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中國名人名家評老子及《道德經》(二)

17.明代思想家王廷相雲:“老、莊謂道天地,宋儒謂天地之先只有此理,故乃改易面目立論耳,與老、莊之旨何殊?”;程朱道學“理一而不變”為“老、莊之緒餘也。” (《王廷相哲學選集》)

18.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1638-1661)說:“老子道貫天人,德超品彙,著書五千餘言,明清靜無為之旨。然其切於身心,明於倫物,世固鮮能知之也。”(《御製道德經序》)

19.清代著名學者紀曉嵐說:道家思想“綜羅百代,廣博精微”。

20.清末思想家魏源(1794—1857)在《老子本義》中說:“老子之書,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老子》救世之書也。故二章統言宗旨。此遂以太古之治,矯末世之弊”。

中國名人名家評老子及《道德經》(二)

21.梁啟超說:“道家,信自然力萬能,而且至善;以一涉人工,但損自然之樸”;“老莊崇虛想、主無為、貴出世、明哲理、重平等、明自然等;孔孟崇實際、主力行、貴人事、明政法、重階級、重經驗等”。

22.文學家林語堂(1895—1976)在《老子的智能》中說:“老子的雋語,像粉碎的寶石,不需裝飾便可自閃光耀。”他還說:“我覺得任何一個翻閱《道德經》的人最初一定會大笑,然後笑他自己竟然會這樣笑,最後會覺得現在很需要這種學說。至少,這會是大多數人初讀老子的反應,我自己就是如此。”

23.哲學家金嶽霖(1895-1984)在《論道》中說:“中國思想中最崇高的概念似乎就是道。”

24.原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張岱年(1909-2004)先生說:“道家,其理論之湛深,思想之縝密,實超過了儒墨兩家”;“老子的道論是中國哲學本體論的開始,這是確然無疑的。”

中國名人名家評老子及《道德經》(二)

25.曾國藩提出應“以老莊為體,禹墨為用”。

26.嚴復(1853-1921)在《老子道德經評點》中說:“夫黃老之道,民主之國之所用也。故能‘長而不宰’,‘無為而無不為’。君主之國,未有能用黃老者也。漢之黃老,貌襲而取之耳。君主之利器,其惟儒術乎!”

27.陳寅恪先生鍾情於道家自由之精神,他認為,“中國以後若想在思想上自成系統,有所創穫,必須一方面輸入外來之學說,一方面不忘民族之本位。此二種相反而相成之態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舊途徑。”

28.魯迅先生說:“不讀《老子》一書,就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且有“中國根柢全在道教”的科學論斷。

中國名人名家評老子及《道德經》(二)

29.胡適(1891—1962,哲學家):“老子是中國哲學的鼻祖,是中國哲學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學家。”“這個在老子書裡萌芽,在以後幾百年裡充分生長起來的自然主義宇宙觀,正是經典時代的一份最重要的哲學遺產。”(《中國哲學裡的科學精神與方法》, 1959年,第三次東西方哲學家會議)胡適說:“道家集古代思想的大成,而《淮南王書》又集道家的大成。道家兼收幷蓄,但其中心思想終是那自然無為而無不為的‘道’。”

30.聞一多先生早就談到過道家的原始崇拜和“巫教”的文化背景:“我常疑心這哲學或玄學的道家思想必有一個前身,而這個前身很可能是某種富有神秘思想的原始宗教,或具體點講,一種巫教。” (《神話與詩·道教的精神》)

31.北京大學教授、五四運動的旗手吳虞號稱,要隻手打倒孔家店,視老莊為反專制的“消極革命派”。

32.陳柱約(1882—1926,著有《墨學十論》)認為:“老子之學,蓋一極端自由平等之學也”;“道家之學凡數變。始為革命家,再變而為打倒君主政體者,三變而為無政府主義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