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对孔子“知命”的误解 道出世人自我放弃的借口

百家争鸣之所以会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一个关键原因在于:诸子百家来自不同的社会集团,思想观点的碰撞背后是思想家所处不同社会立场的交锋,以儒家和墨家之间的争论最为典型。诚然,二者在很多问题上的对立源于各自的社会立场,但不排除在有些问题上的冲突是由误解造成的。


墨家对孔子“知命”的误解 道出世人自我放弃的借口

比如墨家在其代表作《墨子·非儒篇》中,批评儒家的天命观造成了消极的社会影响,即“又以命为有,贫富寿夭,治乱安危有极矣,不可损益也。为上者行之,必不听治矣,为下者行之,必不从事矣。”这话是墨家批评孔子将人的一切遭遇都归结为天命,会让人放弃自我努力。

但孔子的“知命”真如墨家所言吗?


墨家对孔子“知命”的误解 道出世人自我放弃的借口

诚然,孔子的天命观里确实有:认为人的命运受外部神秘力量左右的成分。孔子推崇天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巍巍乎!唯天为大”,《论语·颜渊》中更是有充满宿命意味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之言论,基于这样的天命观,孔子在爱徒颜渊英年早逝时发出“天丧予!天丧予!”的哀叹。此外,对周礼中祭祀仪式的重视,也是孔子在用行动肯定天主宰着人命运的理念。

但如果因此认为这会让人放弃努力则有失偏颇,因为人被动接受命运主宰并非孔子天命观的全部。孔子曾因和阳货撞脸险些被匡人刺杀时,发出“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的呐喊,表明宣扬礼乐文明这件事是需要自己来完成的使命。


墨家对孔子“知命”的误解 道出世人自我放弃的借口

虽然这种使命是上天赋予的,但当一个人认同外在的约束是自己的使命时,外在的约束就会内化为内心的动力,再去做一件事时,便不再是被动应付而变成主动承担,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后达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正是由使命感使然。所以在《论语》最后一篇里,孔子总结学习的最高境界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正是在天赋使命感的驱动下,孔子不仅有同时代读书人共性,更做出了和他们不一样的成就。


墨家对孔子“知命”的误解 道出世人自我放弃的借口

张岱年先生曾在其著作《中国哲学史》中提到,孔子之所以成为中国历史上开启私学之第一人,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很大关系。孔子所处的时代奴隶社会逐渐开始瓦解,统治阶级优先掌握学术思想之“官师不分”的局面有所松动,丢失了土地和爵位的贵族阶层下沉到庶民中传授学术思想,私学才得以兴起,而孔子之所以述而不作也是因为他那个时代还未兴起私人著作。

但正是因为孔子将游学讲道作为自己的使命,而非他人强加的枷锁,所以在孔子身上不仅仅有时代烙印,更有鲜明的个人特质。同样是述而不作,孔子在传授古代经典时,并非只是古代圣贤的复读机,而是在其中赋予了很多自己的见解,将旧书讲出与时俱进的新解,才使得孔子从其他“儒”中脱颖。再如同样是宣扬古代礼乐文明,只有孔子不畏艰险,周游列国将其学说主张传播出去,若非强大的使命感使然,一个人不会如此执着、搭上一生的年华。


墨家对孔子“知命”的误解 道出世人自我放弃的借口

人是追求意义的存在,其实不只是孔子一人,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需要找到自己的使命去完成。每个人的使命,从来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来都来源于现实生活,将时代的任务当做个人的使命,不能单纯地将其理解为逆来顺受,人更不会因此而放弃个人努力,这是人类对安身立命的不断探索,亦是对生命的敬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