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岱年丨“義利”問題的演變

作者簡介

張岱年(1909—2004),字季同,別署宇同。當代重要哲學家、哲學史家,中國哲學史學科的奠基人。曾任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北京大學中國哲學史教研室主任,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等職務。有《中國哲學大綱》、《天人五論》、《中國哲學史史料學》、《中國哲學史方法論發凡》、《中國古典哲學概念範疇要論》等重要著作。

孔子區別了義與利,他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里仁》)他把義與利對立起來。他所謂義指行為必須遵循的原則;他所謂利指個人的私利。他說過:“放於利而行,多怨。”(《論語·里仁》)這所謂利顯然是指私利而言。但是孔子並不完全排斥利,曾經提出“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的政治主張(《論語·堯曰》),他所強調的是“見得思義”(《論語·季氏》

)。他所反對的是見利忘義。“民之所利”是應該重視的;在個人利益與道德原則發生矛盾之時應該服從道德原則。

孟子繼承孔子,更強調義與利的對立。孟子回答梁惠王“亦將有以利吾國乎”的問題時說: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徵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就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孟子·梁惠王上》)

這是認為,從利來講,國君之利與大夫之利、士庶人之利,是彼此相互矛盾的。上下都追求自己的利益,必然會發生篡弒,這是非常危險的。孟子所謂利也是指私利而言。

荀子亦反對後義而先利,他說:“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

《荀子·榮辱》)。又說:

義與利者,人之所兩有也,雖堯舜不能去民之慾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義也。雖桀紂亦不能去民之好義,然而能使其好義不勝其欲利也。故義勝利者為治世,利克義者為亂世。(《荀子·大略》)

荀子認為任何人都不可能不考慮個人的利益,然而應該使關於個人利益的考慮服從道德原則的指導。

與儒家相反,墨家認為義與利不是對立的,而是統一的。《墨經上》雲:“義,利也。《經說上》雲:“義,志以天下為芬,而能能利之,不必用。”義即是利。墨家所謂利是“國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非命上》

),是公共利益,而非個人私利。墨子不考慮個人的私利,他反對“子虧父而自利”,“臣虧君而自利”,“父虧子而自利”,“君虧臣以自利”(《墨子·兼愛上》)宣稱:“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為事者也”(《墨子·兼愛中》)。墨家把道德原則與天下之利統一起來。儒墨都反對私利,這是一致的。儒墨的區別在於,墨家認為道德的最高原則就是公利,儒家則認為道德原則不僅是公利,而是高於公利的。

道家對義與利的態度又與儒墨兩家不同,既不看重利,也不推崇義,以為所謂“聖人”、“至人”一方面“忘年忘義”(《莊子·齊物論》),一方面也“不就利、不違害”(《莊子·齊物論》),而超脫了關於義利的考慮。實際上,這是一種自我陶醉的幻想。

漢代董仲舒提出關於義利問題的兩句名言,關於這兩句名言,《漢書·董仲舒傳》的記載與《春秋繁露》所載不盡相同。《春秋繁露》的《對膠西王越大夫不得為仁》篇雲:“仁人者,正其道不謀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漢書》則說是對江都王問,其辭為:“夫仁者,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這兩個記載中,“不謀其利”一句是相同的。這所謂利,指私利而言。董仲舒區分了公利與私利,在他的著作中曾經讚揚“聖人之為天下興利也”(《春秋繁露·考功名》)。他所反對的是個人的私利。經過《漢書》的宣揚,“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二語對後世發生了深遠的影響。

宋代李覯提出了對於孟子“何必曰利”的異議,李覯說:“利可言乎?曰:人非利不生,曷為不可言?……孟子謂何必曰利,激也,焉有仁義而不利者乎?

”(《李直講集·原文》)他肯定了利的重要。

程顥強調“義利”之辨,他說:“大凡出義則入利,出利則入義,天下之事惟義利而已。”(《河南程氏遺書》卷十一)程頤以為義利即是公私之別。他說:“義與利只是個公與私也。才出義,便以利言也。”(《河南程氏遺書》卷十七)二程認為義利是不相容的。朱熹說:“義利之說乃儒者第一義。”(《朱子大全集·與延平李先生書》)陸九淵說:“凡欲為學,當先識義利公私之辨。今所學果為何事?人生天地間,為人自當盡人道,學者所以為學,學為人而已,非有為也。”(《陸九淵集·語錄下》)二程、朱、陸都嚴格區分了義與利。

葉適不同意所謂義利之辨,他批評董仲舒的言論說:

仁人正誼不謀利,明道不計功,此語初看極好,細看全疏闊。古人以利與人,而不自居其功,故道義光明。後世儒者行仲舒之論,既無功利,則道義者乃無用之虛語耳。(《習學記言》卷二十三)

葉適指出,道義是不能脫離功利的,為人謀利便是道義。

顏元肯定義利的統一,他說:

世有耕種而不謀收穫者乎?世有荷網持鉤而不計得魚者乎?……這不謀不計兩不宇,便是老無釋空之根。……蓋正誼便謀利,明道便計功,是欲速,是助長,全不謀利計功,是空寂,是腐儒。(《顏習齋言行錄》卷下)

顏元對於董仲舒兩句提出修改意見,他改為:“

正其誼以謀其利,明其道而計其功。”(《四書正誤》卷一)他把道義與功利相互結合起來。

以上是歷代思想家關於義利問題爭論的大略。其中含有許多複雜的問題。

——摘自 張岱年《中國倫理思想研究》

张岱年丨“义利”问题的演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