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橋兵變,趙匡胤的登天之路,黃袍加身建立宋朝

今日看點,陳橋兵變,趙匡胤的登天之路,黃袍加身建立宋朝

大家好,這裡是古俠今史,今天帶大家看看趙匡胤的陳橋兵變。宋人稱前朝的亂世為“五季”,“季”者,“末”也,“五季”意為五代離亂之世。天柱折,地維絕,秩序崩解,衝突頻仍,社會和政治的新陳代謝極快,對於創業者來說,這樣的時代,充滿了機會,有無限的可能性。由布衣而至卿相者,比比皆是。即使是天子,又有幾個出身高門的?史載後唐明宗李嗣源每夕焚香禱告:“某蕃人也,遇世亂,為眾推戴,事不獲已。願上天早生聖人,與百姓為主。”明宗在深宮之內的禱告之詞,史臣何由得知?總是史臣在強調他“出自邊地、老於戰陣”的“蕃人”身份吧?其實從後唐到後漢,君主的出身,無非是“蕃人”加“武將”。建立後周的郭威,不再兼具兩者,不過仍是行伍出身。終結五代的,也正是成長於五代自由競爭、高速流動的社會環境。

陳橋兵變,趙匡胤的登天之路,黃袍加身建立宋朝

趙匡胤

如此亂世,反而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時代,宋太祖趙匡胤(927年生,960—976年在位)脫穎而出,正是得益於這種時代環境。但他面臨的挑戰,卻正是改變局勢,終結亂世。所幸五代半個世紀,動盪的政局,猶如受制於地心引力的鐘擺,擺幅愈來愈小。宋太祖以其雄才卓識,使局勢安定下來。而經過其弟宋太宗(939年生,976—997年在位)二十餘年的鞏固,宋的統治已完全穩定。雖然大部分政策還需數十年才逐漸發展定型,但各方面的基調已確立於太祖、太宗兩朝。譬如宋之疆域在太宗太平興國四年“不完全的統一”之後,便無大的變化。“重內輕外”“崇文抑武”等傳統也已形成。宋代逾三百年的統治,在太宗朝末年已能初窺其大致趨勢。

陳橋兵變,趙匡胤的登天之路,黃袍加身建立宋朝

趙光義墓

從夾馬營到陳橋驛

趙氏先世為幽州人,後遷清苑縣(今屬河北保定),在晚唐五代歷仕於藩鎮,任縣令、幕官。至趙弘殷,投成德軍(駐鎮州)節度使王鎔為將,受王鎔所遣,率軍助李克用攻梁軍,從此留仕於李氏,歷唐、晉、漢、周,至周世宗顯德年間去世前,已升任侍衛馬軍副都指揮使,進入軍方高層。

匡胤是趙弘殷次子,後唐天成二年(927)生於洛陽夾馬營。出身於這樣的家庭,並無可炫耀的資本,所以王船山說他“起傢什伍,兩世為裨將,與亂世相浮沉,姓氏且不聞於人間”。作為一名低級軍官的兒子,習武以及遊手好閒,便是他兒時起的生活狀態。後漢初,他已二十歲,遂四處漫遊,尋找機會。恰逢樞密使郭威募兵,得以子承父業。郭威廢漢建周,匡胤成為皇儲柴榮下屬,這個“從龍”的資歷,是他得以飛昇的基礎。

陳橋兵變,趙匡胤的登天之路,黃袍加身建立宋朝

柴榮

柴榮繼位後,匡胤先後參與伐北漢、徵南唐等重要戰事,顯德六年(959),又追隨柴榮北伐幽雲。在此期間,柴榮對他始終寵眷不衰,其官位,以陡峭的梯度上升。至顯德六年,他應募之後十一年,年方三十二歲,就已升到武將之最高位:殿前都點檢,拜歸德軍(宋州,今河南商丘市睢陽區東南)節度使。本來,基本上不會有上升空間了。該年六月,世宗崩,七歲的幼子柴宗訓繼位,出現了五代從未有過的幼君嗣位的狀態,這顯然不足以保障皇朝的安全。果然,僅半年之後,禁軍首領趙匡胤通過一場兵變,一步登頂,完成了中國史上最後一次“禪讓”,並以自己節度使官名所帶的宋州,作為新朝代的國號。

陳橋兵變,趙匡胤的登天之路,黃袍加身建立宋朝

顯德七年春,沿邊鎮、定(今河北定州市)等州報,契丹與北漢合勢入寇。中樞決定,由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率兵北上抵禦契丹。甫出都門,尚在開封府界內,據說當天晚上趙匡胤於陳橋驛“醉臥不省”,一副等著有事發生的姿態。遲明,將士鼓譟,持刃入見,沒說幾句話,“或以黃袍加太祖身”,“脅立”了天子。而後,上馬轉身,軍隊又回開封去了。京師城門大開,歡迎王師歸來。被軍隊擁立的新天子,先遣人帶了刀槍,向前朝的宰相尋求支持,再用後周太后和幼帝的名義,撰了一份禪位詔書,整個交接過程便迅速完成了。次日,大宋天子開始履新。

陳橋兵變,趙匡胤的登天之路,黃袍加身建立宋朝

契丹人俑

在中國歷史上無法找出另一個朝代,立國像宋朝那麼突然、那麼容易。看似亂紛紛、此起彼落的五代,各朝開國君主創業備歷艱難,無不經過二十年以上的苦心經營,始克告成。而宋太祖自從軍至稱帝,不過十一年。且無論勳績、身份,都遠遜於五代諸創業之主。那麼,何以成事如此之易?

藩鎮亂源

五代長久動盪,問題即在於各種亂源皆是軍方勢力,藩鎮、親從、禁軍,莫不如此。後周時期,隨著禁軍的勢力壯大,樞密院逐漸留居後臺,不再像郭威當年那樣,隨時準備帶兵到前線。後周通常是皇帝親征,皇帝不在前線時,一般是禁軍將領負責。始終被軍隊所簇擁的,是第一線的軍官。周世宗是有雄才的君主,曾非常注意禁軍內部的制衡。其主要手段,便是新建殿前司,與原有的侍衛馬步司相對峙。而選募天下壯士充實殿前司之後,又須處處防備殿前司,所以反過來,原有的侍衛馬步司,人數又多於殿前司,並且,侍衛馬步軍司的首領——都指揮使李重進和副都指揮使韓通——向來與趙匡胤等人不睦,這或者並非一種偶然的安排。但最終處心積慮設計的制衡手段,竟未起到作用。

陳橋兵變,趙匡胤的登天之路,黃袍加身建立宋朝

趙匡胤

無論什麼制衡方式,在制度與環境變動不居的五代,一切以強勢的皇帝的存在為依歸。這一點到後周仍未改變,具體地說,後周還處在一箇中央集權已幾乎完成,但皇帝的專制還有待於制度化的時候。在這個關鍵時刻,周世宗崩殂,幼主繼位,環境瞬時改變。

陳橋兵變,趙匡胤的登天之路,黃袍加身建立宋朝

後周

而另一方面,制衡歸於無用,又與趙匡胤的個人條件有關。趙弘殷長年在禁軍任職,升遷並不迅速,但留下了深厚的人脈。當後周禁軍分為兩部之後,兒子在殿前軍掌兵,老子則在侍衛親軍任高級將領。所以顯德年間趙家父子的周圍,是集結了不少人的。陳橋兵變時裡裡外外熱烈支持他的將領們,至少有一半是以前趙弘殷在侍衛親軍鐵騎營的同僚或老部下,這種成群結黨的現象,與顯德七年兵變的成功,有最直接的關係。

趙匡胤自己的經營也很重要,這一點也同樣反映為趙氏在後周禁軍中樹黨。他曾經參與過一個組織,連他一共十人,號稱“義社兄弟”(十人如下:趙匡胤、楊光義、石守信、李繼勳、王審琦、劉慶義、劉守忠、劉廷讓、韓重贇、王政忠)。這應該是他資淺之時加入的一個互助組織,稍歷年月之後,大家的發展大不一樣,於是發生了階層分化,其中三人不見經傳。不過看來互相扶持還是有意義的,有一半人,走到了最高層。在兵變那一刻,殿前都指揮使石守信、殿前都虞候王審琦二位“兄弟”非常活躍,起了最關鍵的作用。陳橋發生變故以後,太祖派親信立即回開封秘密接洽兩位兄弟。然後,城門就大開了,接下來奪取政權變得相對容易,此二人功不可沒。此外,還有兩位“義社兄弟”(韓重贇、李繼勳)在外任節度使,也起到了一定的支持作用。這些早期發展出來的關係,令策動兵變和奪取帝位的過程變得相對容易。

陳橋兵變,趙匡胤的登天之路,黃袍加身建立宋朝

杯酒釋兵權

當然,兵變能夠成功,也有相當多的偶然因素起了作用。譬如關鍵的反對者李重進,此時正領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之銜,鎮守淮南,無法在京城起作用。而副都指揮使韓通耳目不靈、調度不周,最後以殺身成仁效其忠忱。更重要的偶然因素,還在於陳橋兵變的起因:契丹入侵。

陳橋兵變,趙匡胤的登天之路,黃袍加身建立宋朝

契丹入侵

顯德七年春天,契丹的軍事行動究竟是怎麼回事,時人與後人都無法做出合理解釋。按理說,周世宗在上一年北伐,下三關,奪回十六州東南一角,以契丹的慣例,此後幾年,必當年年擾邊,使後周疲於奔命。而後周的世仇北漢,乘機伐喪,在周太祖駕崩、世宗即位之初就曾發生,此次故伎重施,當是情理中事。這年春天的邊情,看來是很令人緊張的,前線報來戰況,不似作偽。況且邊將獲知敵軍動向,應當向樞密院通報,都點檢與軍情的彙集沒有直接關係,當然就很難策劃一起假的入侵事件。此後,判斷敵情,決定出兵規模、統帥人選,都是樞密使與宰相的事。後來遠征軍回軍開封,後周的宰相們後悔不迭:我們怎麼會做出這種決定呢?現在噬臍莫及了。可見,這是後周最高層對幽雲前線動態的正常反應,趙匡胤要假傳敵情,策劃自己帶兵,順帶搞兵變,可能性不大。

總結

可是,幽雲的情況就這麼朝著有利於他的方向發展了。不但事先的情報是契丹大舉入侵,使他有機會領兵出征,而且最後的結果是契丹立即就退兵了,使他得以鞏固篡奪的成果,這兩點都對他有莫大的好處。其間到底發生了什麼?究竟契丹有無大舉南侵的舉動?若曾出兵,又為何很快退回?宋、遼兩邊的史籍都沒有記載。這次若有若無的入侵,不但來得莫名其妙,而且後果嚴重。很可能,這是偶然事件。而一個新朝代竟因此建立,一個大時代由此結束。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