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為何不傳位趙元佐的子孫要傳位給趙宗實呢?

星童N1


宋仁宗作為歷史上有名的仁德皇帝,歷史評價很高,宋史稱他“為人君,止於仁,帝誠無愧焉”。也是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但仁宗也有不幸,他的三個親生兒子皆早夭,最後以趙宗實為嗣君。

趙宗實的前世今生

趙宗實是宋太宗趙光義曾孫,祖父為太宗第四子、真宗趙恆之弟商王趙元份,父親為宋仁宗趙禎堂兄濮安懿王趙允讓。

由於無子,趙宗實於景佑二年,1035年被仁宗養育宮中。1037年,仁宗長子出生即逝去。寶元二年,1039年,仁宗第二位皇子,豫王趙昕出生後,趙宗實出宮回到生父趙允讓身邊。後來趙昕及仁宗第三子先後於1040年,1043年早亡。

嘉佑七年,1062年,趙宗實被正式立為皇子,改名趙曙。嘉佑八年,1063年,仁宗崩逝後,即皇帝位為宋英宗,大宋第五位皇帝。

那趙元佐又是誰呢?


趙元佐,字惟吉,初名趙德崇,是宋太宗趙光義長子,宋真宗趙恆同母兄。按照立長立嫡的規矩,太宗之後,皇位應該是趙元佐,卻為何是真宗即位呢?原來這跟太宗得位有關,不管是燭影斧聲,還是金匱之盟,太宗自己得位不正,擔心其四弟秦王趙廷美有樣學樣,遂於太平興國七年,982年,以趙廷美與盧多遜密謀造反為名,將趙廷美廢為庶人,遷居涪陵。

趙元佐深知四叔廷美其實是被太宗迫害,出面向太宗申辯,無果。後趙廷美於雍熙元年,984年憂悸成疾病逝,趙廷美死後,趙元佐因病發狂,殺傷內侍,縱火焚宮,被廢為庶人。

加上太宗第二子、昭成太子趙元僖早亡。至道元年,995年,趙恆被立為太子,這才有機會繼承皇位。

但九五之尊都不是這麼容易得來的。

至道三年,997年,二月,太宗病重,內宦王繼恩暗中串聯參知政事李昌齡、殿前都指揮使李繼勳、知制誥胡旦等,與太宗明德皇后一起謀廢太子趙恆,立趙元佐,企圖發動政變。

最後是宰相呂端一力挫敗政變,扶立趙恆繼位,是為宋真宗,也才有後來“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的佳話。

這次未遂政變,趙元佐雖然因為被廢,並無參與,但任然被別有用心之人拿來作為旗幟號召作亂,畢竟太宗長子的身份很多時候在臣民看來就是天命所歸,比之真宗即位更名正言順。雖然後來真宗即位後,顧念趙元佐一母同胞,恢復了他的爵位官職,但心中忌憚肯定揮之不去。

趙宗實父子與真宗、仁宗一脈的特殊關係

其實趙宗實生父趙允讓也曾經有機會當上皇帝,真宗六子,前五個都早亡,鹹平六年,1003年,當真宗次子周王趙祐逝後,真宗將趙允讓撫育宮中,備為皇子,直到後來仁宗出世,才被送回商王府,與帝位擦肩而過。

真宗與仁宗父子,都是曾經無子,將趙允讓、趙宗實父子養育宮中,結果真宗最後得了仁宗,將趙允讓出宮送回藩邸,而仁宗就沒有這般幸運,絕嗣,只得以趙宗實為嗣君。這兩對父子也算是因緣際會。

通過前文可以看出,為什麼宋仁宗傳位趙宗實而沒有選趙元佐一系是因為:

一. 忌憚趙元佐的太宗長子身份,如果以元佐後輩入繼,人家會認為理所當然,不會感恩戴德。

二. 趙元佐曾經被作為旗幟拿來行廢立之事,差點導致真宗沒能登上帝位,仁宗作為真宗兒子,自然不願將帝位再交回趙元佐一系,如果帝位重回趙元佐一系,趙恆一系不僅可能失去正統之名,甚至落個謀朝篡位之罪也未可知。

三. 仁宗覺得趙允讓因為自己沒能繼承帝位,多少有些虧欠,讓趙允讓之子趙宗實入繼大統也算是補償。

英宗即位後,為了尊本生父趙允讓為皇考,還是尊仁宗為皇考,朝臣分成兩派,爭論不休,大多數官員認為,既然英宗是繼承仁宗的皇位,當然應該尊仁宗為皇考,而尊生父趙允讓為皇伯,由於趙允讓被封為濮安懿王,所以這次朝堂、禮法之爭被稱為“濮議之爭”。英宗當然是希望尊生父為皇考,為了生父死後的名分,英宗絞盡腦汁,用了各種手段,與朝臣鬥智鬥勇,耗費一年多光陰,才最終達到目標,英宗篤孝的品行就以這種奇特的方式展現出來。

以趙宗實為嗣君,最後卻成了皇伯,這應該也是仁宗沒有預料到的。


慕信


這是個比較複雜的事情。按理說應該讓趙元佐的子孫接班,因為趙元佐畢竟是趙光義的長子,從長尊有序的道義來講是這樣,實際可能有些隱情不為外人所知。

宋朝江山是趙匡胤得來的,本來應該由他的子孫繼位當皇帝,由於種種原因,卻由他的弟弟趙光義的子孫們傳承了帝位。

趙匡胤有四個兒子,長子趙德秀,次子趙德昭,三子趙德林和四子趙德芳。長子和三子死得早,沒有子嗣;次子在太平興國四年自殺,被宋太宗封為魏王。四子趙德芳死於太平興國六年,時年23歲。由於宋太宗趙光義搶班奪權,製造斧聲燭影迷案,導致趙匡胤的兒子們均不得善終。趙光義稱帝后,江山便由其子孫傳承下來。

趙光義死後,他的第三個兒子趙恆繼位,是為宋真宗。宋真宗子趙禎繼位,是為宋仁宗。

宋仁宗在位時一直沒有子嗣。無奈之下收養了趙光義的重孫趙宗實。宋仁宗當時正當盛年,自己沒有親生子,自然不甘心。經過努力,後來果然生了兒子,這樣便把趙宗實送了回去。可惜宋仁宗所生的兒子們先後夭折。宋仁宗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只好再把趙宗實接回來。

趙宗實這時已經年紀稍長,對這樣的安排不願意接受。正在此時,趙宗實的父親去世,便以為父守孝為藉口拒絕了進宮的安排。趙宗實感到自己像是一件禮物,需要了接進宮,不需要了就送回來。萬一以後宋仁宗又有了自己的親生兒子,自己不是更難堪嗎?儘管如此,最後還是眾大臣們的工作下,回到宮裡接受了現實。宋仁宗去世後,趙宗實接了班,是為宋英宗。

趙宗實的爺爺是宋太宗趙光義的四子趙元份,趙元份的十三子趙允讓是趙宗實的親生父親。趙宗實後來改名為趙曙。因為身體健康狀態欠佳,在位僅五年便去世了,享年只有36歲。

宋仁宗為什麼不願意將皇傳給趙元佐的後代呢?趙元佐是趙光義的長子,自幼聰明機警,長得也很像趙光義,深得趙光義喜愛。雖然未正式確定為皇位繼承人,但已入駐東宮,趨勢已明。

趙光義用陰謀處理掉趙匡胤的次子和四子後,為防止弟弟廷美謀反奪位,製造了所謂的“趙廷美謀反”冤案,趙廷美被免去官職,流放房州,不久憂悸成而死。趙光義害死侄子,誣陷兄弟,這一切血腥的行為被趙元佐看在眼裡,實在氣不過。他曾仗義執言為趙廷美申辨。趙廷美死後,趙元佐便“瘋了”,上演了用刀刺傷侍者、縱火焚宮等節目。趙光義見趙元佐如此不爭氣,便將趙元佐廢為庶人,看管起來。後來在宋真宗、宋仁宗兩朝都得到很好的照顧,富貴一生,無疾而終。他的瘋是裝的,因為他不願意介入到皇族皇權的爭奪之中,所以他的三個兒子及孫輩們也淡出皇族的爭鬥圈。

說來也巧,趙光義用陰謀手段獲得江山社稷並想傳遞給自己的子孫,老天也不眷佑。趙光義一系在靖康之變中被金國一網打盡,王孫貴族受盡屈辱和摧殘。唯一漏網的趙構因被金軍追殺,嚇得陽痿而斷子絕孫,最後只好將皇位傳給趙匡胤一系,皇權轉了一圈終於回到了正宗一族。


梅園布衣


最近一段時間,電視劇《知否知否》熱播,雖然該電視劇沒有具體說是哪個朝代,但通過汴京、老皇帝非常仁厚卻沒有自己的子嗣等細節,稍微知道一點歷史的都清楚講的是北宋仁宗年間的故事。於是,原來不太被提起的仁宗傳位事件,也開始被熱烈討論了。很多人感到奇怪:仁宗為什麼傳位給後來的英宗趙宗實,卻不願意傳給太宗長子趙元佐的後人?

就這個大家現在比較關心的問題,筆者好好講講裡面的緣由。

趙元佐何許人也?

來頭很大。他是宋太宗趙光義的嫡長子,和後來的宋真宗趙恆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但他年紀大一些,是長兄。他本來是名正言順的太子爺,畢竟是嫡長子。

趙元佐天資聰穎,而且擅長騎射,曾跟隨父親太宗皇帝南征北戰,屢立戰功。因為能力出眾,曾擔任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為衛王,在中書省辦公。後來遷居東宮,被立為儲君,改賜名字“趙元佐”,加任檢校太尉,進封為楚王。如果一切正常的話,那麼太宗皇帝趙光義去世以後,趙元佐將以嫡長子太子的身份,接掌大宋,成為大宋第三代帝王。

但歷史沒有如果,問題出在太平興國七年(982年)五月。太宗皇帝趙光義忌憚自己的親弟弟秦王趙廷美,因為他自己就是依靠兄終弟及的方式繼承大統,他很擔心這個弟弟秦王趙廷美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奪取自己的江山。所以,他誣陷趙廷美和宰相盧多遜要密謀造反篡位,將趙廷美廢為庶人,趕出汴梁,貶到涪陵。趙元佐和這個小叔叔關係極好,他更是清楚知道這個小叔叔是被父親冤枉陷害的,一心為小叔叔說公道話,希望父親可以網開一面,放過小叔叔。可他的所有努力都是白費了,趙光義毫不動搖。就這樣,沒過兩年,憂心如焚的趙廷美病死他鄉,死時才38歲。趙元佐知道以後,悔恨不已,暗自傷心。

這件事情成了一個轉折點,趙元佐因為小叔叔的亡故開始變得瘋瘋癲癲,一會用刀刺殺身邊人,一會更是要放火燒燬自己的宮殿。大宋的江山怎麼可以傳給這麼一個有點神經質加瘋瘋癲癲的人?趙光義思考再三,忍無可忍,最終廢了趙元佐的太子身份,貶為廢人,遷居南宮,另立趙元佐的親弟弟趙恆為新太子。

趙光義臨終前,神智有點不清。這個時候,皇后李氏和宦官王繼恩暗中串聯參知政事李昌齡、殿前都指揮使李繼勳、知制誥胡旦等,希望能在此關鍵時候,擁立趙元佐為新的皇帝,藉以謀取最大利益。

按照宋朝的規矩,太宗病重,宰相有權入宮問病,太宗病逝前,在宮中入值的宰相剛好是平時糊糊塗塗,總是當和事佬的呂端。也正因為呂端這種性格,李皇后和王繼恩才沒有特別關注他。誰知道,在此關鍵時刻,呂端一掃平日的糊塗,他發現皇帝病重可太子趙恆不在身邊,皇帝身邊只有李後和王繼恩,覺得大事不好。

好一個呂端,在這種危急情況下,不慌不忙,先是親筆寫信,讓人送出宮,急召太子趙恆進宮。隨後,他施展巧計,把大太監王繼恩反鎖在宮中,並派專人看守,不讓他出宮。然後調動禁軍,看守住所有進出宮門的道路,許進不許出,,嚴防走漏消息。最後,他以昭文殿大學士、內閣宰相的身份,面見李皇后,表明立場,以他為首的文官集團,只認太子,不認任何其他君王,徹底斷了皇后的小心思。在這種情況下,李後知道自己大勢已去,鬥不過這個看似溫和,實際外圓內方的宰相大人,只能選擇屈服,擁立太子趙恆登基,成為宋真宗。因為這件事情,後人有詩讚呂端: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

真宗皇帝登基以後,對這個差點奪了自己江山的親大哥趙元佐還不錯,而不是像很多人那樣,對潛在競爭對手採取物理消滅的辦法。首先,真宗任命趙元佐為左金吾衛上將軍,並恢復其楚王爵位(被宋太宗剝奪的)。趙元佐不上班,真宗不僅不計較,還給他加了兩個封號——檢校太師和右衛上將軍。趙元佐過生日,宋真宗也沒忘記,專門御賜了寶帶。宋真宗封禪泰山後,任趙元佐為太傅(注意是“實任”);祭祀汾陰,又升哥哥為太尉兼中書令。這還沒完,後來又加了一堆官爵: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天策上將軍、興元牧等等。而且,真宗還特別允許趙元佐上朝的時候身佩寶劍,以及上書不稱名等特殊待遇。但大家仔細看,還是能看出來:趙元佐雖然地位崇高,賞賜豐盛,但實際權力真宗並沒有給多少。換句話說,真宗皇帝對這個大哥還是多少有點忌憚。

到了真宗的兒子仁宗皇帝繼位以後,對趙元佐會是什麼態度呢?

仁宗皇帝對這個差點奪走父親江山的大伯,當然還是忌諱。因此,他和父親真宗一樣,對趙元佐儘管地位給得越來越高,並不停增加趙元佐的錢財食邑,但實權還是從來沒給過,直到趙元佐去世。

由此可見,真宗和仁宗父子兩代,對這個差點奪走他們皇位的趙元佐始終非常忌憚,始終充滿了防範之心,那麼不把皇位傳給趙元佐的子孫,也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了。

脫脫:《宋史》

“許述工作室”核心成員查佳峰主答


腦洞大開的歷史


要說清這個問題,必須先理清各位人物的關係。

北宋開國皇帝是太祖趙匡胤,第二位是太祖的弟弟趙光義,第三位是趙光義的第三子真宗趙恆,第四位是真宗之子仁宗趙禎。

趙元佐和真宗趙恆(原名趙元休、趙元侃)是趙光義和元德皇后李氏所生,趙元佐是嫡長子,趙恆是三子,趙宗實的爺爺是趙光義的四子趙元份,趙元份的十三子趙允讓是趙宗實的親生父親。

話說公元976年10月,太祖趙匡胤突然駕崩,為此留下“燭影斧聲”的千古謎題,宦官王繼恩作為趙匡胤的心腹太監,沒有聽從皇后的指令宣趙德昭進宮,反而第一時間通報趙光義,趙光義順利上位,王繼恩的做法給歷史又添一謎。

趙光義即位六年內,趙匡胤的兩個兒子趙德昭、趙德芳先後去世(趙匡胤共有四子,其中老大趙德秀、老三趙德林早夭),又成功以“謀反”之名廢掉皇弟趙廷美,徹底鋪平了傳位給自己兒子的道路,這就是北宋皇帝全部是趙光義一脈的根本所在。

宋仁宗,兩宋在位最長的皇帝,其在位42年間名臣輩出,國泰民安,科技、文化得到了長足發展,並正式發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官交子”,仁宗皇帝性情文弱溫厚,不事奢華,能強力自我約束,被譽為一代明君。

宋仁宗的三個兒子均早夭,苦於無人繼承大位,宋仁宗日耕夜種,哪知欲速則不達——縱慾過度,乃至衰弱,有種無收。

從長尊有序的道義來講,應該由趙光義嫡長子趙元佐的子孫接班,宋仁宗為什麼不願意將皇傳給趙元佐的後代呢?

我們先來說下嫡長子趙元佐為什麼沒能繼承大統呢?

趙元佐作為嫡長子,自幼聰明機警,曾跟隨父親太宗皇帝南征北戰,屢立戰功。深受趙光義器重並屢次提拔,作為儲君歷練和培養,已遷居東宮,趨勢已明,如果一切正常的話,他將成為大宋的第三代帝王。

但歷史沒有如果,前文說過,趙光義為將帝位永傳自己一系,用陰謀處理掉趙匡胤的次子和四子,又製造了所謂的“趙廷美謀反”冤案,導致38歲的趙廷美憂悸而死。趙光義害死侄子,誣陷兄弟的血腥行為被趙元佐看在眼裡,多次力阻無果,趙元佐便“瘋了”,用刀刺傷侍者、縱火焚燒自己宮殿等。無奈之下趙光義最終將趙元佐貶為廢人,遷居南宮,另立趙恆為太子。

真宗和仁宗對趙元佐彼有忌憚,對他物質上賞賜豐盛,但並未給予實際權力,趙元佐爵位始終不高,直到仁宗初年才被封為江陵牧,並且在仁宗繼位第五年,趙元佐就去世了,而仁宗真正考慮繼承人是他在位二十來年左右,所以趙元佐一系就算排出在外了。

無後皇帝選養子一般首選侄子,畢竟血濃於水,打斷骨頭連著筋,但仁宗是千頃地一根苗,老爹宋真宗六個兒子只活了他一個,仁宗只好退而求其次,唯有選堂侄子當養子。

宋太宗共有九個兒子,子嗣眾多,仁宗的堂侄子更是一抓一大把,但因濮王趙允讓當年曾是真宗備胎,趙允讓的兒子近水樓臺,仁宗最終選定趙允讓第十三子趙宗實入宮,趙宗實年僅3歲。

趙宗實和仁宗曹皇后外甥女高滔滔為帝后養過,視之親生,外人也視這倆為帝后子女,1047年在宋仁宗和曹皇后的主持下,兩人喜結聯理,他倆的結合也被稱為“天子娶兒媳,皇后嫁閨女”,成為美談。

1063年,宋仁宗駕崩,趙宗實繼位成為皇帝,史稱宋英宗。

1127年,靖康之恥,趙光義一脈被全部北擄,子孫受盡屈辱和摧殘,唯一漏網的趙構又被金軍一嗓子嚇得永遠不舉而斷子絕孫,趙構只能將皇位傳給趙德芳的後代宋孝宗手裡,後來趙德昭的子孫也有宋理宗、宋度宗和宋恭宗三人當上了皇帝。

天道輪迴,老天放過誰!


美麗青春您真痘


不選趙元佐子孫原因是他們年齡不適合做宋仁宗兒子

趙元佐和宋真宗都是元德皇后李氏所生,趙元佐有三個兒子,允升、允言、允成,他們是和宋仁宗同一輩份的堂兄弟。趙允升曾經被宋太宗李皇后收養在宮中,一直到趙元佐有病,他才回到趙元佐身邊。他有十三個兒子,其中宗禮、宗旦、最知名。

宗旦七歲的時候就被選為仁宗伴讀,和宋仁宗關係最親密。趙允升和宋仁宗同輩份,他的兒子卻和仁宗同歲,由此可知道允升兒子都和仁宗歲數差不多。宗旦應該叫宋仁宗小叔叔,趙元佐孫子輩年齡和侄子輩的仁宗相近,選擇皇位繼承人肯定是從後輩中年齡小的,可以給仁宗當兒子的人中挑選。趙元佐這一系自然就沒了皇位繼承權機會。趙元佐生兒子早,宋真宗的兒子除了宋仁宗都早逝,仁宗生的晚,元佐孫子輩年齡大不適合給仁宗當兒子,這是宋仁宗不選趙元佐子孫的原因。<strong>

選趙宗實是因為兩家關係密切更親近

趙宗實是趙元份一系子孫,趙元份有三個兒子允寧、允懷、允讓。允讓在宋真宗兒子死後,曾被養在宮中做為預備皇子。他和宋仁宗從小一塊長大,兩個人一起讀書學習遊戲玩耍。宋仁宗小時候就很愛和允讓在一起,兩個人算是發小。

宋仁宗曹皇后的姐姐有個女兒叫高滔滔,進宮朝見仁宗的時候剛好趙宗實也在,兩人年齡一樣大,宋仁宗和曹皇后就商量著把高滔滔許配給趙宗實。等到趙宗實成年以後兩個人就成婚了。這樣一來宋仁宗就成了趙宗實姨夫,兩家關係更近了。年齡上合適加上這層親戚關係,趙允讓又是仁宗從小的玩伴,這樣一來趙宗實自然是皇位繼承人的人選之一。<strong>

趙宗實被立為太子過程

宋真宗楊太妃,見仁宗一直沒有兒子,就勸他選幾個宗室子弟養在宮中,作為預備皇子。仁宗選中了四歲的趙宗實,由楊太妃撫養(《續資治通鑑長編 2811頁 宋仁宗嘉佑三年》)

寶元二年(1039年),豫王趙昕出生,八歲的趙宗實回到趙允讓家裡。不久仁宗兒子夭亡。仁宗一直希望能有個親生兒子,加上他還年輕就沒有提立太子的事情

嘉祐元年(1056年)仁宗突然患病不能上朝處理政務,大臣們很擔心皇位繼承人問題。參知政事王堯臣弟弟王純臣是宗實王府官員,經常跟哥哥提起宗實很賢明,王堯臣又向文彥博推薦宗實文。彥博也考慮宗實和仁宗關係很近,之前又做過預備太子,就準備草擬立宗實為太子的詔書。後來仁宗病好了就沒有實現。

嘉佑六年(1061年)司馬光又以唐文宗以後皇帝都由宦官所立,導致宦官專權之禍的歷史教訓為例子,建議仁宗早立太子。韓琦又以漢成帝立弟弟之子,定陶王為太子的歷史來規勸仁宗。仁宗認為之前在宮中養育過的宗子,一個不太聰明,宗實還不錯,就立他吧。於是趙宗實被封為泰州防禦使,知宗正寺。擁有了準皇儲地位。

嘉佑八年(1063年)趙宗實正式成為皇子。

以上就是仁宗為何立趙宗實為太子的原因和經過


大宋趣史


簡單來說,趙宗實有一個備胎的宿命。

如果可能的話,宋仁宗是想把皇位傳給自己兒子的,可惜他三個兒子全部早亡,無論怎麼努力都找不到兒子繼位,那就只能找養子繼位了。

無後皇帝選養子一般首選侄子,畢竟血緣關係近,又矮一輩,過繼方便,但問題在於,仁宗本身就是幸運兒,老爹宋真宗六個兒子只活了他一個,其餘全部早夭。

退而求其次,仁宗只好選堂侄子當養子。

宋太宗的生育能力是能夠吊打兒子孫子的,他共有九個兒子,全都活到成年,各自開枝散葉後,仁宗的堂兄弟人數就不少了,堂侄子更是一抓一大把,年齡也參差不齊。

但仁宗選養子的範圍其實早就限定好了,趙元佐一脈並不在其中。

這個範圍就是真宗當年的備胎——濮王趙允讓。

真宗是有理由找備胎的,他的子嗣夭折地很快,唯一撐了數年的就是次子趙祐,可在1003年,趙祐也夭折了。36歲的真宗抬眼一瞧,頓感悲涼,他已經沒有子嗣了。

為了穩固國本,也為了自己能有個後,真宗開始收養子。選來選去,他最終選擇了四弟商王趙元份的第三子趙允讓,趙允讓時年9歲。

這裡解釋一下真宗為何不選大哥趙元佐的子嗣,一是因為趙元佐曾經是太子,二是因為趙元佐的兒子年紀應該都有點大,不利於培養感情。二哥趙元僖無子,按順序就是四弟趙元份了。

趙元份長子因為年齡關係,排除,次子早夭,年齡正合適的三子趙允讓就這麼中標了。

如果真宗沒有生下兒子,或者生下的兒子再次早夭,北宋的江山就將落在趙允讓身上。隨著時間推移,這個趨勢也來越明顯,十幾歲的趙允讓估計也在夢想著自己坐上皇位的那一天。

夢想是美好的,現實卻是骨感的,1010年的某天,伴隨著一聲啼哭,真宗第六子、日後的仁宗出生了,趙允讓的夢被劈得半碎。

趙允讓的夢碎了,真宗的夢可就美了,他趕緊讓趙允讓搬回趙元份府中,以此確定兒子獨一無二的地位。

我們可以想見,在接下來的幾年內,趙允讓估計沒少盼著仁宗走上哥哥們的路,一旦仁宗夭折,他搖身一變又能成為皇子,繼承那至高無上的位置。

仁宗最終熬過來了,坐上了皇位,趙允讓只能死心,安心做自己的宗室王爺,閒著沒事就造人,最終有22個兒子。

這個生育能力,是能讓仁宗羨慕死的,可再羨慕也沒辦法,無子的仁宗也像父親一樣,開始收養子。

由於有那麼一段備胎經歷,趙允讓的子嗣有種先天選擇優勢,仁宗最終選定趙允讓第十三子趙宗實入宮,趙宗實年僅3歲。

趙宗實的命運比父親更加坎坷,因為他在當養子的過程中,仁宗生了個兒子,他跟父親一樣,被送回老家。

當然,仁宗的這個兒子夭折了,可不甘心的他不願放棄,也沒接趙宗實入宮。

儲君之位就這麼一直空著,仁宗一直拖了十幾年,直到去世前半年,他終於向殘酷的事實低頭,立趙宗實為太子,改名趙曙,即日後的宋英宗。


平沙趣說歷史


當然是因為趙元佐曾經是宋太宗趙炅最屬意的繼承人,在趙炅死後還差點被李皇后謀立撬了真宗趙恆的太子位的原因,才讓趙元佐一支在真宗、仁宗兩代都被屏棄皇位選擇之外。

雖然趙元佐因為同情三叔廷美髮狂而失去儲君之位,一直遊離在遠離皇權的地方,就因為真宗繼位前李皇后和王繼恩的神操作,讓真宗始終對大哥心懷戒備,哪怕是一個媽生的兄弟。

在真宗鹹平六年【1003】,真宗趙恆唯一活著的兒子、年僅九歲的趙祐夭折後,絕嗣的趙恆在大臣的勸說下,選擇了四弟趙元份的三兒子趙允讓,以綠車旄節迎接八歲的允讓進宮撫養。

在那個時候,就已經把趙元佐一系排除在外了,可以知道真宗對大哥一系的忌憚,怎麼也不可能去選擇他的兒子,除非其餘兄弟都絕後沒得選了,大概才會考慮元佐的子孫。

那是趙元佐一系第一次與皇位失之交臂。

趙允讓從八歲到十六歲,在宮中生活了八年。雖說沒有確立名分,但朝野內外都知道,這也算是皇帝的養子了。

但是,大中祥符三年【1010】四月,真宗趙恆第六子趙受益出生,就是仁宗皇帝趙禎,終於又有了親兒子的趙恆開心的就把侄子允讓送回家了。得,第一代備胎趙允讓同志正式下崗。

從備胎這一點上說,趙允讓的確有點委屈,白期待了幾年,滿想著可以繼承皇位呢,不料想希望卻遭到破滅,要說心裡有點小怨恨啥的也正常。

仁宗還是很會做人的,繼位後,對趙允讓非常優待,比起其他堂兄弟,待遇好的不止一丁點,直接封允讓為汝南郡王,在嘉祐四年【1059】十一月去世的時候,追封濮王,諡號安懿。要不是給真宗當了八年養子,允讓有啥功勞能生封王?其實,這也是仁宗對允讓的補償。

後來仁宗也一直沒兒子,不得不考慮過繼,才選擇了允讓的兒子趙宗實,再次略過大伯趙元佐的後裔們,其實,這是仁宗體諒他爹真宗的心情,還是那句話,不是其他近支都絕嗣,仁宗絕無可能選擇元佐後裔的,雖然元佐的後裔眾多,但仁宗四叔趙元份和八叔趙元儼家裡孩子都不少了。

特別是趙宗實他親爹趙允讓有三十多個兒子,十八個閨女,就算是不選擇他家的孩子,他親大伯趙允寧家還有一堆宗字輩兒呢。

這麼多選擇,仁宗不去選擇,何必去考慮大伯趙元佐家的孩子呢?

就是這樣。


猴格大人


  

  宋仁宗一生有多子,可惜無一長大。無可奈何之下只好在宗室子弟中選擇一人當皇子。古代傳位都是父死子繼,因此,宋仁宗是從一百多侄子中選擇一人。

  那麼,為何宋仁宗會選擇趙宗實,而非其他宗室子弟呢?

  首先,趙宗實的父親是趙元儼,此人是宋真宗八弟,俗稱八王爺。

  《宋史》中雲:元儼廣顙豐頤,嚴毅不可犯,天下崇憚之,名聞外夷。

  趙元儼長得相貌堂堂,威勢十足,大有王者氣度。天下人都很怕他,就連遼國西夏都聽聞他的名聲。

  確實,趙元儼在宋真宗、宋仁宗兩朝地位極高,在諸侯王中最為顯赫。當然,原因與長相沒有半點關係,是趙元儼深得宋真宗信任。

  早在宋真宗還是王子時,就與八弟趙元儼關係親密。宋真宗能夠稱帝,趙元儼功勞不小。因此,宋真宗繼位後對趙元儼十分親厚。

  其次,趙宗實的父親就曾經是預備役皇子。

  《續資治通鑑長編》雲:允讓,元份第二子也。上之幼也,真宗擇宗室子年相若聰悟可親者與遊,召允讓入禁中,旦暮請讀共學,凡動作燕嬉,無一不中節,及上出閣,始用雲韶樂導送允讓歸外邸雲。

  又引《本傳》雲:養荊王子禁中,既長,命還邸。

  換言之,趙允讓就是預備役皇子。在宋仁宗年幼時,宋真宗就將趙允讓養在宮中,名為伴讀,實際上是做替補。萬一宋仁宗暴斃,趙允讓就會被立為皇子。當然,趙允讓只能以宋真宗養子的身份繼承皇位。

  其三、趙元儼、趙允讓、趙宗實一家勢力強大。

  趙元佐雖然是宋太宗長子,可是因為秦王趙廷美的事情,已經被宋太宗公開廢為庶人,在宋真宗時期才恢復其爵位。但是,宋真宗對這位大哥頗為忌憚,與八弟親近的同時,對大哥相對冷淡,致使趙元佐爵位始終不高,直到宋仁宗初年才被封為江陵牧。並且,宋仁宗繼位第五年,趙元佐就去世了。

  宋仁宗真正考慮繼承人是在他在位二十來年左右。三十來歲還沒皇子,確實讓人頭疼。

那時諸侯王中唯一建在的就是八王趙元儼。趙元儼從宋真宗時期就擔任大宗正(皇族族長)。選擇繼承人時,皇族也好,百官也好,幾乎一致同意從趙元儼孫輩中選擇。

  趙元儼有十三個兒子,趙允讓與宋仁宗關係極好,又接替趙元儼擔任大宗正。因此,宋仁宗最終選擇趙允讓的兒子做繼承人。

當然,趙宗實本人的表現也是不錯的。他被養入宮中,既要把宋仁宗、曹皇后當成父母孝敬,又不能表現的過於喜悅。畢竟他不是宋仁宗親子。一旦宋仁宗的妃子生下皇子,他就會被掃地出門。


葉之秋


你自己去問宋仁宗。帝皇謀略誰說清。


冰峰2018018


帝王心思不同常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