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為什麼現代人讀不懂《道德經》


為什麼現代人讀不懂《道德經》


現代研究道家思想的泰斗陳鼓應老先生在《老子今注今譯》中說到,“道”只是概念上存在而已。“道”所具有的一切特性的描寫,都是老子所預設的……都是外在世界無法驗證的。然而“道”的問題,卻不可以把它當作經驗知識的問題來處理,它只是一項預設,一種願望,藉以安排與解決人生的種種問題。

老先生對道家思想的研究已經超出前人一截,比如對老子積極思想的展現,然而,還差了一步。

老先生混淆了哲學與科學的區別。

科學書的內容超出人們的日常生活經驗,可能有實驗,有實地調研,可以驗證。

而哲學不同,哲學家提出來的事實,不會超越一般人的生活經驗。所以,哲學書中經常會出現一些不證自明的主旨,都是來自於經驗,無法像科學一樣驗證。

所以,要讀懂哲學書,你根本用不著去驗證,去調查,你需要做的就是用到你自己的普通常識和你自己所生存的世界的日常觀察。

《道德經》也一樣。把它作為哲學書來讀的時候,要接受老子的假設,跟著書的思路一路走下去。

其實我們中國古人讀書可不像現代人,只搞純哲學研究,他們重實踐,知行合一。引用張岱年先生的話,中國哲學中有許多名詞與理論,都有其實踐的意義,離開實踐,便無意義。想了解其意義,必須在實踐上作工夫,在生活上用心體察……過去中國之所謂學,本不專指知識的研究,而實亦兼指身心的修養。所謂學,是兼賅知行的。

“道”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它落到實處的時候就可以成為經驗知識,比如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為腹不為目……多實用啊!學到、用到就是賺到,還想什麼呢?!

要說現代人讀書讀的開心得好像賺到了幾個億,其實只是用一種理論驗證另一種理論,做到邏輯上通順而已。至於實踐,跟人沒關係。

大家都在談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有幾人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論語》中都是一些簡單的做人做事道理,可以做到人手一本,讀了就可以用,但是人們為什麼對孔子有那麼大的誤解?

如果你理解了,比如說,什麼是道,你可以舉出相關經驗,引述例子,如果做不到的話,你可能並沒有理解文字背後的東西,而只是在玩文字遊戲。

這就是現代人,包括許多專家,可能所有古文都讀了個遍,還能引經據典,貌似對國學已然精通,實際連邊都沒沾到的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