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對孔子“知命”的誤解 道出世人自我放棄的藉口

百家爭鳴之所以會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一個關鍵原因在於:諸子百家來自不同的社會集團,思想觀點的碰撞背後是思想家所處不同社會立場的交鋒,以儒家和墨家之間的爭論最為典型。誠然,二者在很多問題上的對立源於各自的社會立場,但不排除在有些問題上的衝突是由誤解造成的。


墨家對孔子“知命”的誤解 道出世人自我放棄的藉口

比如墨家在其代表作《墨子·非儒篇》中,批評儒家的天命觀造成了消極的社會影響,即“又以命為有,貧富壽夭,治亂安危有極矣,不可損益也。為上者行之,必不聽治矣,為下者行之,必不從事矣。”這話是墨家批評孔子將人的一切遭遇都歸結為天命,會讓人放棄自我努力。

但孔子的“知命”真如墨家所言嗎?


墨家對孔子“知命”的誤解 道出世人自我放棄的藉口

誠然,孔子的天命觀裡確實有:認為人的命運受外部神秘力量左右的成分。孔子推崇天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巍巍乎!唯天為大”,《論語·顏淵》中更是有充滿宿命意味的“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之言論,基於這樣的天命觀,孔子在愛徒顏淵英年早逝時發出“天喪予!天喪予!”的哀嘆。此外,對周禮中祭祀儀式的重視,也是孔子在用行動肯定天主宰著人命運的理念。

但如果因此認為這會讓人放棄努力則有失偏頗,因為人被動接受命運主宰並非孔子天命觀的全部。孔子曾因和陽貨撞臉險些被匡人刺殺時,發出“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的吶喊,表明宣揚禮樂文明這件事是需要自己來完成的使命。


墨家對孔子“知命”的誤解 道出世人自我放棄的藉口

雖然這種使命是上天賦予的,但當一個人認同外在的約束是自己的使命時,外在的約束就會內化為內心的動力,再去做一件事時,便不再是被動應付而變成主動承擔,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後達到“隨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正是由使命感使然。所以在《論語》最後一篇裡,孔子總結學習的最高境界為“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

正是在天賦使命感的驅動下,孔子不僅有同時代讀書人共性,更做出了和他們不一樣的成就。


墨家對孔子“知命”的誤解 道出世人自我放棄的藉口

張岱年先生曾在其著作《中國哲學史》中提到,孔子之所以成為中國歷史上開啟私學之第一人,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有很大關係。孔子所處的時代奴隸社會逐漸開始瓦解,統治階級優先掌握學術思想之“官師不分”的局面有所鬆動,丟失了土地和爵位的貴族階層下沉到庶民中傳授學術思想,私學才得以興起,而孔子之所以述而不作也是因為他那個時代還未興起私人著作。

但正是因為孔子將遊學講道作為自己的使命,而非他人強加的枷鎖,所以在孔子身上不僅僅有時代烙印,更有鮮明的個人特質。同樣是述而不作,孔子在傳授古代經典時,並非只是古代聖賢的復讀機,而是在其中賦予了很多自己的見解,將舊書講出與時俱進的新解,才使得孔子從其他“儒”中脫穎。再如同樣是宣揚古代禮樂文明,只有孔子不畏艱險,周遊列國將其學說主張傳播出去,若非強大的使命感使然,一個人不會如此執著、搭上一生的年華。


墨家對孔子“知命”的誤解 道出世人自我放棄的藉口

人是追求意義的存在,其實不只是孔子一人,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需要找到自己的使命去完成。每個人的使命,從來都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從來都來源於現實生活,將時代的任務當做個人的使命,不能單純地將其理解為逆來順受,人更不會因此而放棄個人努力,這是人類對安身立命的不斷探索,亦是對生命的敬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