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宋仁宗為什麼這麼得民心?

司尚慶


你好,我是“愛歷社”,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宋仁宗之所以深得民心,我個人認為主要是宋仁宗本身仁慈寬厚的性格,善於納諫,勤儉律己,又以金錢換取和平,予民休息,宋仁宗在為期間,宋朝和平穩定,繁榮昌盛,在民間獲得一致好評。

仁慈寬厚

趙禎性格非常寬厚仁慈,可以說是一個大善人,對自己的下人也很仁慈。有一次吃飯的時候,吃到了飯裡面的沙子,硌到了牙,非常的難受,他把沙子吐出來後,對旁邊的侍從說“千萬不要把我吃到沙子的事情說出去,否側肯定會有人因此喪命”

有一次,趙禎在花園散步時,口渴的厲害,時不時的回頭看,侍從不明白皇帝在找什麼,趙禎回到後宮後,急忙讓自己的嬪妃說:“快拿水來,我要渴死了”, 嬪妃奇怪的問趙禎:“你為什麼不讓侍從,拿水給你啊”, 趙禎說:“我回頭看過了,侍從並沒有準備水壺,如果我說出來,侍從們可定要受責罰,所以忍著口渴”。當下人辦事不利,他不像其他君王一樣,暴力責罰,而是忍耐和寬容的心態去原諒,可見趙禎的寬容之心。

趙禎對讀書人也比較寬容,趙禎對屢次參加科考,屢不中第,年級比較大的考生, 趙禎特開恩科,對歷屆參加科考堅持不懈的考生,放寬了錄取的尺度尺,對屢次考試不中的老考生來說,是非常大的福利,他們進入仕途後,非常愛戴趙禎。

善於納諫

在仁宗朝,敢於直諫,善於彈劾的人,包拯算是第一人,包拯有一次向皇帝諫言,唾沫都飛濺到趙禎臉上了,趙禎絲毫沒有動怒,一邊聽包拯的建議,一邊用衣袖擦臉,包拯的敢於直諫,彈劾了很多人,彈劾三司使的張方平,賤買豪紳的府邸,,彈劾轉運使王逵,巧立名目奪取百姓錢財,彈劾淮南轉運按察使張可久,販賣私鹽從中取利,包拯彈劾陳州京西路轉運司,搜刮民脂民膏、剝削災民,就是《三俠五義》中的《陳州放糧》,包拯不畏權貴,敢於彈劾權貴。在歷史上也留下了一段佳話。

包拯在民間的形象非常高大,宋代也有“說書人”把包拯的故事寫成書,說給百姓聽,包拯之所以能夠彈劾成功,就是有著宋仁宗趙禎的支持。清官為百姓辦事,皇帝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能不高大麼?

勤儉律己

有一次,趙禎批閱奏章到深夜,感到有些飢餓,十分想喝羊湯,但是趙禎想了想後,便忍著飢餓,沒有說出來,皇后知道後,就勸說趙禎“陛下心繫天下,日夜操勞,一定要保重身體,想喝羊湯就告訴侍從,不要虧欠了龍體”趙禎說“如果我為一時的飢餓,讓侍從們看成慣例,那麼他們每天晚上都會準備羊湯,後廚每天晚上都要宰殺羊,為我做羊湯,一年下來要宰數百隻羊,日後宰的羊將不計其數,就為了我一時的飢餓,如果後世皇帝都這麼做,要殺害多少生靈,我寧願忍著一時的飢餓”。

金錢換取和平

趙禎在位期間最主要的軍事衝突在於西夏,在宋、夏兩國互有勝負的情況下,夏國力較弱,所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夏國人力和財力在戰爭中消耗巨大,難以支撐,最終兩國達成和議,夏向宋稱臣,宋每年賜西夏絹十三萬匹、銀五萬兩、茶二萬斤,並開放邊境貿易。史稱“慶曆和議”。自此後,宋、夏關係趨於緩和,維持了近半世紀的和平。

遼國乘宋、夏戰事緊張之際,遼興宗在群臣支持下,決定以攻夏為藉口,一面派兵聚兵南京,作出攻宋的態勢。一面派兵索取被後周世宗攻佔的關南十縣。趙禎派富弼與遼國進行談判據理力爭,打破遼國索要後周時期柴榮奪取的三關之地的企圖。同時,為避免宋、遼兩國交戰,趙禎最終決定以每年增加歲幣作為代價,維持澶淵之盟的和平協議,史稱“重熙增幣”。

從經濟的角度來看,歲幣支出對宋而言並非沉重負擔,比起選擇戰爭的軍費,歲幣開支無足輕重。與西夏、遼國開通的榷場每年把歲幣的開支賺回來,又能達到與民休息,予國休息的好處。

從百姓角度講,百姓的心願其實很簡單,能安安穩穩過自己的踏實日子就夠了,只要能過上安穩的日子,百姓就認為朝廷是好朝廷,皇帝是好皇帝。


如果你也喜歡宋史,請點贊、評論、關注,帶你一起走進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