来顶尖名校这样挑选学生

杜克大學的彼得,還分析了哈佛曆年的申請與錄取數據。結果顯示:那些評級低於或等於3的人幾乎都會被哈佛拒之門外;相反,哈佛永遠向那些1級的學生敞開大門。

對申請者來說,如何用這種多層級的模式定位自身能力,同時儘可能向1-2級邁進,成為提升自己錄取率的重點。

深扒哈佛大学录取“内幕”,原来顶尖名校这样挑选学生

命運最終章——委員會投票

經歷了校友面試與招生官篩選評級後,就到了哈佛招生的最終章,即委員會投票。

相關文件顯示,那些獲得了2級及以上排名的申請人,都能夠進入委員會投票階段。他們的信息將會被呈現在招生委員會面前,由其決定錄取與否。(當然,哈佛也安排了一位招生官,對其餘的學生查漏補缺。)

招生委員會的篩選將會分為

兩輪進行。

首先是將申請表按地區分類,各自由5-8人組成的小組委員會抉擇,這些人中有招生官、老師與招生辦高級職員。

初次篩選將從11月持續到來年2月份,如此長的跨度,讓每一份申請表都有30分鐘或更長的時間被研討,確保申請人的信息能被全面地瞭解。

少數服從多數的規則下,票選出來的申請人將被轉交給40位委員組成的正式招生委員會,由他們進行最後的審查與表決。

深扒哈佛大学录取“内幕”,原来顶尖名校这样挑选学生

哈佛校園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正式招生委員會具有極高的自主權,因此他們常常會改變主意,或重新考慮申請者的能力,或撤銷已通過投票的申請,亦或接受那些評級低於3級的學生。

靈活的多樣性,讓申請者收到最終Offer前,一切都變得可能。

圖片來源:Pixabay;哈佛官網等。

關注外灘教育

閱讀 3000+篇優質文章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